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代武官“现身”宾县专家称为墓葬“地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8日05:48  哈尔滨日报

  哈尔滨新闻网讯(实习生 张翘楚 记者 丛明宇)近日,宾县地区发现一座半截石人像。经宾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鉴定,该石人像属当地金代文物,并被认为是当时墓葬的地表标志。

  记者从宾县文物管理所了解到,石人像是在宾县新甸镇胜利村长发屯东北五六十米处,一个干河沟中被发现的,此处恰位于宾县仁和村金代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仁和古城不远处。

  该石人像被专家称作“石生像”,也叫“石冢”。石像的材质为花岗岩,“身高”76厘米、“体重”300公斤、“腰围”达一米五。头部、腿部已断损遗失,如还原后和真人大小相似,被认为是以一比一比例塑造而成。从残存的上身部分可以看出,该石人长袍阔袖,颈上扎有领巾,双手拄剑于身前,正襟危“立”,甚是威武、“健壮”。领巾和长袍上的褶皱被刻划得相当清晰、立体,充分体现了当时匠人高超娴熟的技艺。

  经鉴定,这座石像产自古朝金代,根据当时“文官执笏,武官执剑”的标准来看,这是一副武官人像。据文管所有关人员分析,按照当时的墓葬习俗来看,金代石人“武官”立于此很可能是作为某座墓葬位于地表的标志。

  据了解,历史上有的居民对这种“地标”人像面部朝向有所忌诲,被石人“盯住”的居民有时会私自挪动、损坏石人。这很可能是石人失去头部的原因,但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受损年代无从考证。石人颈上的领巾,很符合今人“时尚”装束风格。据史料查证,系领巾并非当时官员装束的特点。专家分析,这条八百年前的“领巾”也有装饰、美观作用,与今人的做法如出一辄。

  据市文物管理站站长刘云才介绍,宾县位于八百年前金王朝都城上京会宁府附近,是金代文物聚集地。“石武官”的出现向人们展示了八百年前的武官仪表和社会风尚,有很高的观赏、研究价值。有关部门表示将适时展出,以飨观瞻。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