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满遭解雇 “暗战”十多年前特工猛揭黑 英军情六处没辙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0日07:33  青年参考

  一名昔日特工最近走入了英国媒体的视线。现年46岁的理查德·汤姆林森于1991年加入英国情报部门军情六处(MI6),多次参与秘密行动。1995年,军情六处以“工作不力”为由,将汤姆林森解雇。此后,汤姆林森流亡海外,开始向媒体揭露军情六处的“黑幕”。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5月31日报道,军情六处数月前派调解人前往西班牙,与汤姆林森展开谈判并达成共识,军情六处同意汤姆林森回国,不再威胁对他提起诉讼,并为他数年来受到的不公平待遇道歉,作为回报,汤姆林森同意不再向媒体“揭黑”。

  1.外貌引人注目的“当代间谍精英”

  1963年1月13日,理查德·汤姆林森出生于新西兰,5岁时随父母移居英国。1980年,17岁的汤姆林森考入剑桥大学,攻读航空动力学专业。大学毕业后,21岁的汤姆林森被英国情报机构看中,但汤姆林森婉言谢绝。

  接下来的几年,汤姆林森到处打工、旅行,曾骑摩托车穿越撒哈拉沙漠。情报机构的“猎头”对汤姆林森念念不忘,几次与他联系。1991年,28岁的汤姆林森同意加入军情六处。

  从外貌上看,汤姆林森并不适合做特工——身材高大,相貌俊朗,几乎让人过目不忘。或许情报部门看中了他出色的应变能力。此外,汤姆林森能说流利的西班牙语、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有能力在多国搜集情报。

  进入军情六处后,汤姆林森被指派化装成记者,采访俄罗斯的军事和情报人员,找机会对他们进行策反。1992年,他进入军情六处东欧部,负责俄罗斯方面的事务,获取了关于俄罗斯弹道导弹的情报。1993年,汤姆林森被派到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在一次塞族对萨拉热窝发动的袭击中,他的腿受了伤,仍获取了多份有价值的情报,在军情六处内被誉为“当代间谍精英”。

   2.完成任务回国 突遭解雇

  汤姆林森对父母说自己在一家公司工作,因业务需要,经常到世界各地出差。起初父母信以为真,直到1993年他被派到波黑,父母才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儿。当时巴尔干半岛硝烟四起,英国许多公司都停止了与那里的业务往来,儿子不会当地语言,为什么会被派到那里去呢?在父母的追问下,汤姆林森说出了实情。父母表示尊重他的选择。

  1995年4月的一天早晨,从波黑完成任务回国的汤姆林森,突然被军情六处解雇。汤姆林森说,军情六处给出的理由是他“工作不力”,人事部主管朱利安·霍尔表示“军情六处解雇雇员不需要理由”。

  汤姆林森四处托人打听自己被解雇的真正原因。3个月后他得到了答案:他曾与军情六处一个人事官员发生矛盾,该官员找理由把他炒了。军情六处的一位顾问告诉汤姆林森,这件事是“严重的无辜解雇案例”。汤姆林森于是起诉军情六处,但每次均以失败告终。

  没有了收入来源,汤姆林森生活拮据,不得不搬出租住的房子。1996年初,汤姆林森骑上他的本田摩托车,来到英国西南海岸的普利茅斯港,用他当间谍时用的一本假护照过了海关,搭船到法国,然后骑着摩托车到了西班牙。

   3.“不管你走到哪里,我们都会骚扰你”

  在西班牙,数名外国情报机构的间谍与汤姆林森接触,邀请他“去国外定居”,都被他拒绝。他也曾数次写信给军情六处,要求谈谈,但没得到回应。一天,回英国看望父母的汤姆林森看到军情六处的内部报纸说自己是个“破坏分子”,“想借法庭搞垮整个机构”。

  重返西班牙后,汤姆林森写信给当时军情六处的负责人戴维·斯佩丁(007系列电影中詹姆斯·邦德顶头上司“M”的原型),表示将不惜采取与别国情报机构联系等手段,揭露军情六处的“黑幕”,甚至公布军情六处派驻海外的特工名单。

