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先生于7月11日因病去世。当日12点钟,温家宝总理从会场赶到医院。季羡林生前,温家宝总理曾5次前往北京301医院看望他。生前殷勤拜访,死后亲临慰问,彰显了总理与一位知识分子间的深厚情谊。日理万机的总理缘何如此看重一位学者,蕴含着什么深意?
敬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人格力量。作为著名学府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季羡林先生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学者。人生苦短,一个人能在某一个方面学有所成就不容易,季羡林先生却在语言学、文学翻译、历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均有涉猎且成就卓著,还精通12国语言,学术成就令人称羡。不仅如此,他心系国家、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即使在病榻上,仍不忘建言献策促民族振兴,堪称知识分子的楷模,其人格力量更让人敬重钦佩。季羡林先生身上集中体现了一位优秀知识分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高大形象,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总理探望季羡林先生,是发自肺腑的对先生的敬重。
弘扬尊师重教、尊重知识的传统美德。教师是崇高神圣的职业,应该受到全党全社会的尊敬。在全社会倡导和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气,既是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季羡林先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当今社会,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总理探望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就是以身作则,要在社会上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造就更多杰出的优秀知识分子,涌现出更多祖国建设需要的优秀人才。
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邦的战略目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教育承载着中国的未来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这样的宏伟目标和伟大事业,需要一大批像季羡林先生这样热爱祖国、热爱事业的学者。总理探望季羡林先生,心中牵挂的正是这样的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