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副主任王信建做演讲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7日16:09  《小康》杂志
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副主任王信建做演讲
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副主任王信建

  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坚定地表明了党和国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和自然和谐的强烈政治意志。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它强调走出了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从文明重建的高度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极有可能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崭新格局。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价值。生态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林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林业不仅要但当起生态建设的重任,还要做发展生态文化的先锋。防沙治沙工作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要以新的发展观、文明观来指导治沙工作,把实现人和沙区的和谐当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工程治理、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并举,将防沙治沙纳入考核地方政府主要领导政绩考核内容,加强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首次写入党的政治报告,这是我们党是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必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重大影响。对抓好防沙治沙工作也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建设生态文明,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和利用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由此所产生的对自身的各种负面影响,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纵观人类文明史,文明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类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界并与自然界互动的过程。在原始社会,人类心智未开,对大自然充满惶恐和敬畏,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依赖自然,盲目地崇拜自然、顺从自然,对自然生态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破坏和威胁,人与自然之间呈现出“自然”的和谐关系。到了农业文明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类从被动适应自然转变到主动适应自然,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开始了自觉和不自觉的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尽管因为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在局部引起了自然界的无情报复,但总体上讲,这一时期人与自然基本可以和睦相处。工业文明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极大地提高。这时,人类对自然的理念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即认为人与自然分离、对立,人高于自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只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崇尚人类“统治自然”、“战胜自然”、“做大自然的主人”,把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看作是唯一目的。在这种传统的工业文明价值理念的驱使下,经济至上主义横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然而,在人与自然的对立中,大自然也对人类实施了无情的报复和惩罚。据有关资料统计,整个20世纪,人类消耗了约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380亿吨铁、7.6亿铝、4.8亿吨铜。占世界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56%的石油和60%的天然气、50%以上的重要矿产资源,从而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轰动一时的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污染事件、日本的水俣病事件以及富山、四日米糠油等有害气体与毒物公害事件等“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向全球敲响了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生存危机警钟。

  近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惊叹的巨大成就,但为此也付出了十分沉重的环境代价。官方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据国家林业局监测,2006年4月16日-17日,我国北方出现了入年以来的第10次沙尘天气。我国新疆南疆盆地,内蒙古中部、北部,甘肃河西走廊,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北部和北京市等10个省(区、市)的562个县(旗、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浮尘天气、沙尘天气和沙尘暴,受影响面积161万平方公里,受影响的人口约2亿人。大量沙尘在北京下了两天“黄雨”,经计算,两天时间北京地区降落的黄尘达33万吨,平均每平方米的降尘量为20克。媒体戏称:满城尽“戴”黄金甲。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与自然已很不和谐。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开始反思这种掠夺式的发展行为,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潮流,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明确指出: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醒。长期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靠政策上做些小的调整,或只是在原有政策框架内“加大力度”,都很难彻底解决问题,必须上升到基本价值理念转变这样的高度上来,对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使我国资源和环境能够支撑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从基本国情出发,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坚定地表明了党和国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和自然和谐的强烈政治意志。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演进中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它建立在把“人—社会—自然”看作是一个辩证、发展、整体的生态科学世界观的基础之上,既保持了工业文明的优点、长处又克服了它的弱点、短处,认为人类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人与自然本是一个须臾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出发点,也是目的。同时,生态文明还认为人和自然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任何超出这个基础承载力发展都将带来不良的后果。强调发展必须坚持“自然生态优先原则”,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放在自然界的大格局中考量,按自然生态规律行事。总之生态文明走出了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从文明重建的高度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视为人类文明一种新的存在方式。生态文明下的发展,不仅是工业和经济的发展,也是生态环境的发展;生态文明下的进步,不仅是社会的进步,也是人—社会—自然系统的整体进步。因此须真正认识到人类只有解放自然,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二、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而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社会主义和生态文明具有内在一致性。恩格斯谈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时曾说:“人们会重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完全变革的必然结果就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了“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生态文明社会,“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使人们在惬意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一个重大创新。因此,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四大文明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整体。就时代而论,生态文明既是建立在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基础上,又处于这一基础的主导地位,即时代要求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发挥驱动和导向作用,使发展体现生态文明的要求。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又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科学的制度保证和强大的智力支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文明体系的形成,可以预见,当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具体和丰富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布局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崭新布局。这要求人们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来认识生态建设,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不断推进。

