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务实广州描绘“大变”蓝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7日07:49  南方日报

  

务实广州描绘“大变”蓝图
中央媒体采访团到现场采访广州大学城的体育场馆。郭长荣摄

  “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到2010年一大变”———11年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同志视察广州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时提出了对广州的殷殷期待。

  “天更蓝,水更清,路更通,房更靓,城更美”———1个月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为广州勾画了“以大干促大变迎亚运”的美好蓝图。

  “以大干促大变迎亚运”———也是在1个月前,广州市委市政府迅速确定了实施方案和明确的考核目标。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强调,抓好城市环境面貌的“面子”建设的同时,也要抓好城市科学发展的“里子”建设。

  “百年商街要在亚运前将重现‘万国骑楼街’的历史风采”———1周前,人民路沿线综合整治工程悄然启动。这条有“马路建筑博物馆”之称的老街,将“修旧如旧,建新如故”,重穿“万国衣”,重拾中西合璧的古风古韵。

  其实,不止是旧城老街在“扮靓”,广州全城有81条合计735.1公里的主干道建筑外观和1512个社区要进行综合整治;白云路、沿江路等24条城区道路要陆续进行大中修改造,黄埔涌等123条河涌正陆续进行整治,“青山绿地”二期工程正为羊城披上“一线花带、十里花堤、百道花廊、处处花境”的缤纷外衣,就连城市“流动的风景”———9000辆出租车也将着“新妆”迎盛会。

  今明两年,正值广州筹备2010年亚运会、实现城市建设管理“2010年一大变”目标的关键时期。“迎亚运工程不能只要面子,更要得民心!”务实的广州人正以大干一场的劲头全面推进亚运城市行动计划,打造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相匹配的城市环境和城市风格。

  亚运场馆不只“为比赛而生”

  广州人的“务实精神”首先体现在亚运场馆及亚运城的规划建设和赛后利用上。

  大型运动会后场馆利用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如雅典奥运会,其赛后场馆的维护利用成了一个“烫手山芋”。为破解这个难题,广州亚组委成立了专题组进行研究,在前期规划上已兼顾到这个问题,并实行了总量控制、分散布局的原则。

  在数量上,经过多次优化调整,亚运场馆从申亚时提出的90多个调整为70个,其中58个是利用原有场馆改造或更新的。2010年,广州亚运会将形成“两城两中心”(亚运城、大学城、广东省奥林匹克中心、天河体育中心)和老城区五大场馆群,大部分比赛将集中于这几个场馆群。

  在分布上,本着“赛中运动员使用、赛后老百姓健身”的便民原则,这些场馆分布于广州各个区,以及佛山、东莞、汕尾等分赛区城市。广州亚组委场馆部负责人表示,亚运场馆的分散布局对赛时的交通和竞赛组织来讲是个巨大考验,但这种布局兼顾了广州的城市发展长期规划,有利于带动地区体育休闲事业的均衡发展。

  作为广州亚运会的重要特色之一,“亚运城”的规划建设也充分体现了广州的“务实”原则。据悉,亚运城的功能定位是双重的,既要满足亚运会的需要,同时也是广州新城的启动区,两者在建设上完全是同步进行的。赛后,通过一定改建,亚运城将作为示范性的居住社区物业投放市场,成为一个完善的城市片区,对广州城市南拓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亚运城中,运动员村、媒体记者村及技术官员村三大村一共包含96栋住宅楼,已于今年6月12日全部封顶,即将进入精装修阶段,在赛后将转为高品质的居民生活小区。为了在赛后更好地作为商品房出售,亚运城的户型设计尽可能地考虑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户型十分丰富,从70平米到180平米不等。正如广州市重点办主任罗广寨所说的那样:亚运城不只“为比赛而生”。

  碧水蓝天、青山绿地不只是“面子工程”

  其实,不只“为比赛而生”的,还包括广州市目前力推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珠江水系和珠三角城市空气污染联防联治,“青山绿地”、“蓝天碧水”二期工程建设,宜居“花园城市”建设等等。

  而“水清天蓝”不仅仅是迎亚运的“面子工程”,更是响应了百姓诉求,是广大市民最希望看到的图景。“生态优先、宜居为重”正是广州统筹城乡建设的总要求。

  亚运会的举办正值金秋,秋天的花城是否也能花香满城?广州的回答是笃定的:在中心城区300-500米半径以内有公园或400平方米以上大块公共绿地,在市区604平方公里范围内,每条路以1-2种开花植物为主,营造一路一景。2010年,花城可望穿上“一线花带、十里花堤、百道花廊、处处花境”的缤纷外衣。与此同时,“森林围城、森林进城”战略正在加紧推进中,尤其是市域范围内交通走廊绿化建设紧锣密鼓,到2010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将达到40%。“到时,大家看到的将是一个姹紫嫣红、层林尽染的森林之城,四季花海!”广州市副市长陈国这样形容广州亚运会时的景象。

  为了让水网交错的岭南水乡“水更清”,从现在起至2010年6月,广州市将以一天投资近亿元的力度治水;为了让全市大小河涌重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2010年广州市将主要完成黄埔涌、沙河涌等12项河涌的综合整治工程,黄埔涌、龙潭涌等21项截污工程,新河浦涌和庙头涌等27项河涌绿化工程,修复水生态,美化堤岸,全面改善河涌水质量和沿线景观,逐步恢复河涌自然生态系统。

  为了让2010年的广州“天更蓝”,市环保部门给“亚运年”订下的绿色指标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将力争达到96%,即351天,换言之每月只允许出现1天的不达标情况。为此,广州将安排6亿财政资金专门用于加强空气污染整治,撬动企业投入约18亿元。

  “路更通”不只是服务亚运来宾

  亚运期间的公共交通状况如何,将集中体现出广州城市管理的水平。

  “市区内绝大多数观众可使用地铁和公交在45分钟内到达亚运比赛场馆”,广州市公共交通系统承诺。作为承担广州亚运公共交通重任的主力军,广州地铁目前已开通运营的有1-4号线4条线路,线路里程116公里,共64座车站。明年亚运开幕前,将再开通7条线路,届时,广州将拥有235.7公里的轨道交通线网,轨道交通线路将可覆盖80%的比赛场馆,日均客运量接近400万人次。

  广州市交委负责人近日表示,广州正在积极推进“环线+十字”的公交专用道建设,力争2010年公交专用道的实施规模达到300公里,逐步构建城区连网、成片、连续的公交专用道网络系统;计划在亚运会前开通22.9公里的BRT快速通道,大大提升中山大道等主要干道的公交承载能力和运载效率。

  除地铁、公交外,高速路网、轻轨、空港等的建设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广州在轨道交通、路网完善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巨大,难道仅仅是为了保障亚运会期间的交通畅顺?仅仅为了服务于亚运期间的四方来宾?当然不止于此。去年底以来颁布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广州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建成广东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会,从国家战略层面上明确了广州新的发展目标定位。而“路更通”对于广州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将在未来几十年间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

  本报记者谭亦芳

  通讯员亚组宣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