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熊说事 为人开车门的乞者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8日06:00  南方都市报

  福田口岸新辟了一个的士上下客区,交通秩序规范了许多,但同时竟出现一个特殊的团体———开门族。不知如此称呼是否合适,反正就是一群乞者,看到的士载客而至,赶忙冲过去开门。乘客还没反应过来,钱罐子已经伸过来了。

  自从新的载客区投入使用,本人几乎每次打的至此都会“中招”,自觉颇为尴尬。其一,本人确实无此需要,自己行李不多,行动尚能自理,完全可以自己开门。再者,即使从人道主义角度,这些帮人开门的都是年迈的乞者,我辈平凡小青年,绝无周森锋市长坦然面对撑伞者的地位和气派,心中尚为不安。

  结果,每次下车来,只能乖乖奉上一点零钱。

  笔者的意思,并非一定要对乞者“赶尽杀绝”。对于乞者的态度,正可反映一个城市的精神。只是觉得在乞讨的方式上,是否可以不带强加性?盖这些乞者的做法,无非是想让“享受”到服务的人心中不安,进而施以“报答”。

  类似的做法,包括一些人手持鸡毛掸子守在路口。一旦过往车辆停下等灯,立马上前给车辆掸尘,“我掸尘,你给小费”,似乎就天经地义了。

  外国的城市,常可见街头表演而行乞者,这甚至成为一道风景。在香港的街头,则不时会见到一些年迈的妇女蹲坐在角落,面前摆放几束鲜花或者小植物,上有标价,行人可自助完成交易。

  对于这些老妇,绝不可定性为“乞者”。他们俨然是和路人地位平等的交易者。但私下揣度,我认为还是会有人怀着“帮助”之心去购买他们的产品。

  相比之下,前述两种带“强加性”的方式,是否应该改变呢?

  新文记者庄树雄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