  三、 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演进逻辑,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仁民爱物”等思想精粹,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上提出的发展理论。

  其二,从西方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走过的路来看,是走了一条“先破坏后治理”的发展道路。这些国家完成工业化后,天然林已不足5%。我们国家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或中后期,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我国完成工业化还需二、三十年的时间,但我国已在上世纪末就开始了举世瞩目的天然林保护工程,据统计我国的天然林占有林地面积68.49%,占蓄积87.56%。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充分表明我国党和政府自信和巨大的理论勇气,表明我国不能走西方国家“先破坏后治理”的发展道路,而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是对我国也是对世界做出的贡献,同时也表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

  其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就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地区与地区、城市与农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今人与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社会整体的进步,既包括社会关系方面的进步,也包括自然关系方面的进步。进而言之,科学发展观既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它表现为物质文明的进步;要求人民民主权利的增加和民主程度的提高,它表现为政治文明的进步;要求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它表现为精神文明的进步;也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它表现为生态文明的进步。

  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与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生态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是科学发展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人类自身是生态文明的主体,处于主动而不是被动的地位。建设生态文明,绝不是人类消极地向自然回归,而是人类积极地与自然实现和谐。人类既不能简单地去“主宰”或“统治”自然,也不能在自然面前消极地无所作为。换言之,“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出发点。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生态问题,创造一个合适人的本性的良好生态环境,使人在生存境界层面上追求诗意栖居与和谐守望,使人民在惬意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四、生态建设和文化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要加强生态建设。生态建设是指在保护好现有的生态环境不再受进一步破坏的基础上,修复生态环境,增加生态产品存量。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人类才能得以长久生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成为强烈的需求。同时,生态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要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要使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上真正明确,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总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又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和体现。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任务。

  建设生态文明,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资源和生态环境危机的实质不仅是单纯的经济和技术问题,更是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问题。只有有了生态文明意识,才能有符合生态要求的生活和生产行为。只有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认识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使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才能从根本上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未来的文化,其首要任务是启蒙,通过启蒙将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渗入公众的心灵,应该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启蒙运动。近代以来的启蒙运动只完成了它最初的目标:人性的解放,然而,实现人的全面解放没有自然的参与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而在工业文明中,作为“人的无机身体”自然界也等待着被解放,即从人对自然的支配和控制中解放出来。因此人类需要一场新的文化启蒙运动,使生态学的思维方式、生态价值和生态伦理观念成为了人们认识论、方法论和社会活动的指导原则,使人们对生活价值意义的理解不在仅仅是物质财富,而是生活的品质,那么一个可持续生存的世界、一个真正的生态文明社会就不会遥远。

  林业在生态建设中位于首要地位,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是推动生态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平台,具有促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增加就业、改善生产和休息条件,发挥人们创造潜力、陶冶情操和提高文明程度等巨大的社会功能。因此,林业不仅要担当起生态建设的重任,还要做发展生态文化的先锋,不仅要创造大量的生态成果和物质成果,努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重要价值观的传播,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林业生态与产业和沙产业都是物质文明建设,而生态文化既是物质文明建设,又是精神文明建设,更多的是精神文明建设,它属于上层建筑,属于意识形态,生态文化与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是相辅相成,三者共同构成了现代林业的基本内涵。精神是物质的最高产物,生态文化是在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实践中产生的并随着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的发展而发展。先进的生态文化能够促进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就是要明确建设什么样的生态体系,什么样的产业体系,并从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赋予生态文化以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这样生态文化才能寓于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之中,并发挥好引领、推动和保证作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五、防沙治沙工作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

  生态文明包括生态建设等物质层面的内容和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文化等精神层面的内容。建设生态文明,根本任务还是加强生态建设。防沙治沙是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建设生态文明要突出生态建设,消除生态赤字、偿还生态欠账,加强防沙治沙。据世界自然基金会《2006年地球生态报告》称:2006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量(自然资源消耗量)为1.6地球公顷,生态赤字为0.8地球公顷,比世界平均指数高近一倍。专家测算显示:仅“十五”期间我国生态赤字就达5万亿元之多。全国现有近五分之一国土面积为沙化土地,沙害威胁着我国近4亿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只有沙区的生态状况得到根本改善,全国的生态状况才能实现整体好转,建设生态文明才会有良好的生态基础。

