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复兴中的复兴五村新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0日01:39  长江商报

  靠卖青菜生活的七旬老人李柏林跟老伴拿出了一千块来集体修路,自己也扛起了自家的镐头和铁锹帮忙。站在自家门前修好的水泥路上,看着儿媳怀里刚出生不久的孙子,李爹爹欣慰地说:“以后孙子要学走路,就有好路可以走了。”

  晴天,通往汉口复兴五村新村的涵洞清晰呈现于眼前。暴雨过去一个多星期,洞底依然是积水的天下。右边高出十几公分的人行道,刚刚够迎面两个人侧身擦过,若不是当地居民,还真不习惯这样麻利的动作。阵阵恶臭袭来,快速移步洞口——一座垃圾山愕然矗立,飞蝇狂舞。

  站在洞口的婆婆说,雨天来看吧,洞里水齐胸深,人行道上完全走不得。

  “我们这离那个CBD不到两公里,到火车站才一公里,也算是个市中心,可偏偏就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穿过涵洞,走进复兴五村新村,路边的居民都会这么无奈地感叹。

  往里走,一条泥巴主干道,中间凹下去一车多宽的槽。日迪超市的老板桂巧云正在擦洗门帘和地板。她庆幸道,若不是上个月有人挖走了中间的淤泥,现在肯定是一路稀泥巴,一走就会陷下去,像沼泽地,半年干不了;雨天过后,保准是一片“水汪汪”,眼看着对面几米宽的房子,没法子过去。“村里有多少人,就有多少雨靴,一年起码有半年穿不了别的鞋子。”

  “外面下大雨,屋里发洪水,没有一次不淹的,大桶小盆往外舀,没用!” 约莫20米外,开小卖部的张妈妈眉头拧成一团。因为老淹水、路难走,她家在主干道上的生意人气从没旺过。为了保证淹水时“抢救”放在地上的存货,她不得不尽量减少进货数量,大米、鸡蛋都是一点一点地进。隔壁30多岁的陈师傅一把拉起裤腿,露出斑驳溃烂的伤口:“都是上月底下暴雨,在脏水里泡了大半天给泡烂的。”

  再往里走,就到了居民们传说的“可以放鱼苗”的地方。浑浊的污水覆盖整条道路,类似水塘,偶尔几个行人,都是排队沿着边上一巴掌宽的土沿子,动作很快,一看就是常住人口。没有别的路,记者小心翼翼地爬上半米高的土沿子,好不容易蹭到一户人家门口。几米外两个男人推着摩托车张望,其中一个投了颗石子进“水塘”,溅起的水花让他们立即掉头另寻他路了。

  由此居民们总结这个城中村有三怪:一怪,所有房子一楼基本没人住,大门紧锁,门上全是泥巴黄,贴着“此房出租”;二怪,全村没有自行车,一律步行外出;三怪,小孩上学前几乎从没“走”出去过,都是被大人“抱”出去。

  这就难怪,全村1800栋房子,空着没人住的超过一半——不是不想住、不想租,而是吓跑了。

  事实上,上月底暴雨过后,居民们再也等不及官方行动,开始自己想办法排水。二三十户凑了5万元,请了几个工人,白天黑夜地挖排水沟,已经挖了一个星期,估计再有三、五天,就能挖出一条两三百米长、一米多深的排水沟了。“起码不用担心自己屋里淹水了,钱花得值。”一位爹爹给工人端西瓜说道。

  复兴五村新村是汉兴街华安里居委会负责管辖的一部分。谈到淹水、修路的问题,居委会副主任黄争光显得有些兴奋:“江汉区建设局人员刚刚来视察过,区里决定彻底整治,资金已经到位了,不出意外的话,月底主干道排水工程就动工,接下来就修路,其他支路一步步来,都会解决。”他透露,没有2000万元这项工程做不下来。

  对于居民自发修排水沟、挖淤泥的举动,黄争光表示“不支持也不反对”。“修了当然便于出行,但是各扫门前雪,很难统一标准,施工质量也难保证,还是会有新的矛盾。”

  文/刘春燕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