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0亿人同观日食奇观 专家解读观测奥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7日08:30  中国广播网

  

10亿人同观日食奇观专家解读观测奥秘

  中广网北京7月17日消息(记者费磊)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40分报道,7月22号,在我国长江流域将能较好地观测到一次千载难逢的日全食,此次日全食的全食带覆盖人口众多的地区,是一次解开太阳未解之谜、普及天文知识的极好机会。此次日全食的特点是什么?观测研究日全食又有什么重要的意义?观测过程中又该掌握哪些基本知识?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专家李竟研究员为您一一解答。

  

10亿人同观日食奇观专家解读观测奥秘

  日全食观测带

  何谓千载难逢——10亿人同观日食奇观 3亿人尽享日全食

  记者:李老,7月22号将发生的日全食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有媒体报道这是500年一遇,也有媒体用百年不遇,千载难逢这种词来形容,这次日全食和以往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下一次我们再看到日全食会是什么时间?

  李竟:对地球来说,日食是常见天象,对于地球来说,每年日食至少有两次,最多可以到5次。对于日全食来说,每3年平均有2次。但为什么这次日全食是罕见天象,因为这个说法不是对整个地球,而是对地球上的一点来说,这个点所在的城市有周期,平均而言,450年一遇,所以下一次能够看到日全食是2035年。我想百年一遇是针对的是这次日全食,时延从西藏开始,5分钟,越往东时间越长,到上海已经将近6分钟,到舟山6分多钟,时延之长,在21世纪这是唯一的,所以百年难遇绝对恰如其分。这次日全食,是沿着长江(特别在中下游)覆盖3亿人口,而对于全中国来说,除了长江流域能看见全食,全中国或多或少都能看见偏食,也就是说如果7月22上午是一个大晴天,10亿人同观日食奇观,其中3亿人是看全食,说“千载难逢”一点都不夸张。

  观测点越往东观测时间越长

  记者:关于日全食的最佳观测地点,苏州、南京高淳、湖州安吉,嘉兴舟山等地都宣布自己是本次日全食观测的最佳地点,到底哪里是最佳地点呢?

  李竟:我的理解是,第一当然是全食带,因为全食带能看清日全食,第二哪个地点观测的时延最长,哪个地点是最佳观测地点,那便是东边比西边好,越往东时间越长,因此这次苏州、上海嘉兴比雅安要来的好。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太阳离地平越高,受大气的影响越少,从这个来看也是东边比西边好,但是真正在东边哪个最佳地点,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看哪个地方晴空万里。

  日常用黑眼镜不能观测日食 要用专用太阳观测镜

  

  记者:这次有很多业余的天文爱好者、群众都会观测到日全食的发生,日全食发生时的几分钟之内,我们能不能用肉眼直接观看日全食呢?

  李竟:一定不要拿肉眼看,平常日子谁也不拿肉眼看太阳,那时候一看太阳黑了,一看就升光了,升光了马上一亮,你的眼睛就要残疾。拿望远镜看行不行?拿望远镜对着太阳更糟了,拿望远镜对着太阳眼睛就残疾了。一定要知道,只凭日常用的黑眼镜是不行的,要有专用太阳观测镜。

  日食对太阳科学研究贡献卓越

  记者:为什么说日全食是研究太阳的绝佳的良机,通过观测日全食,科学家们都取得了哪些成果呢?

  李竟:19世纪通过日全食发现了最亮的光球呈上头的日冕跟光球之间的叫色球,通过色球发现了一个元素被称之为太阳元素。后来又过了20多年,将近30年才知道原来是氦,这个重要元素是日全食贡献的。在19世纪,又在日冕中发现了一个不认识的光谱线,日冕上有地球上没有的物质,又过了半个世纪到了1941年才发现原来它是铁,只是处在极端状态,这个状态地球上没有。日食观测提供了关于原子结构的线索,推动了原子结构的研究,这也是日食的贡献,日食观测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地球物理,在日食期间内,电离层跟地球磁场都会有突变,这跟昼夜交替产生的变化是不一样的,在全食带,都会出现突然间电离层太阳辐射没有了,这个突变是研究电离层的一个手段,看看电力层跟太阳辐射之间的关系等等。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