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早前盛传的广东零分作文———“在课堂上很累了,打瞌睡,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老师你竟然说,上课要睡觉的同学回家睡……我觉得老师没常识,校长没常识,教育界没常识……”
这篇作文,柯汉琳表示并没有见到过,而且即使有这些作文,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判“零分”
本报讯 (记者/谢苗枫胡念飞实习生/王卉) 去年满分作文有18篇,今年有多少?网上热炒的零分作文又有多少真假?昨天,记者从广东高考评卷场了解到,高考各科已基本完成评卷,目前正在登分等后续工作。语文科评卷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柯汉琳透露,今年广东高考作文出现了17个满分,比去年少了1个。他们将配合省教育考试院的工作,从中选出10篇优秀作文于近期向社会公布。
而相对于去年,零分作文也从800多份减少到700多份,但其中基本上都是白卷,只有2篇零分作文是“有内容”的。最令语文评卷组老师感到忧虑的是,今年语文的第22题是一道考察语言应用能力的题,有13万广东考生在这一道题的得分是零分,表现出广东考生在语言应用方面的能力欠缺。
零分作文
只有两篇写了字
据透露,今年广东高考的零分作文有700多份,相较于去年的800多份,降幅不小。在这700多份零分作文中,绝大部分是空无一字的白卷,只有两篇是写“有内容”的。
“其中一篇只有两三句话,不仅不能成段,每句话本身也不太通顺;另外一篇大概有400来字,但是完全离题,只是考生随便写下的一段话,按照要求,无法给分。”柯汉琳说,今年有1300多名评卷员参与语文评卷,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由于今年高考作文以“常识”命题,使考生比较容易抓到题眼,偏题较难,因此总体得分并不低。“700多份零分作文,基本上都是白卷的,可能存在时间不够等原因。”
“我们在以下几种情况才会对考生作文判零分”,柯汉琳介绍说:“一是空白卷;二是只写了标题;三是开头写了几句话;四是写了一段话,但毫不切题,没有形成一点论述;五是抄袭。”
针砭社会
“反常识”作文也能拿高分
对于网上早前盛传的,有一篇广东高考作文,因写着“在课堂上很累了,打瞌睡,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老师你竟然说,上课要睡觉的同学回家睡……你以为我不想回家睡……我觉得老师没常识,校长没常识,教育界没常识……”,而被判零分一事,柯汉琳表示并没有见到过,而且即使有这些作文,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判“零分”。
据悉,目前网上盛传的“高考零分作文”往往是“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对争议很大的名人的恶搞”,“社会黑暗面”等内容。对此,柯汉琳说,“高考作文阅卷不会因为考生对社会现象进行讽刺等就给零分”,事实上,只要写得好,言之成理,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论述就可以。
柯汉琳还举了今年广东高考作文中的一个真实例子:一个考生把目前社会上一些医生向病人索要红包的行为判为“常识”。“这种‘反常识’就是对社会问题的暴露,对社会现象的讽刺。”他说,“这篇文章观点清楚,论述也完整,写得不错,还拿到了较高的分数。”
满分作文
有17篇比去年少一篇
据柯汉琳介绍,今年满分作文共有17篇,虽然比去年的18篇少了一篇,但是满分作文中的好作文水平超过了去年。
“我们评满分作文是按命题制定的打分要求去评的,因此满分作文不一定就是毫无缺点的完美作文,毕竟要求一个高三考生在短时间内构思出一篇无可指责的文章是很难做到的,但如确实达到了高考作文的评分要求,我们就会按要求给分。”柯汉琳说,由于今年的作文题目在给出引题时已经明确表示:“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所以大多考生的立意不新,48至60分的第一类作文数量也比去年少。“尽管数量减少,但好作文的水平却比去年质量更高。”
其中,一篇满分作文给柯汉琳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篇文章从常识的稳定性和变化性两个角度来论述,考生论述‘常识’之所以称之为‘常’,必然有其稳定性,公理性;但是在不同的时代,常识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柯汉琳评价,这篇作文引经据典,引用了很多古人的精彩论述,有来自《易经》,也有来自《老子》,而且运用得非常准确,整篇文章论述深入、颇具文化含量。
语言应用题
同一道题13万考生零分
“广东考生在语言应用方面的能力太差了,有13万考生在一道语言应用题目上得零分。”柯汉琳在谈及今年大家都普遍关心的语文卷上的新鲜题目时深感忧虑。
据悉,这道让13万考生“竞折腰”的题目是语文卷上的第22题,该题是语言应用部分的第一道题目。要求考生根据“有关机构对我国不同群体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情况的调查”图表,补充文段中的空缺内容,不能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这道题要求考生首先读懂图的含义,然后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再表达出来,还要注意给出的一段话中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填入准确的缺失词组。”柯汉琳说,很多考生不懂得通过数字去归纳,比如说文化程度与电视获取科技信息之间的比例,这是数字能反映出来的,但学生却不懂得转换为“语言”并表达出“相互辨证关系”。“13万考生在这道题拿了零分,充分说明广东考生在整合信息并运用语言概括信息内容方面的能力还不高,同时把图表含义转换为文字的语言应用能力亟需提高”。
四川一考生写出“甲骨文作文”
柯汉琳:不能判定为错别字
连日来,“四川高考作文中有考生用甲骨文写作”的消息备受社会关注。据悉,经有关专家考证,该篇作文里有甲骨文、金文,还有小篆。
会不会因为该考生写的不是现代教育所教授的简体字而被判低分呢?对此,柯汉琳首先认为“不可思议”,“据我所了解,目前甲骨文只有1000多个字,且现代汉语里很多字都没办法在甲骨文中找到对应的”,一个高中生能在短时间里组合千来字的甲骨文并表达出现代观点,估计是很困难的。“如果这名考生真的准确使用了甲骨文写成作文,这表明该考生对甲骨文有相当的研究,非常熟悉,并不能将其判定为错别字,只是非现代文字。”
“但高考作文主要考察的是语言组织应用能力,不是考文字学,考生没有必要这样运用文字。”柯汉琳并不主张考生们这样做,因为“当完全可以用现代文字表达时,并没有必要使用古文字”。“只能是这位考生的心态比较特别,有冒险的成分在其中,可能想通过这种方式引起某些方面的关注,或特别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其实是没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