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季羡林助手整理其口述将集结出版

  季羡林去年10月曾给温家宝总理写信表示,“我现在需要一位助手,山东大学蔡德贵同志是我多年的老友,他最适合担任这个工作。”季羡林信中提到的人正是10多年前写《季羡林传》的山东大学教授蔡德贵,蔡德贵前两年还和季羡林当时的秘书杨锐一起合写过《季羡林说自己》一书。目前正在美国访问的蔡德贵透露,季羡林让他担任的这个工作,就是整理老人的口述。据悉,目前已有多家出版社在争抢希望结集季羡林口述的文稿成书。

  为季老写传 严禁吹捧

  蔡德贵严格意义上说并不能算是季羡林的学生,上世纪60年代,蔡德贵进入北京大学东语系阿拉伯语专业学习时,季羡林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不过蔡德贵并没有上过季羡林的课。在27年前,蔡德贵返回北大时与季羡林相遇,蔡德贵惊讶于季羡林经过这么多年还知道自己是学阿拉伯语的。原来,1965年和蔡德贵同入北大东方学系的共168名学生,季羡林仅将照片和人名对照看了一遍学生资料,便将这一切印入了自己的大脑。自此蔡德贵和季羡林的接触才多起来,登堂入室经常到季先生家中请教。

  1996年,经过季羡林的同意,蔡德贵开始撰写《季羡林传》,这本书于1998年推出。蔡德贵当时回忆说,季羡林对写他自传的要求是“实事求是,不要溢美”。记得在传记推出后,出版社准备在北大举办活动,想邀请季羡林出席但遭到拒绝:“我肯定不去,老师和学生互相吹捧,像什么话!”而随着与季羡林接触的增多,两人的关系也日渐紧密,蔡德贵后来还担任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这几年,蔡德贵推出了不少有关季羡林的作品,但都严格按照季羡林的要求不拔高、不吹嘘。

  思维清晰 口述历史

  2008 年10月1日,季羡林给温家宝总理写信,称自己需要一位助手,并希望助手是蔡德贵,从此以后,蔡德贵就成了季先生的助手,专门负责给季老做“口述历史”。季羡林当时对蔡德贵说,“今天我为什么千里迢迢把你从山东叫来,要你做我的口述历史,是因为你以前写过我的传记,对我比较熟悉。”

  从那以后,蔡德贵就经常到北京301医院季羡林的病房,听老人的口述,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录三个小时。蔡德贵此前曾透露说,当时季羡林的精神还不错,从他的口述内容可以看出,他的思维依然非常清晰,包括70多年以前看过的戏、主要演员的名字,季羡林都记得清清楚楚。对于记录口述内容的工作,蔡德贵说,“我们没有限定聊天的次数和书籍出版的时间,聊天时我也没有让季老要按什么顺序说,聊到哪儿算哪儿……只要是聊起中国的文化,季老就会非常投入,就会忘记时间,忘记一切,把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等一点点地讲述出来。”由于讲得非常投入,原定讲十几次的口述历史,季羡林整整讲了70多次。

  据悉,季羡林的这次口述,还透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目前已经有几家出版社在抢出版权。“给季老做口述历史实际上也是在受教育。”蔡德贵说,虽然季羡林已经去世了,但他一定会细心整理口述内容,完成老人的愿望。 本报记者 蒋庆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