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媒体探寻江苏高考疑似状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5日04:06  扬子晚报

  总分:439

  南京“疑似状元” 张颖珊 毕业学校:南师附中

  读侦探小说学推理,数理得益匪浅

  439分!昨天晚上六点以后,张颖珊家的电话就被打爆了。“听到分数那一刻只知道分数挺高,可高到什么程度一点概念也没有。”接通电话后,张颖珊这样向记者说道。让很多人心有余悸的高考“黑色七八九”,张颖珊的感觉却是幸福的。

  “其实我也不算最厉害的,南师附中已经有217个学生被保送和提前录取了,我的成绩在班上算是数一数二,在全校一般排在30名以内,考得好时也进过前十,全校第一是一次也没拿过。”回忆起参加高考的经历,张颖珊说一切都顺顺当当,感觉特别幸福。“每门考试家里人都把我送到考场,考场门口能看到送考的老师,同学们在一起打打气,还有报纸上的各种关于高考的报道,这些都让我感觉到关爱,很幸福很感动。”

  取得高分,张颖珊的经验却很简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按照自己的规律来就可以了,像我每天晚上睡觉都不会晚过11点,课外题也做得很少,少而精。”张颖珊还有个特别的习惯,考试的时候不看表,她说掌握了自己的节奏,用感觉来把握时间要更准确一些。平日里张颖珊也爱阅读,不过她看的可有点“非主流”,名著之类的有点让她看不下去,“我最爱的是侦探小说,我觉得它对推理分析能力有帮助,这在数学、物理等学科里都会用到。”

  和很多尖子生相比,张颖珊的理想够特别,初中时她想当个法医。“因为我觉得这个职业特别崇高,可以为死者讨回公道,不过因为现在身高够不上,只能放弃了。”如今高分在手,是否剑指清华、北大?张颖珊说自己从来没有把清华北大当做奋斗的目标,因为最好的未必是最适合的。“原来打算知道分数后再考虑的,但现在接到的电话太多了,都没时间想了。”虽然如此,张颖珊的语气里还是透着喜悦,“药学、心理学、法学、化学,这些好像都不错。” 本报记者 杨彦

  总分:437

  盐城“疑似状元” 韦江 毕业学校:盐城中学

  数学得满分,不靠天赋靠勤奋

  韦江,盐城中学高三13班的学生,来自大丰农村。老师说,这是一个内向本分的学生,应该会有这样的回报。今年高考他取得了437分的高分,这个分数终于可以圆他多年的“清华梦”了。

  在他的各科成绩中,数学满分200分尤其引人注目。记者昨晚第一时间联系到他,对这个满分,他并不意外。他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好,并且得过江苏省数学竞赛一等奖。“对学数学,你最大的心得是什么?”韦江说,主要得益于自己的数学计算能力。“要训练自己做题又快又准,特别是一些中等以下难度的题目,计算能力强可以大量缩短答题时间,从而把剩余时间放在最后几道难题上。”

  他的数理化一直是自己的强项,许多人认为理科尖子最主要依靠“天赋”,然而韦江却觉得“勤奋”甚至比“天赋”更重要。“学习理科,一定要紧扣书本,把基本概念掌握牢固,这才是最重要的,而做题不一定要许多,选取适量且具有代表性的就可以了。”

  他说自己虽然学得挺苦,但也从理科学习中体会到了无穷的乐趣。他的老师说“这是一个内向本分的孩子”,而韦江平时最大的爱好却是“不断和同学老师讨论题目,从中发现学习的乐趣。”“只要产生兴趣,什么都可以做好。而且兴趣与勤奋是不矛盾的。”他觉得“勤奋、兴趣、天赋”是他取得高考成绩的几个最关键词。

  从高二起,韦江的母亲金晓年就搬来照顾儿子的生活起居。在学校里的学生公寓,他和另一个同学都由韦江的母亲负责照料。而同住的另一名同学也已保送进了清华。

  “我对孩子们的要求一直比较严格,这两年里,每次他们考完试,我都会让他们分析试卷,找出与年级第一名的差距,然后进行小结。”43岁的金晓年常常觉得自己“很累”,但她秉持的信念是“孩子的自觉性始终是有限的,尤其是男孩子,大多数都爱玩,需要家长给予环境上的调节。”

