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看电视打游戏 孩子暑假闲出病 医院一天接诊16个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8日02:23  东方今报

  中小学生盼望已久的暑假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了,家长们却纷纷发了愁:孩子或沉迷于电视,或上网无度,还有的孩子成了昼伏夜出的“夜猫子”,甚至有的孩子已发展到食欲减退、面黄肌瘦需要去看医生了。近日,今报多名记者调查访问了这些“患病”的孩子,并请专家给他们“把脉治病”,希望这些“病例”能对众多家长和孩子有所帮助。

  【案例一】 每天“霸占”电视10个小时

  “瞌睡。”7月16日9时40分,在许昌市文峰东巷刘女士家,其8岁的女儿何小丽看到央视少儿频道的动画节目结束,懒洋洋地自言自语一句后,躺在客厅的沙发上就睡,也不理家里来的陌生人——记者。“一天到晚,憋在家里看完电视睡觉,睡醒了接着看,就连吃饭眼睛也不离开电视屏幕。”刘女士说,孩子这种近乎病态的生活,从6月底放暑假开始至今已经有近20天了。

  今年8岁的小丽,在许昌市魏都区一所小学读3年级,学习成绩一般。刘女士介绍,考虑到孩子平时学习比较紧张,暑假就没给她安排太多学习任务,想让她歇歇,可没想到孩子却放松出了病态。

  刘女士说,小丽有了宽松的暑假时间后,就迷上了电视,尽管《西游记》已看过很多遍,但只要发现有电视频道播放《西游记》,小丽仍美滋滋地收看。刘女士说,她女儿每天平均看电视的时间在10个小时以上,看累了,瞌睡了,就随处随势睡觉。

  点评:要有意“抢占”孩子的时间

  许昌市魏都区教育局教研室原负责人高老师分析,刘女士的这种教育思想和做法,都存在问题。这种做法看似疼爱孩子,实质上害了孩子,不利于培养其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对这种整日迷恋电视的学生,应利用暑假,带孩子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其兴趣和爱好,有意“抢占”孩子的空闲时间。 记者 韩争强

  【案例二】 家里装宽带 儿子照泡网吧

  家里装上宽带也挡不住儿子往网吧跑,刘女士只好从乡下搬来孩子的外婆严防死守,专职“陪”着儿子过暑假。“10点以前把语文和数学作业各做两页,10点以后才能开电脑!”昨天上午,家住南阳市独山大道的刘女士,安排完儿子一上午的活动后,又特意叮嘱了母亲一遍,这才骑车上班去了。

  15岁的小珂(化名)上初二。妈妈刘女士介绍,由于平时工作忙,她很少关注孩子的课余生活。去年10月起,儿子迷上了去网吧玩网络游戏。放暑假前,刘女士特意给家里装上了宽带,与小珂约好只要做完作业就可以在家玩游戏。最初一周,小珂倒是很听话,可随后又开始往网吧跑了,作业不做有时候饭也不回来吃。7月8日,刘女士把当过老师的母亲从乡下老家接了过来,“家里有个人,对他是个约束”。

  昨天上午,本来还躺在床上“睡觉”的小珂,一见母亲出了门,立刻起身打开了电脑,兴高采烈地玩起了《武林三国》。他说,放假了还让学习,没意思,“去网吧人多游戏也多,玩起来过瘾”。

  点评:别乱扣“网瘾”的大帽子

  南阳党校教授包晓说,小珂的问题出在家庭教育上,由于平时和父母交流沟通少,无法得到适当的关怀和引导,孩子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另外,进入初中后,学业紧张,很容易让孩子失去学习积极性,向虚拟世界寻求安慰。包晓认为,千万不要给孩子乱扣“网瘾”的大帽子,爱上网并不一定就是有网瘾,只要适当予以约束,并及时引导进行兴趣转移,孩子的行为很快就会发生变化。 记者 张定有

  【案例三】 食欲减退面黄肌瘦去求医

  7月14日10时许,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门诊部接到这样一位患者:正在该市第一中学读初二的小峰(化名),在学校放暑假一周后,出现了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面黄肌瘦等一系列症状,“成天一副病态样”。

  据小峰的母亲王兰芝说,小峰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可能是他放假后一直闷在家里玩电脑、打游戏到凌晨,每天都是在家人的一再督促下,才极不情愿地去睡觉,而且一睡就到中午,也不好好吃饭。“我常劝他出去找同学玩,但他却不听,门都懒得出。”王兰芝说。

  据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医生王凤介绍,像小峰这样的“暑假病”患者,最近一个星期内出现很多,一天最多时可以达到16名。随着暑假时间的增长,前来就诊和咨询的会更多。王凤说,引起暑假综合征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在假期里生活过度无规律、用眼不卫生、长时间上网等。

  点评:定个上学的时间计划照着做

  商丘市心理咨询协会会长孙平,为小峰开出了一个治病“处方”:

  一是立即拟一个与在学校期间接近的模拟作息时间表,甚至要细化到起床、休息、睡觉乃至每节课的上下课时间。二是迅速制定一个假期学习目标或学习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此举是为了恢复、提升学习的兴奋性。三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适度参加社会活动,劳逸结合,这样可以避免疲劳感和厌倦感。

  记者 陈涛 实习生 郭帅

  【案例四】 14岁妞拿几十块钱出去“野”3天

  “也不知道是叛逆期,还是她听不懂大人说的话,反正你越说‘不能这样’,她越这样做。这一放假算是彻底撒欢儿了,这又3天没进门了。”15日上午,家住平顶山市曙光街的樊女士打来电话,希望记者能和她的女儿聊聊。

  樊女士的女儿娇娇,现年14岁,开学就要升入初三。“半年前,我发现她开始逃课上网。不过因为要上学,也没太过分。可这一放假,算是彻底找不到她了。”樊女士说,娇娇放假当天,曾问她要过钱但她没给,结果第二天一早,娇娇就离家出走了。三天后,娇娇回来了,樊女士问她这几天是怎么过的,娇娇说,就是去网吧玩一个类似于模拟跳舞的游戏。“她说从家拿的几十元钱当天就花完了,这两天是班里的两个男同学请她的”。

  在家呆了一天后,娇娇又向樊女士要钱出去玩,并说即使不给也没关系,反正朋友们有钱,想到娇娇是个女孩儿,不能总花别人的钱,樊女士给了女儿100元钱,拿到钱后女儿就出门了,结果又是3天没回家。

  点评:别以爱的名义“唠叨”

  平顶山朗星心理工作室的咨询师张老师说,14岁正是处于人生最叛逆的一个时期。厌学、逃学、夜不归宿都是一种表面现象,其目的是要形成一个自我的空间来发展独立的自我,这是孩子对独立性的一种需求。张老师说有一种“蜘蛛式父母”,平时唠叨得过多,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的自由,这让孩子更容易产生逆反情绪。

  作为家长,不要想着怎样让孩子改变。父母先改变,要尊重孩子、重视孩子以及平等地对待孩子,从而让孩子慢慢、轻松地接受家长的观点,然后和孩子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 记者 慕嘉烜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