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圳将率先建立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1日07:34  南方日报

  本报讯 (记者/刘丽通讯员/陈锦辉) 昨日,民政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在深圳五洲宾馆签订推进民政事业综合配套改革协议。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副部长李立国,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代市长王荣出席仪式。与民政部签订《推进民政事业综合配套改革协议》是深圳市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和《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下称《方案》)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圳市为落实《纲要》和《方案》与国家部委正式签订的首个“部市”合作协议。

  据介绍,在此次“部市”合作中,民政部对深圳市在社会体制方面的改革创新给予极大支持,其中重点支持、授权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先行推进两项改革,率先建立两项制度,健全完善两个体系。

  民政部支持整合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工作站

  在探索基层管理体制改革领域,支持深圳一方面精简“纵向”的层级,推进行政层级改革试点,选择试点区域探索整合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工作站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资源,提高行政和服务效率。另一方面整合“横向”的资源,探索建立跨部门的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完善社区资源共享机制和综合服务机制;探索建立推进居民委员会与业主委员会相互配合与支持的体制机制。

  在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改革方面,民政部给予深圳空前的政策空间,如准予深圳探索建立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登记的制度,授权深圳市开展基金会、跨省区行业协会、商会登记管理试点,民政部同时将会商国家有关部门将驻在深圳的涉外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权限下放深圳市。双方还将研究采用备案制等方式,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增强社区自治能力。

  深圳将成社会工作发展示范区

  在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方面,鼓励深圳市继续创新体制机制,民政部将确定深圳市为社会工作发展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示范区,支持深圳建立与国际接轨、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深圳特点的现代社会工作制度,完善政府主导、民间运作的社会工作模式,形成职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社工人才队伍。这将有助于深圳社工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民政部还将支持深圳率先建立普惠型的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多元化的社会福利服务供给模式,建立资金保障与服务保障相结合,以孤残儿童、残疾人、老年人、重点优抚对象、低保对象和其他困难群众为主体的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

  将建立救助家庭收入科学核定机制

  在构筑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方面,民政部将支持深圳建立救助家庭收入科学核定机制和贫困预警机制,加强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和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各职能部门的救助资源,有效运用社会慈善资源,构建跨部门的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

  另外,在慈善事业发展体系上,深圳则将在民政部的支持下完善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协调指导机制,加快建立慈善组织的法人治理制度,探索慈善资金募集、使用、监督适度分离又有效衔接的制度,推进慈善组织规范化建设。

  此外,民政部还表示,将从国家层面协调国家相关部委协助落实本协议,支持在深圳持续进行新体制、新机制、新政策、新路径的全面探索,发挥深圳“实验田”功能。民政部一些重大的改革项目和措施将在深圳市先行试验,对深圳市有条件、有基础、有能力做好的民政改革事项单独安排先行先试工作,支持深圳市大胆进行改革试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实现民政工作的多项改革,取得重点突破效果。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普惠 福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