  “对孩子的培养,家长要尽到60%的责任!”采访中,韦江的母亲多次提到她的这一观点。“我对韦江从小的起点就很高,因为我们一家都相信知识来自于勤奋,即使他是一个比较有天赋的孩子,我们还是一刻没有放松过对他的要求。”父母都不是知识分子,然而这个家庭对知识的渴望却异常强烈,这一切都寄托在韦江身上。

  在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志愿上,韦江的第一志愿是“电子工程自动化”。这是他的兴趣所致,也是父母从他的性格考虑综合填报的结果。“他很内向,我们一直希望他以后能踏踏实实从事科研。当然,这也是他从小的梦想。”金晓年说。 扬州晚报

  总分:432

  淮安“疑似状元” 吴剑书 毕业学校:淮阴中学

  舅舅是高考第一年的淮阴状元

  昨天晚上9时许,当记者拨通吴剑书家电话时,他的母亲,淮阴师范学院教务处的一名普通老师邵老师在电话里还是“简直不敢相信”的样子。她告诉记者,吴剑书舅舅邵惠在恢复高考第一年时也是淮安(当时称淮阴)高考状元!一门两状元,果然是书香之家啊!

  “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在记者面前,吴剑书告诉记者,他的偶像除了老师、父母外,就是乐队“五月天”组合,他最喜欢这句歌词。他说,无论遇到任何困难,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坚持,他自己不能依靠父母一辈子。在高考前,他有几次考试成绩不是太理想,但在其舅舅激励下,他想起自己偶像那句“只怕自己投降”的话。他说,现在心情很平静,除了老师,他最想对父母说声“谢谢”。

  通讯员 汤婷婷 本报驻淮安记者 朱鼎兆

  总分:423

  镇江“疑似状元” 耿杉 毕业学校:镇江第一中学

  爱“静”的男孩爱编漂亮中国结

  从昨晚6时开始,一直到晚上10时,经过记者大海捞针般苦苦求索,镇江2009年高考状元终于初步“并列”浮出水面:镇江第一中学的耿杉和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的孙宙——两名青春少年均以423分的优异成绩,成为镇江今年高考的最高分。当记者辗转联系上耿杉准备采访时,其父耿元生递过话来:“孩子不想接受采访,他想静一会儿。”于是,所有的辛劳就都由父亲代替——尽管这种辛劳,幸福而愉悦。

  耿元生说,儿子非常自觉,父母根本不管他。从小学到中学再到高中,一路都是他自己走下来的,而且每学期都是“三好学生”。即便是到高考前,耿杉的生活都极其有规律:晚上11点左右睡,早上6点20分起床,洗洗漱漱吃了早饭就往学校赶。一家三口的交流,大多都在餐桌上进行。和所有的家庭一样,他们昨天下午就开始查分,但无果;晚上7时40分知道了成绩,也知道考得不错,但没想到竟然是镇江的最高分!——因为考试结束后,耿杉跟父母抱怨:此次考得并不理想。对于“状元”桂冠,耿元生说儿子还是有点激动和兴奋。

  说到儿子的最大特点,耿元生脱口而出:“静”。他说耿杉能静静地在自己的房间里,一个人看书,两三个小时一动不动,实际生活中很多事情也都是“以静制动”。他喜欢电脑、音乐和吹笛子,兴趣爱好相对也比较文静,最拿手的则是编织“中国结”。耿杉从小学就喜欢上了“中国结”,随即就自己动手编织,闲下来就喜欢编,现在家中到处都是他编织的漂亮的中国结。耿杉的编织手艺,眼下已经到了一定层次,开始在网上搜罗不同织法的中国结;此外,他几乎将父母给的所有零花钱,全部都“交代”在了“中国结”上,书店里有关“中国结”的书,他几乎见一本买一本,还从网上淘“中国结”的书,淘来书就开始对着操练。