  长期以来,我国党和政府长期以来,始终将防沙治沙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重大举措。通过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四期、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小流域治理等工程带动、政策拉动、科技驱动、宣传发动、法制推动,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坚持不懈的艰苦奋斗,我国防沙治沙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土地沙化总体上实现了从扩展到缩减的历史性转变,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90年代的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二是2002年以来,随着《防沙治沙法》的实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的发布与《全国防沙治沙规划》的批复,今年经国务院同意《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已由国办转发各地贯彻执行。我国防沙治沙的政策体系、科技防治措施、依法防治格局和国际履约机制基本建立和初步形成,有力推动和保障了防沙治沙的顺利开展。我国防沙治沙成效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在2007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世界第十六次可持续发展大会上,会议主席称:“中国的荒漠化防治工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长在5年前曾说:“世界防治荒漠化看中国”。当前,虽然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出现净减少,但防沙治沙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局部地区沙化土地仍在继续扩展,已治理的地区,生态状况还很脆弱,如果得不到有效巩固,极易反弹,亟需治理的沙化土地,沙化程度更重,治理难度更大,防治任务依然非常艰巨。十七大报告在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又强调要“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这对于推动全党、全社会重视生态、重视防沙治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对抓好防沙治沙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要以新的发展观、文明观来指导治沙工作。建设生态文明进入党的纲领性文件,并成为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都要重视生态问题,要主动处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政治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土地沙化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事关建设我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的战略部署,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充分认识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用新的发展观、文明观来指导防沙治沙工作,正确处理防沙治沙与发展经济的关系,统筹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将防沙治沙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与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相结合、与弘扬生态文明相结合。

  二是要把实现人和沙区的和谐当作防沙治沙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把改善生态状况作为防沙治沙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生态建设,改善沙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要实行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注重群众生计和地方经济发展。改革现行防沙治沙投入和管理方式,按照“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政策,积极推行承包治理,责、权、利紧密结合,落实优惠政策,调动农民群众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

  三是要工程治理、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并举。坚持工程带动,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草原沙化防治、水土保持、牧区水利等国家重点工程和区域性治理项目,以生态谋产业,以产业促生态,在建设和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要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树种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充分发挥森林产品品种丰富、可再生、绿色无污染的优势,加快林业产业、沙草产业发展,实现沙地治理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通过生动的治理成效,开展防沙治沙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生态文化体系与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相辅相成、水乳交融,三者共同构成了现代林业的基本内涵,生态文化是在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实践中产生的,并随着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要全面加强生态文化研究,开展生态文化传播教育,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全社会逐步形成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风尚,明显提高生态文明素质。

  四是要强化防沙治沙工作责任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规定防沙治沙地方政府负总责。为进一步落实《防沙治沙法》和《决定》的有关规定,不久前,国务院又转发了国家林业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为加快防沙治沙,加快建立我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沙区地方各级政府要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认真落实防沙治沙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考核办法》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有力推进防沙治沙工作。

  五是落实《防沙治沙法》和《决定》完善工程建设体系和监测体系。在不同沙化土地类型区,建设一批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探索防沙治沙在政策、科技、产业等方面的治理模式,以有效加快推动面上防沙治沙,尤其注重通过产业发展逆向拉动生态建设的模式。在资金投入、科技支撑、管理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提高创新能力,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全国治沙工作的发展;建立封禁保护区是防沙治沙遵循自然规律,是投资少见效快,符合我国国情的,事半功倍的有效措施,应加快实施;建立健全荒漠化和沙化综合监测体系是推进林业信息化带动林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评估和考核防沙治沙、规范土地利用的重要手段,是履行防治荒漠化公约、掌握话语权的重要依据,更重要的是为搞好防沙治沙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的又一次理论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创新型国家才能实现繁荣富强,只有创新型民族才能兴旺发达。建设生态文明对加快生态建设、加快防沙治沙、建设我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万世开太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