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田湾开始大手术贺龙像保留跳伞塔不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7日02:10  华龙网-重庆晚报

  

大田湾开始大手术贺龙像保留跳伞塔不动

  现在的大田湾体育场

  

大田湾开始大手术贺龙像保留跳伞塔不动

  去年1月本报关于大田湾改造的系列报道

  本报讯 作为重庆市政府规划的全市唯一一个全民健身中心,大田湾体育场馆改造方案日前敲定。记者昨天从有关部门获悉,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下,大田湾将在保留原有场馆历史风貌的前提下进行改造。两年后,一个崭新的、令人兴奋的大田湾,将呈现在市民的眼前,健身面积将从现在的近4万平方米增加到11万平方米。

  大田湾体育场是1951年由贺龙元帅主持兴建的新中国第一座大型体育场,1956年完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年迈”的大田湾体育场已经很难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如何改造大田湾,成为近年来重庆市民讨论最火热的话题之一。经过市有关部门近一年的酝酿,为打造“健康重庆”,大田湾体育场改造方案终于出炉。

  “三大件”改版升级

  健身综合楼即将竣工

  除了健身 还能康复

  ■【工期】未来三个月内竣工。

  过去半个多世纪,大田湾体育活动一直在市民眼中保留着“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印象,其原因是室内健身面积小。这个历史将很快过去,投资5000多万、建筑面积达到28000平方米的健身综合楼将在未来两三个月内竣工,大田湾健身场全面升级为“全天候”。

  健身综合楼位于大田湾广场右侧,目前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这是大田湾体育场建成五十多年以来,第一次新修的大型场馆设施。综合楼内将设置20张乒球桌、9块网球场、24块羽毛球场以及健身、健美、台球和武术等项目,还将增加体育用品集散销售中心和运动康复等新功能。

  体育馆升级场地面积增大

  座位未增 可办大赛

  ■【工期】预计两个月内动工,半年时间完成改造。

  1955年落成的大田湾体育馆,由于场地面积和设施限制,不能满足高水平比赛要求。在本次改造规划中,体育馆在维持现有4000个座位的基础上,将通过增加收缩看台的方式,将原有的800平方米场地面积增加到1500平方米。

  大田湾体育场场长杜忠勇介绍,市委市政府相当重视体育馆改造,已决定对该工程投入5000万元。改造后的体育馆将对音响、显示屏、空调和消防等配套设施进行更新换代,“达到承办国际赛事的标准。”

  足球场下“挖”出健身广场

  上面踢球 下面游泳

  ■【工期】预计年底动工,两年内完成。

  1956年建成的大田湾足球场,由于多种原因,自2004年后基本丧失承办竞技体育赛事的功能。改造后的大田湾体育场不仅能够承办比赛,还将在地下建成一个巨大的体育广场。

  在保留原貌的前提下,足球场将恢复原有的40000座观众容量,并且在体育场下“挖”出一层约4万平方米的地下健身广场。杜忠勇表示,地下广场包括室内游泳池等多种健身设施。“多年以来,大田湾最缺的就是一块标准的室内游泳池。地下广场建成后,该完善的项目都实现了。”

  改造后的大田湾保持历史原貌

  新的大田湾体育场是什么样子?杜忠勇用一句话概括:“容颜”变得年轻,“躯体”更加健康。大田湾体育场的象征性建筑——贺龙雕像将保留,跳伞塔保持原貌。

  大田湾场长杜忠勇始终向记者强调市委市政府领导定下的基调,就是在改造过程中,必须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不能破坏历史遗留下来的原貌,“大田湾体育场的历史形象深入人心,不能破坏市民心中的历史情结。”

  根据改造规划,除了新增的健身综合楼外,其他设施的改造都不允许破坏原有的中式建筑风格。大田湾体育周边的所有商业门面将拆除。市政府强调,改造之后的跳伞塔周边,必须恢复几十年前的开阔原貌。杜忠勇说,“在保留跳伞塔的同时,周围不会建任何建筑。今后这里将进行绿化处理,成为重庆市新的一处人文、休闲、健身景观。”