  高考前,耿杉突然停止了“中国结”的所有活动,转而“猛攻”平日很少接触的武侠书。耿元生当时就认定,面对人生的一大挑战,儿子已拿定了主意:对于高考,他再次“以静制动”。

  本报驻镇江记者 万凌云

  总分:440

  无锡“疑似状元” 周秦 毕业学校:天一中学

  动静都喜欢,“时尚”写唐装

  昨天晚上10点,记者搜寻一圈,收集到的理科最高分是440,她是天一中学高三(2)班的周秦。学校的老师虽然不敢肯定她就是无锡的高考理科状元,但仍很自豪地告诉记者:“根据无锡市各校反馈过来的信息,还没发现比她更高分的考生。”

  晚上11点记者在天一中学的教师办公室见到了这位高分考生,周秦的高考总分是440分,语文133分、数学190分、外语107分、化学A﹢、物理A,16岁的女孩正坐在电脑前写学习心得,希望能给自己的学弟学妹们留下一些有用的学习经验。记者注意到她文章里的几段话:“告诉我相信自己”,“面对我这种自尊心不足的孩子,最多的便是鼓励”,“感谢我自己,让自己快乐的生活”。周秦这几句话应该是对自己取得状元成绩最充足的理由吧。

  周秦告诉记者,这次高考基本上发挥了自己的水平。自己语数外比较扎实,春节的一次摸底考试也是考了全年级第一。考试结束后,自己并没有估分,也没想到能考出440分。女孩喜欢看书和运动,特别喜欢乒乓球和排球。提到今年的高考作文,女孩对“时尚”这个话题进行了分析,她认为时装和流行歌曲算不上时尚,而她提到的复古的唐装和在文化中融入的时尚可以算是一种成功的时尚。

  她的父亲周家良是天一中学的英语老师,母亲秦香萍也在学校图书馆工作。周老师告诉记者,女儿取得这样的成绩虽然是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内。他相信女儿。父母从小培养女儿良好的读书习惯,另外和谐的家庭氛围,感到父母的关心,就是对她最大的鼓励。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都向女儿伸出了橄榄枝,希望她能够去就读。周秦也一直在考虑,她希望能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大学。

  本报驻无锡记者 丁波

  总分:436

  泰州“疑似状元” 杨小雨 毕业学校:泰州中学

  父亲说她“不用功”,不知道有何“秘诀”

  436分!截至昨晚10点,泰州中学高三(3)班杨小雨的高考成绩,是该市已知的最高分。

  今年18岁的杨小雨,6岁就读于当地城东小学,初中在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学习,15岁进入泰州中学读高中。昨天晚上,说起女儿的成功,其父杨先生竟表示不知道其“秘诀”。在他看来,放学回家的女儿学习并不怎么用功,“可能是效率比较高吧”。

  他告诉记者,其实女儿在小学低年级时成绩并不突出,只是到四年级时,才表现出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参加奥林匹克数学学习后,女儿便每年代表该市到省里比赛,常常取得很好的成绩,去年还拿了个全省一等奖,“也许是数学方面取得的成绩,带动了其他学科一起进步,慢慢她就冒尖了。”

  杨先生还告诉记者,高考第一天早上,他和女儿一起出门,下楼梯时女儿突然问他“爸爸,你紧张不紧张”,知道女儿“紧张”的他,马上表示“我不紧张”。“其实我当时也很紧张,但我不能把我的紧张再传递、叠加给女儿”,他悄悄跟在女儿身后,直到看见女儿走进考场才转身离开。

  杨小雨接受记者采访时似乎也“总结”不出自己为什么会成功,也“想不通”别的同学为什么成绩不如她,只是表示自己特别喜欢数学,喜欢玩。即使在高三紧张应考时,也常常打羽毛球,或者邀上同学打乒乓球,“其实我们乒乓球水平很臭,但看到乒乓球被我们打得‘变了形’,我们就大笑,也算是放松吧。”

  本报驻泰州记者 王国柱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