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辽宁宽甸为山区孩子推出中国式校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2日01:31   CCTV《新闻1+1》

  2009年7月1日,央视《新闻1+1》栏目播出《中国式校车》,以下为节目实录。

    12辆校车,4000多名学生,每周七天穿行在辽宁宽甸的山路间,中国第一批黄校车从崇山峻岭起步,又会走向哪里?

  校区合并,寄宿校的推广,乡村学童的求学路愈发遥远,校车能否拉近学校和家的距离?

  政府补贴,企业经营,能否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回家的路更加平坦?《新闻1+1》为您解析。

  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我们经常能够从美国的电影里面看到他们安全、有序、统一、便捷的校车,作为家长,心里面总会有这样的梦想,就是什么时候我们能够有这样的校车,能够接送自己的孩子上下学。这种想法在很多大城市仍然只停留在梦想的阶段,但是在一个偏僻遥远,被崇山峻岭包围的小县城,这个想法却变成了现实。前不久,我们的记者在辽宁省宽甸县进行采访的时候,就在那种崎岖的路上看到了统一有序运行的校车。

  岩松,怎么看从山沟沟里面开着的校车?

  白岩松(新闻观察员):

  当我们在美国看到了50万辆黄色的校车,让我们期待哪一天在自己的土地上也可以看到自己的黄色校车的时候,终于有一天看到了它,那种心情用“热泪盈眶”来形容,是可以这么说的。但是略显孤独的这几辆校车,我觉得现在不仅运送着当地那些幸运的孩子,也开始运送我们越来越大的期待和梦想。

  主持人:

  我们先来看一下《新闻1+1》的记者前不久在辽宁省宽甸县就校车进行的采访。

  (播放短片)

  解说:

  刘青红,红石镇中学初二学生,由于家住的最远,校车特意为她延长了十里地,因此,这里成为只属于她一个人的车站。

  在宽甸县,从2008年9月开始,有4000多名像刘青红一样的寄宿制学生,每周乘坐校车上下学,他们的家分布在远离城镇的各个乡村,这些没有任何标志的700多个路口就是他们乘坐校车的站点。

  2005年以来,宽甸实施的九年一贯制并校工作,全县270多所中小学减为了245所,不少学校都集中在乡镇,许多偏远山区的学生上学的路显得分外遥远。当地政府官员告诉我们,最远的站点离学校直线距离47公里,由于宽甸山路崎岖,即便是校车也需要花两个半小时才能到学校。但在校车没有开通之前,学生周末回家花在路上的时间,要比乘校车至少多出一个小时。更重要的是,学生分散乘车回家,在经济上也是相当大的一笔开销。

  单华军(宽甸满足白治县红石镇中学教师):

  我们每天提心吊胆,其实家长更担心,四五个小时的路程,它是没法走,而且学生家长承担不了这个责任,有的地方能通车,但是家长又觉得车贵。那么我们使用校车之后,我们实行最高限价20元,短途的我们半价,最远的我们20元。

  解说:

  东运集团有限公司是当地负责校车运营的民营运输公司,由于没有经验可以参照,东运公司更多的是在一般客运车辆的基础上对安全标准进行升级改造,比如车窗前特意安装的警示灯,就是校车区别于其他社会车辆最明显的标志。

  王永泽(辽宁东运集团宽甸分公司安全技术经理):

  校车的内室宽窄要比普通的车要宽一些,这样适用于学生乘坐,我们每个车每个座位上都有安全带,这有安全带,随时随地可以拿出来使用,这一块全有。台阶的高度适当降低了,起码降低了能有接近10公分左右,方便学生上下车,因为咱们学生毕竟年龄比较小,身体比较小一些。

  记者:

  这个是干什么用的?

  司机:

  这是学生来回上下车的时候把着的,这样能够安全好一些。

  记者:

  这个大概满载的话是多少个学生?

  王永泽:

  40个学生,加司机41人。

  记者:

  如果临时有多余的学生怎么办?

  王永泽:

  不可以,超员一个也不可以,宁可发第二次,哪怕就剩一个学生也不允许超员,只要发现一次,对不起,那就是辞退,无条件辞退。

  解说:

  司机老张是校车车队里最年长的司机。2008年,东运公司第一次在宽甸县面向全社会招考专门的校车司机,每个月1800元的工资和吃住全包的待遇,在当地还是相当有吸引力的。还有几年就退休的老张报名参加了考试,凭借20多年的驾驶经验,老张顺利地通过了考试,并被选为校车车队的队长。

  记者:

  您觉得开这个车是不是比开客车累啊?

  张连明(辽宁东运集团宽甸分公司校车司机):

  累,负担重,累在哪儿,这个车不像我们开一般的大货,在速度上你要控制,宁可暂停一会儿,让别的车先过去,咱们防止万一,这东西就是说,一眨眼的工夫,事故就不知道有多大了。

  解说:

  目前在宽甸,一共有12辆校车在运营,这12辆车每天满负荷运行,也只能解决两个乡镇的学生接送任务。于是,当地政府想出了不同乡镇的学校轮流放假的方法,12个乡镇的学校每天都有学校休息,校车送完一个学校的学生后,就必须马上赶往下一个乡镇,准备接另一个学校的学生。

  镇江中学在宽甸镇江镇上,按照约定,这所学校每周周日周一是休息日,每周六中午等待校车到来前,是例行的安全教育时间。

  记者:

  像这个安全带我看你们都没有系,你知道怎么使用这个安全带吗?