  老住户:期待搬回大田湾

  5年前,朱先生从大田湾足球场外的健康路搬到了黄泥。昨天他激动地说,“以前大田湾被商铺、大排档包围着,每天下班回家,总是受不了通宵的喧闹。很多土生土长的老居民心里很不是滋味,能搬走的早搬了。大田湾要改造了,真的感谢政府!大田湾‘回到’过去的样子,我就买房搬回来,上班、健身都方便。”

  二十多岁的刘聪和于田以前喜欢在大田湾踢足球。近些年运动场地越来越挤,他们去得就少了。刘聪说,“大田湾的运动气氛是全市最好的。如果场地增加了,我们肯定愿意回去玩。”

  重庆籍建筑师:保留原貌就成功

  去年1月,本报推出《重庆体育未来发展之路》关于大田湾改造的报道时,2010世博会世博中心主创者、重庆籍著名建筑工程师凌克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了“保留原貌,向纵身挖潜”的建议。大田湾改造方案与之不谋而合,令他非常兴奋。

  身在上海的凌克戈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案,既充分利用了现有条件,也在内部挖掘了商业价值。保留原貌是最重要的,如果推倒重来就不再是人们心目中那个的大田湾了。”

  本报“改造大田湾”报道引发效应

  大田湾场长:感谢晚报

  去年1月,本报推出《重庆体育未来发展之路探讨》系列报道,对大田湾体育场改造进行了报道和讨论,并向民间征集了改造思路。当时就有专家和市民提出,大田湾体育场改造宜采用“修旧如旧、内部挖潜”方案。

  昨天,大田湾体育场场长杜忠勇反复提到了本报这组系列报道,“大田湾改造工程是重庆市民的大喜事,这得感谢市委和市政府的支持,也得感谢重庆晚报这样的责任传媒的推波助澜。”

  改造前后的变化

  【健身面积】 改造前4万平方米,改造后11万平方米。

  【健身设施】 改造前现有2块室外篮球场,2块室外五人制足球场、5块羽毛球场、6块网球场、6张室外乒乓球台。改造后室内新增24块羽毛球场、9块网球场、20张乒乓球桌、1个五人制足球场、1个游泳池,新增室外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桌若干。

  【健身项目】 改造前现有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网球、门球。改造后增加台球、武术、游泳、跆拳道、轮滑、健美、理疗等项目

  还是5块钱

  室外项目价格不变

  大田湾体育场分为三个板块:

  一是免费板块,整个广场、健身路径、露天乒乓台及其他休闲项目,免费向公众开放;

  二是收费板块,网球、篮球、足球、田径等项目适当收费。目前,大田湾体育场内的篮球、足球项目分别为每人5元不限时,室外网球项目四五十元/小时。改造完工后价格不变。部分从室外转到室内的健身项目价格尚未制定,将略有微调。新增的室内乒乓球收费10元/小时。室内网球100元/小时,属市内中等水平;

  三是培训板块。

  过去是第一

  五十多年没大变

  大田湾体育场位于渝中区两路口。1951年,时任西南军区司令的贺龙主持修建,1956年5月竣工,场地及办公面积12万平方米,是新中国建设的第一座大型体育场。

  1965年,27岁的陈家全在这个当时还是煤灰铺成的跑道上跑出了手计时10秒整的成绩,平了当时男子100米跑的世界纪录。8年甲A,见证了重庆足球的沧桑;足协杯夺冠,见证了重庆足球的辉煌。

  2005年起,大田湾体育场作为一个区域性的群众运动场,不再承担主要比赛,其功能由重庆洋河体育场、重庆奥体中心代替。大田湾先后新建健身广场、健身路径、乒乓台、羽毛球场、网球场、门球场、五人制足球场、灯光篮球训练棚等设施。据不完全统计,每天在大田湾活动的人数在2000人次以上,大田湾早已不堪重负。

  大田湾场馆群先后在1987年、1993年和1995年经历过三次小规模局部改造。规模最大的是1995年,重庆市为迎接甲A球队前卫寰岛的到来改造球场内部设施,增加塑料座椅和电子显示屏。

  本版稿件均由记者范天亮 实习生 魏鑫 冷晗 采写 记者 钱波 摄影 任洁 制图

  网络编辑:孔祥伟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