  这封信起了作用,很快,军情六处的人事官乔治·谢姆尔顿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与汤姆林森见面。谢姆尔顿告诉汤姆林森,只要他不再把军情六处告上法庭,交出装有关于军情六处内幕文章的电脑,他们可以帮他找一份“体面又能多拿钱的工作”,并向他提供25000英镑的贷款。

  这样的条件汤姆林森无法接受。陪谢姆尔顿来马德里的特工瓦特斯说:“你应当知道军情六处的厉害。如果你不在协议上签字,不管你走到哪里,我们都会骚扰你的,而且不能保证你的人身安全。”

  汤姆林森只得服软。然而,回到英国后,他发现谢姆尔顿许诺的“体面工作”只是勤杂工,便不再履行协议,开始匿名向《泰晤士报》投稿,披露军情六处的一些“黑幕”,还与澳大利亚一个出版商联系,准备将写就的文章结集出书。

  汤姆林森的所作所为逃不过军情六处的眼睛。1998年1月6日,汤姆林森因触犯《国家保密法》被判处12个月监禁。据《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这是36年来英国情报机构第一次用《国家保密法》对付自己培养出来的特工。

  1998年8月,汤姆林森被关押6个多月后出狱。他与有类似遭遇的军情五处前特工大卫·谢勒取得联系,两人在巴黎商定,把在情报部门工作的经历出版。不料,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事先将有关情况通知了法国警方,称这两人是“极端危险人物”。法国警方遂将二人逮捕,但很快将汤姆林森释放。

   4.网上开博客 挑战军情六处

  被法国警方释放后,汤姆林森在各国流浪,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瑞士、德国……让他苦恼的是,军情六处总能抢先一步通知当地警方,说他是“极端危险人物”、“恐怖分子”。于是,他经常被逮捕、驱逐。2000年5月,他在意大利定居,后到西班牙、法国,靠推销游艇为生。

  汤姆林森说,英国政府动用各种手段,禁止他在任何地方发布有关英国情报机构的信息。在英国政府的干预下,他在瑞士洛桑的个人网站只开设了一天便被关闭,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个人网站只存在了一个星期。

  1998年,汤姆林森公开称,使戴安娜王妃殒命的车祸是军情六处所为:当时戴妃的车在地下隧道穿行,军情六处的特工用激光束晃花戴妃司机的眼睛,导致车祸。汤姆林森还说,这种技术本来是用来暗杀前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的;激光束很容易被当成闪光灯,从而使人们误以为戴妃是为了躲避狗仔队偷拍而发生车祸的。

  1999年5月,美国加州《行政情报评论》杂志的网站上,出现了一份军情六处海外秘密情报人员的名单。英国政府要求美国关闭该网站,并召开新闻发布会“辟谣”,称这份名单不真实。

  汤姆林森被军情六处视为名单的公布者,但他表示,自己没有干过这事,当初说要公布军情六处派驻海外的特工名单“只是虚张声势”,“我没有胆量付诸行动。”

  2001年,汤姆林森在俄罗斯出版了回忆录《大破裂:从最高机密到最大安全》,详细记述了在世界各地执行任务的经历,还有新人如何接受训练等内容。2006年4月,汤姆林森在网上开了博客“理查德·汤姆林森挑战军情六处”。

   5.接受道歉不再“揭黑”

  对汤姆林森的“不合作”,军情六处似乎无可奈何,不得不将其“招安”。据《星期日泰晤士报》5月31日报道,早在数月前,军情六处便派出代表与汤姆林森谈判,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军情六处同意汤姆林森回英国,不再威胁对他提起诉讼,军情六处的代表向汤姆林森这些年遭遇的不公平对待道歉;作为回报,汤姆林森同意不再向媒体“揭黑”。

  汤姆林森没有就和解一事发表任何评论,他父亲戴维拒绝向媒体谈论此事。汤姆林森的一些朋友对《星期日泰晤士报》表示:“多年来他一直没有屈服,如今终于回到了英国,再也不用担心遭到逮捕、被告上法庭。”

  有英国网友认为,军情六处应该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他们招募的人“个个有两把刷子”,将其解雇前应仔细掂量。

  (未经《青年参考》报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新闻故事”版稿件,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