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城口激情迈步新长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1日02:03  华龙网-重庆晚报

  

城口激情迈步新长征

  重庆北大门——城口,正崛起一座宜居之城——“红色巴山小城,生态人居秀地”。

  

城口激情迈步新长征

  

城口激情迈步新长征

  

城口激情迈步新长征

  立体生态经济助老百姓增产增收

  弘扬老区精神,打造生态经济强县

  城口,重庆北大门,重庆最早的唯一成建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根据地。

  2007年,市三次党代会要求城口加快建成“全市重要生态功能保障区、全市向北重要门户、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基地、重要生态经济区”。在紧接着召开的县十一届二次全委会上,根据这一战略定位,城口进一步明晰发展方向,确立了“生态为本、特色为魂,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的发展战略,念“山”字经,做“林”字文,发展立体生态产业……

  如今的城口,在老区精神的指引下,苦练内功,励精图治,迸发赶拼激情,开始了新一轮长征——加速打造生态经济强县。

  独家视点

  7月的重庆,骄阳似火。但在群山绵延的城口,凉风习习。驱车行驶在盘山公路上,满山美景映入眼帘——

  坡陡岩峭,悬崖壁立,孤峰险绝,青松葱郁。盘山公路犹如一条白练缠绕,成群的鸡鸭在林中漫步,景致如画。溪涧边,清澈的溪水轻轻流淌,三五成群的山羊趴在溪边,安静地看着过往的车辆和行人。远处山脚平坦宽阔处,一块块“实验基地”的牌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盛夏清凉地,金秋五彩山。

  好一个美丽的城口!

  “红色城口”激起赶拼激情

  在历史的眷顾下,城口成为苏维埃革命的主战场之一,城口人民曾担当起接受革命思想、开展革命斗争的急先锋。这段饱含血与火的红色历史,孕育了城口的红色文化,在中国苏维埃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70多年过去了,当年风云激荡的城口,提出了融入红色文化的“承认落后、不甘落后、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新时期城口精神,为推动老区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2007年,市三次党代会要求城口加快建成“全市重要生态功能保障区、全市向北重要门户、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基地、重要生态经济区”,该县县委、县政府结合区域实际,提出了“生态为本、特色为魂,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的发展战略,全县干群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建设激情,正视差距,发掘优势,苦练内功,奋起直追,开始了新一轮的城口“长征”,老区城口重新焕发出青春。

  “城口这些年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老区精神。”我市一区域经济专家认为,厚重的大山,磨砺了城口人坚韧不拔、认穷不认输的性格,老区精神融入了城口人的血液,也强壮了他们的“精气神”,迸发前所未有的激情,使城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生态城口”建设初显效益

  “在县里的倡导下,我们种植核桃和板栗,去年全家多收入5000元。”东安乡村民王晓兵告诉记者,城口县大打生态牌,大力发展干果产业,帮助他们增产增收。据了解,2008年,仅东安乡以板栗和核桃增收3000元以上的达240户,增收5000元的达50户,增收10000元的达21户。

  “实施‘生态城口’建设是我县生态资源现状、富民强县战略的客观需要和重要途径。”该县黄道国副县长称,在确立通过打造立体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经济强县后,城口就决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策略。

  据该县林业局局长李海波介绍,城口县现有干果资源27.3万亩。其中,核桃资源300万株,面积12.9万亩,年产量1500吨以上;板栗资源580万株,面积14.4万亩,年产量2000吨以上。目前,该县大打“生态”、“特色”牌,努力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更为重要的是,城口坚持“产业上山,人口下山”的工作思路,着力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业,坚持“靠山吃山”,走“绿色+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子,积极发展以林、牧、药为重点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构建立体生态农业体系,不断推出特色产品。如今,“鸡鸣茶”、“城口老腊肉”、“城口蜂蜜”、“城口山地鸡”、“山神”漆器、核桃、板栗、中药材等生态产品,正成为城口行销全国的拳头产品。

  “蜜蜂花间飞,土鸡地上跑,药材林下种,果实树上摘。”李海波称,这种立体复合式生态农业,农民就可以从干果、养殖等五个方面获得收入。为此,该县提出,到2015年,力争干果林60万亩,10万桶蜂蜜,土鸡1000万羽,中药材30万亩,形成“山顶绿树戴帽,山中林果缠腰,山下庭院连片”的良好生态局面。

