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不认识你,但我会一辈子记住你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9日01:18  长江商报

  ——乌市“7·5”事件亲历者感恩录

  经历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后,乌鲁木齐市民逐步走出混乱、血腥的阴霾,生活渐入常态。那些在事件中亲历生死、终被援救的幸运者,正用感恩回应着爱心。

  身着旧衣寻恩人:“就怕恩人认不出我和女儿”

  “我要让我的女儿一辈子都记住,救我们的是维吾尔族叔叔!”7月11日12时,乌鲁木齐市民齐景带着自己6岁的女儿,手捧鲜花来到大湾公交车场,找一位在7月5日救了她们娘儿俩的维吾尔族驾驶员。

  齐景的女儿身穿一件灰色的连衣裙,上面还有些污渍,这样的打扮引起了人们的好奇。齐景告诉记者,是自己特意将女儿7月5日穿的衣服找了出来,还把女儿的头发梳成当天的发型,她就怕当晚救自己的驾驶员认不出自己和女儿。

  回忆起当晚发生的事,齐景至今心有余悸:“那天我带着女儿在中泉广场学琴,20时50分左右准备回家。当时外面已经乱了,我抱着女儿想跑,但是我没劲,跑不动。”齐景眼圈红了,“我在路上拦车,拦了好几辆都没开门,随后来了一辆44路车。我一辈子都不会忘,开车的是一个维吾尔族司机,他马上给我开了门。我刚上车,一大群暴徒就追了过来,要不是这个司机,我和女儿真不知会出啥事……”齐景一边抽泣一边说。

  回家后,齐景一直想找到当晚搭救自己和女儿的司机,经过多方联系,才得知恩人是公交集团公司经营一部的驾驶员。

  半个小时后,在一辆刚刚驶进车场的44路公交车上,齐景终于见到了那名维吾尔族司机,他叫阿巴白克力。齐景一把抓住阿巴白克力的手,哭着问他还认不认识她们娘儿俩。

  “我当然认识,当时她俩哭着拍车门,我从倒车镜看到后面的暴徒马上就追上来了,赶紧开门让她俩上了车。”阿巴白克力说,不过这件事他认为很平常,真没想到齐景还会特意来找自己。

  “我今天带着女儿来看看当晚救我们的人,我要让她一辈子都记住,救我们的人是谁。”齐景说。

  孩子的名字中有恩人的姓:“孩子的命是她给的”

  因为孩子的命是一名姓柳的医护人员所救,张福荣和妻子决定为孩子取名张思柳。张福荣说:“孩子的命是她给的,要让孩子一辈子记住救命恩人。”

  7月5日21时,怀孕的周天华突然感觉肚子疼,于是张福荣带着她赶往雅蓝医院检查。夫妇俩走到半路,听到有人喊“前面杀人了”,就看到周围的人群四处逃散。张福荣本想往回跑,但妻子实在跑不动,于是两人赶紧就近钻进了位于天山区中弯路的园丁苑小区躲避。

  两名维族大爷给张福荣夫妇开了门。走进小区,夫妇俩发现里面已经有不少避难的人,便跟着大家到小区里的花园休息。大约过了3个小时,妻子突然觉得肚子很疼,好像快要生产了,张福荣只得试着在小区里找医生。

  20多分钟后,没有找到医生的张福荣只好回去看看妻子的情况,急得满头大汗的他却发现妻子已经不见,一旁同样来避难的大叔大妈告诉他,妻子已经被一个医生接回家中了,怕他找不到妻子着急,大叔大妈便留在这里等他。

  张福荣又惊又喜,当他一走进这个好心人的家,就听到了孩子的啼哭声,一位中年妇女把裹着毛巾的孩子放到他的手上,等里面处理完,又让他进去照顾妻子。后来,张福荣得知孩子的救命恩人叫柳瑞熙,是自治区中医医院的一名医护人员。

  “多亏碰到好人了!”张福荣说。和妻子商量后,张福荣决定用柳医生的姓作为孩子的名字。

  特写

  坐在2路汽车上看乌鲁木齐

  坐上歌手刀郎在《2002年的第一场雪》中唱到的乌鲁木齐2路汽车,将从北到南穿过这座略显狭长的城市。在刚刚经历过一场磨难的乌鲁木齐,车上没有往日那样拥挤,但人们却可以感受到乌鲁木齐正涌动着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这是一辆稍显老旧的公交车,司机的座位顶上挂着一个沾满灰尘的风扇,车厢里粘贴着各种广告,每当到站时,车厢的广播便用汉语和维吾尔语报站。在司机的反光镜上,悬挂着一本小日历和一块红色的木符,木符上面深深地刻着两个字:平安。

  从通嘉世纪城出发,沿途经过短短的一段城乡接合部。走了几站,车上的人开始多了起来。经过一片浓密的树阴,二路汽车在八楼站停了下来。刀郎在《2002年的第一场雪》中唱道:“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带走了最后一片飘落的黄叶。”许多人从这首歌里知道了乌鲁木齐的八楼和二路汽车,其实八楼指的是昆仑宾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它曾是全市最高的建筑,当时它的对面是一大片戈壁滩,这让它显得格外高大,因此就有了八楼的地名。不过现在,昆仑宾馆所处的友好路已是高楼林立。

  在繁华的友好路上,乘客们随处可见一些新的“街景”:一家银行在门口拉起了“‘7·5’事件无辜受害者慈善捐款网点”的横幅;在一家美容院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显示着“维护民族团结,共建和谐社会”的字幕;马路边,挂出了“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谅解”的大红横幅……这一切都在提醒人们,这座城市正努力从刚刚发生的那场劫难中恢复过来。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