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洋奶粉陆续涨价 迫于成本还是操纵定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7日06:34  台海网

  

洋奶粉陆续涨价迫于成本还是操纵定价?

  台海网7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从星期三开始,惠氏要在全国范围内陆续上调部分婴幼儿奶粉价格,其中包括婴儿配方奶粉的二段、三段、四段产品,出厂价上调幅度为7%。在这之后,雅培奶粉经销商也通知要 “曲线涨价”,其中销量最大的一段奶粉的售价可能要上涨20%。

  此次涨价,是真的迫于“成本压力”,还是洋奶粉在夺取市场定价权?

  迫于成本压力是难圆之说

  “洋奶粉简直就是趁火打劫,这样一来,我女儿每月的生活费又要增加很多了。”听说奶粉又要涨价,家住湖里的吴先生非常愤怒,自“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他女儿都只吃外资品牌的奶粉,惠氏、雅培等洋奶粉涨一成就要多掏一二十元钱,不吃也不行,要吃就要增加不少花费。

  吴先生说,本来想多买一点奶粉囤起来,但想了想,万一这次涨价是厂家虚张声势,买了以后又没涨,那不是要小孩吃不新鲜的奶粉?

  

  有这样想法的,不止吴先生一个人。新华都莲花店工作人员刘先生表示,他们这周收到惠氏的涨价通知,尽管具体零售价还没有调,但很多消费者已经开始囤货,与此同时不少品牌奶粉也开始降价促销抢市场。

  对于此次提价,据惠氏方面表示,此次涨价的原因在于目前公司奶粉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其新加坡工厂生产的产品供应不上中国大陆市场,因此,一部分生产转移到了欧洲、澳洲两地的工厂。此前,惠氏奶粉在新加坡生产,再进入中国大陆,入境时享受零关税待遇。转移之后,包括关税、运输等在内的成本均有所增加。

  “成本真的有所增加吗?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原材料不是降价了吗?”对于厂家成本压力说,代理过很多奶粉销售的郑小姐说,此前进口奶粉曾有过多次提价,而最近的一次是去年4月,包括惠氏在内的多家进口奶粉企业几乎同时涨价5%至30%,而理由是原材料成本上涨。但其实,成本只是一个小小的因素,目前进口奶粉原料价格是每吨2.2万元左右,而去年此时为每吨4万元左右,价格下跌约50%。

  郑小姐告诉记者,奶粉主要根据原材料成本来定价。除了进口奶粉原料价格下降一半以外,其它原材料乳清粉、营养素、包材等价格也都没有涨价,甚至还有稍微下滑,然而一些洋奶粉却以 “市场供应紧张”、“换配方”、“换包装”来提价,完全是借口。

  洋奶粉是在抢夺定价权

  在惠氏率先宣布提价之后,市场方面更担心的是,这可能会带来新一轮大规模的洋奶粉提价潮。厦门一卖场的门店经理刘先生说,他最近从网上看到一份AC尼尔森的报告:三聚氰胺恐慌之后,考虑到受污染和缺乏质量监控的风险,中国消费者开始选择国外乳制品品牌。本地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奶粉品牌的市场份额在去年10月份几乎为零,而国外品牌纷纷得益。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也显示,婴幼儿乳制品进口还在继续呈现增长,其中,5月婴幼儿包装食品进口量0.42万吨,同比增长21.6%;单月进口价格10065美元,环比持平。1-5月,婴儿食品累计进口2.14万吨,同比增长43%,累计均价9870美元,同比增长13%。

  上一页

  惠氏在涨价理由中曾提及产品“供不应求”,美赞臣、雅培也表示销量在正常范围内增长,这都说明国内市场对外资品牌的依赖越来越强,洋品牌涨价也可能是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三聚氰胺之后,市场对国产品牌的信心大降,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认可度也比较差,洋品牌此次涨价完全有操纵定价权的嫌疑。”郑小姐说,今年4月,惠氏进行过一轮产品促销,外资奶粉在高端市场的份额已近80%,洋奶粉企业显然已具备了定价话语权,能在需求增加的时候适时抬价。

  尽管要多掏钱,但吴先生却不认同这种观点。在充分竞争的行业中,洋品牌还不具备垄断的实力,定价权的说法可能有点过了。他认为,涨价是洋品牌调整定位的策略,他们应该是想把其与国产品牌的差距拉得更开,在消费力具备的情形下,充分利用消费者对奶粉的刚性需求,以及“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这种心理。

  上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