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把灾区建成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样板和试验区建设的示范 成都灾后重建推动城乡一体化

  编者按

  《人民日报》昨日在头版头条以《成都灾后重建推动城乡一体化》为题,报道了成都在灾后重建中力争把灾区建成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样板和试验区建设的示范。今日本报予以转载。

  ■1.1万多户受灾农户参与农房联建,吸引社会资金50多亿元

  ■组织200多家规划设计单位、2000余名设计人员,规划设计了698个灾后重建点位

  ■帮助34.8万名受灾群众实现本地就业,发放失业保险金5497万元,代缴医保费1397.3万元,发放岗位、社保、培训、职介等补贴4.8亿元

  人民日报记者 刘裕国

  7月初,记者一连几天奔走在成都市几个地震重灾区,看到一片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受灾群众满脸笑容、充满自信。

  都江堰市向峨乡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极重灾区。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成都市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基础上,统筹配置城乡建设用地资源,在该乡实施“统规统建”,让受灾群众不花一分钱就住进了配套齐全的别墅式新居,同时还使当地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猕猴桃产业得到发展壮大。该乡棋盘村一组村民董洲宗说:“我做梦也没有想到,震垮的砖房能变‘洋楼’。”他家7口人,通过宅基地出让,分得重建房245平方米。“省下的钱全投到了30亩猕猴桃产业地上,今年收入能上10万元。”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灾后重建中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力争把灾区建成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样板和试验区建设的示范,让“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在灾区率先呈现。

  统筹城乡资源

  资金难题有效破解

  在成都这个紧邻震中的千万人口大城市,重建工作任重道远: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之后不久,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又接踵而至,资金缺口大,项目推进、产业发展、群众就业面临严峻考验;受灾群众心理抚慰工作十分艰巨……

  如何让全市上百万灾毁住房群众,尽快从过渡安置房搬进永久性住房?成都市委、市政府将住房重建列为灾后重建“六大工程”之首,于2008年8月7日下发《关于加快灾后城乡住房重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运用统筹城乡政策和市场机制重建损毁住房,创造性地采取“吸引社会资金与灾区农民联建新居、实行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变农村资源为资本允许担保贷款”等措施,有效地破解了农房重建面临的资金困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成都市共有1.1万多户受灾农户参与到农房联建中来,已吸引50多亿元社会资金用于开发性重建和联建。

  而实行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将节约出来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调整到城镇,在成都全市范围挂钩流转,所得资金投入到住房重建,这一举措基本可解决成都灾区“统规统建”农房所需建设资金。

  针对既不愿联建,又不愿参与统规统建的受灾农户,成都通过受灾市、县成立的农村产权流转担保公司为他们提供担保,农户以经过产权确认的房屋和拟建房屋的产权作为担保,由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目前,该平台已经通过对农村产权流转担保,为受灾农户提供了4亿多元的重建贷款。

  统筹城乡资源,破解了重建资金的巨大缺口,使受灾群众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就实现了家园重建。

  精心规划

  确立新农村建设的科学途径

  资金难题有效破解后,如何因地制宜科学重建?成都力戒过去普遍存在的“两手一指,材料一卸,沿路开建”。

  遭受地震重创的彭州市磁峰镇鹿坪村,是一个藏于大山深处、山水如画的小村庄。2008年8月16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来到这里调研时发现,重建规划设计是一套照搬城市小区、整齐划一、不适合当地生产生活的方案。这对李春城触动很深:重建应与当地的生产发展相结合,与地形地貌、生态环境、文化民俗相协调,避免“千村一面”,避免把城市小区简单“克隆”到农村。 紧转04版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