  学生:

  不知道。

  记者:

  谁告诉我怎么使用这个安全带?怎么使用安全带,谁给我演示一下?

  我看你怎么系的?

  学生:

  就直接放在这儿了。

  解说:

  校车上按照国家的规定,都有安全带,但是山里的孩子还都不习惯使用。

  每个校车上都有一名学校指定的车长,负责清点学生人数,提醒到站的学生下车。校车刚开通的时候,学校要求各班老师轮流跟车,护送学生回家。但是由于路途遥远,老师精力有限,后来逐渐改为选择一位学生担任车长,车长一般由年龄较大,而且学业压力相对小的初二学生担任。

  主持人:

  岩松,这个行驶在县城里面的校车,和你今年在美国看到的美国那个校车有什么区别?

  白岩松:

  其实第一个,除去那个孩子离开自己家的时候,那个家好像不像美国那个,可能是一个别墅,或者是什么样的,但是就近上车的感觉是一样的,我觉得责任和温暖是一样的,节目一开始的时候用了“热泪盈眶”这样四个字,这是一个非常不太适合在新闻,尤其评论里面用的,但是在每次面对类似像校车这样的话题的时候,你动起来的就不仅仅是一种理性,更重要的是一种感性。所以我觉得跟美国相比,美国是50万辆每天校车活跃在全美国,运送2600万的小学生、中学生,一共是5200万人次,因为上学和下学。所以我觉得美国的母亲相当于一天26个小时,因为她比我们中国的母亲多出两个小时,因为她不用送学生上下学,所以我觉得宽甸是一个特别棒的开始。

  主持人:

  这个地方能不能推广校车,能不能买得起校车,我们一般都把它和这个地方的经济状况联系在一起,但是我们的记者采访回来说,宽甸县在整个丹东地区,它的财政几乎是最穷的一个县。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在这么一个地方能够推行校车?

  白岩松:

  其实我觉得这就是一个特别具有启示作用的,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这一点,大家会去制作这样一期节目。我们过去可能会有一种惯性的思维,第一,想到美国能有50万辆校车,运送那么多孩子的时候,美国有钱,但是你要知道人家多少年之前就已经开始这项制度了,也经历了很多挑战,慢慢去摸索。那么好了,在我们国内的土地上,宽甸有了这样的校车,一方面来说,它又是丹东财政收入最少的一个县,在经济状况上是很艰难的。而且另一点也能看出它的艰难,它一共只有12辆校车,为了应付整个县里几千的学生能接送完,没有礼拜六礼拜日,而是让各个学校轮流有自己的礼拜六礼拜日。

  主持人:

  轮流休。

  白岩松:

  放假轮休,这样的话,等于你们轮流休,我车七天都能动起来,免得过于集中的时候我们跟不上,所以这都透出来一个钱口袋不太富裕。但是我觉得这一系列因素都不阻碍我们产生另外的一种想法,如此“口袋”不富裕的地方,依然坚定地开出了这12辆校车,而且就解决了这个县里面父母的担心,孩子的时间,经济方面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希望,所以它还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想不想干还真不是钱的问题。

  主持人:

  钱不是问题,在丹东最贫穷的宽甸县已经证明了,但是比宽甸有钱多得很多的地方,尤其是中型城市、大型城市,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为什么校车没有推广开?

  白岩松:

  我觉得大城市很难,因为做《岩松看美国》回来的时候,有很多人跟我聊起校车,当时也有过这样的对话,说你怎么看节目的收视率,我说节目最好的收视率,就是有一天,我看到中国的乡村里开出了一辆又一辆黄色的校车。

  主持人:

  当时你怎么说出这句话?

  白岩松:

  你看我就没有说城市,因为在准备制作美国校车的节目时候也看了国内的很多东西,也去想很多事情。中国的城市里有两个最致命的东西,第一,中国择校,这一择校就坏了,它就很难按学区来分,可能在北京市,尤其大中城市不太可能立即推行校车,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论证。我不是说不能,我当然希望有一天尽早地行,但是开始难度很大。这一个校区里可能会有北京20个学校的孩子,因为它择校,但是他们住在一个校区里,请问怎么动用资源,这20多所学校可能还分布在北京的东南西北。在设定线路和导致交通流量过大后,重复的时候挑战太大。所以我觉得一开始,应该从农村开始,包括小城市。而美国当初的校车也有类似这种,正是在这样的需求和困惑下,美国的校车开出来了,因为它地广人稀,居住地相对集中,学校相对没那么多,这样又地广人稀,使学生的成本太大。宽甸同样如此,就是因为它推行了九年一贯制教育,又住宿,它的学生来到乡镇上学的时候,就要走很长时间的路,过去要倒长途车,其实我们也知道,在过去很多年,几乎每年我们都能看到学生在走漫长的道路去上学,路上发生的与安全有关的事件,甚至暴力事件等等,宽甸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开通了校车。所以我觉得最初中国校车的期待的确应该先从很多的乡村开始。

  主持人:

  宽甸县政府和客运公司之间签署的这样一个合同,使得这样一个客运公司,它可以保本运行,也就是它没有太大的利,将来的问题就是,一个公司身上凭什么要担负这样的社会感,要它为政府做事,让它长期保本运行。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央视新闻1+1

更多关于 中国 校车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