  同时,在工业发展方面,城口县委、县政府积极联系重庆大学与城口众多工矿企业联合开发,提高产量,降低污染,维护生态。6月20日,该县发电量14万千瓦的巴山水电站正式发电,标志着该县清洁能源产业开发迈上新台阶。据统计,该县去年已新建和在建项目总装机达27万千瓦,预计到2011年,全县水电装机达到30万千瓦。

  “重庆向北门户”现雏形

  “要想富,先修路。”城口人认为,只有迅速推进交通建设,构筑大交通格局,才能加大与邻省市县的经济往来,推动发展大通道经济,实现城口经济社会“加速跑”。于是,城口展开了“内建外联”的交通行动和基础设施夯实行动。

  作为“重庆北大门”,该县把打通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十字型”公路放在首位,以承接“一圈”和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早日融入“一圈两翼”。为此,县委书记米绍林、县长裴智等县领导亲自率队前往达州,商讨城(口)万(源)快速通道建设事宜。积极酝酿城口至开县的高速公路,力争既接纳“一圈”辐射,又做好与“两翼”对接。

  “目前城(口)巫(溪)路、城(口)岚(皋)路建设正如火如荼。”城口交通局局长陈伦山介绍,至“十一五”末,全县将完成太和货运场和二级客运站建设,建成集汽车及配件销售、汽车维修、物流配送中心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交通服务片区;建设6个重点集镇客运站,15个乡镇简易客运站点,10个人口相对密集村和移民新村客运招呼站。同时,加强同万源、达州等城市的客货流通,新增城口至上海、西安等省市的直达客车;城口将建成连接达州至陕西高速公路的快速通道,从而进入全国高速公路网络,届时城口到重庆市主城区只要4小时。去年底,全县24个乡镇全部实现通达,其中18个乡镇实现通畅,107个行政村实现通达,24个村实现通畅。预计到2011年,全县全面实现“2小时城口”。

  在交通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城口正崛起成为重庆北部的宜居之城——“红色巴山小城,生态人居秀地”。“‘好个城口县,走进才看见。全城一条街,一个小食店。’以前住的地方狭小,环境也差,现在完全变了样。”一位正在搬家的陈大爷,一边回忆起那首童谣,一边乐呵呵地说:“现在安逸哟,新家宽敞舒适,道路修到家门口,现在城口树多了,山绿了,夏天也不热,欢迎你们到我家来作客。”

  本版采写/张进才 张长荣 李贞

  蒋孺牛

  弘扬老区精神

  迈向全面崛起

  重庆晚报:有人评价说,这些年来的快速发展,使城口已经迈向了全面崛起的新起点。请问,是这样的吗?

  米绍林(中共城口县委书记):重庆直辖特别是近几年来,城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抢抓机遇,奋力追求,大力实施“生态为本、特色为魂”发展战略,念“山”字经、写“林”字文、打资源牌、走特色路,可以说,城口已经从整体越温脱贫迈向了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从封闭落后迈向了开放发展的新时期,从弥补昨天历史欠帐迈向了全面崛起的新起点!当前,面临直辖以来第二次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和美好前景,为推动城口实现新跨越,我们一定要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功夫下在抓落实上,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

  重庆晚报:为推动城口实现新跨越,你们下一步发展有怎样的打算?

  裴智(城口县人民政府县长):如今,处于崛起新起点的城口,将秉承红色城口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生态为本、特色为魂”的发展战略,以建设国家生态县统揽县域经济发展大局,突出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四个重点,力争2015年建成国家生态示范区,2020年建成国家生态县。

  今年,是我县的“项目建设管理年、城市建设管理年、发展环境整治年、效能监察年”。目前,我们正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实施“五大工程”(即:抓工业经济大发展、抓特色产业大提升、抓重点工业大建设、抓门户形象大改造、抓城乡统筹大突破),着力建设“六大城口”(即:实力城口、门户城口、开放城口、宜居城口、和谐城口)。

  重庆向北

  城口向上

  “重庆向北,城口向上。”

  城口人一直坚定这样的信念,谋求新跨越。对于城口人来说,正是将这种信念和“承认落后、不甘落后、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城口精神,融入其血脉,灌入其行动,激励着他们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正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

  目前,处于崛起新起点的城口,面临直辖以来第二次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和美好前景。他们有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有新时期城口精神和“生态城口”发展战略的支撑,有争做践行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心,还有“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功夫下在抓落实上,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的态度和行动,有理由相信,一座生态经济强县将崛起重庆北大门!

  位于大巴山腹地的城口,初步构筑起大交通格局,标志着城口大交通经济发力,经济社会开始“加速跑”。

  “红色城口”,城口魂

  网络编辑:王敏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