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漳州:哪吒鼓乐入选“非遗” 明天依然艰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0日06:35  台海网

  

漳州:哪吒鼓乐入选“非遗”明天依然艰难

  台海网6月2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苏演卿 郑瑞卿/文 张炎妍/图)芗城区打锡巷文衡殿门口,几个工人将“哪吒鼓乐获得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卸下,准备换上新的横幅,哪吒鼓乐成功升级,成为省级“非遗”。在一旁指挥的管委会主任林济民笑眯眯地看着横幅,“当然高兴”他说。

  然而省级“非遗”的背后,仍掩盖不了哪吒鼓乐慢慢淡出市民视野的事实,这能否重唤市民的热情?

  古老的吟唱表演

  打锡巷古老的文衡殿,靠在窄窄的巷子边,几个老人坐在庙门口的椅子上拉家常,他们聊到了6月13日漳州传统民俗技艺展示活动上的哪吒鼓乐。这种特殊的民间信仰仪式吟唱表演,一直是文衡殿400多年的“招牌”。

  它是明代从道教圣地山西闾山传入漳州,其吟唱乐曲介于漳州古老吟唱歌谣和民间歌曲之间,是漳州民间歌曲的雏形,保存着一些已经濒临失传的乐曲,尤其是漳州民间歌舞中极少有的三拍子乐曲。

  文衡殿内,12把长柄手鼓整齐悬挂于庙门口上方,“清末光绪年间置的,现在舍不得用了,怕会敲破。”林济民对这些手鼓很珍爱。因为这12把手鼓见证了哪吒鼓乐的兴衰。

  

  一度销声匿迹

  从事建筑行业的王海西今年45岁,是文衡殿哪吒鼓乐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十几岁就被编入哪吒鼓乐队伍中。他的曾祖父和他的伯父,都是哪吒鼓乐的高手。

  在他伯父这一代,文衡殿被用作仓库、办公场所等,训练场所被占,文衡殿哪吒鼓乐销声匿迹,漳州其他哪吒鼓乐也消失了。1997年后,在一些老人的组织下,哪吒鼓乐恢复演练,王海西被列为传承人之一。

  但其伯父在十几年前去世,这使得哪吒鼓乐的传承出现了断层。

  年轻人不愿学习

  鉴于哪吒鼓乐传男不传女的习俗,林济民没有将哪吒鼓乐传给女儿,王海西的儿子今年18岁,正在读高二,拒绝学习哪吒鼓乐。王海西担忧的是“一些掌握技艺的老人相继故去,而年轻一代不愿意学习。”

  在现实面前,从2006年至今,表演队只零星地在社区、老年大学展示、传授过吟唱技艺,但是却没有形成风气。

  现在,哪吒鼓乐表演队每周还在狭窄的庙前举行一两次表演,费用是庙里的香火钱。由于用到香火钱,村里的一些老人还会反对表演队的表演。

  上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