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每天超500辆新车上牌日均仅增停车位137个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2日07:49  南方日报

  停车难窘境何日才能缓解?

每天超500辆新车上牌日均仅增停车位137个

  本报讯(记者/陈洁娜实习生/黄世祥通讯员/穗仁宣)广州新车上牌的速度如同滚雪球一般,日增新车超过500辆,“停车难”的话题在昨天举行的羊城论坛上引发与会者强烈共鸣。据广州市停车场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老八区的小汽车保有量达80万辆,但市区停车位仅40万个。新车何以为家?“两车共争一位”的窘境何日才能缓解?政府鼓励发展的机械式立体停车场为何进展缓慢?在论坛上,来自主管部门、市人大代表、业内人士和市民代表进行一番热论。

  ◎现状

  80万辆车40万个停车位怎么够?

  “我刚才来参加论坛的时候就遭遇了停车难的问题。”论坛一开始,一位市民就现身说法向主管部门倒苦水。“广州停车场少,停车难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外出经常要为停车的问题伤脑筋,搞得想请人吃顿饭都很麻烦。”

  近年来,尽管政府通过挖潜和新建的方式,努力增加停车位,但停车难的问题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停车难一方面是汽车工业高速发展,市民以车代步需求扩大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是早期城市规划落后,车位配置前瞻性不足的原因。”市交委副主任颉亚林在发言中介绍,从2008年到2010年,3年时间广州计划新增15万个停车位,2008年完成了63000个,今年上半年已经完成32000多个。此外,目前已有300多个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停车场向外开放,共提供16000多个停车位。

  3年新增15万个泊位,到底够不够?作为业内人士,停车场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潘国璠列举了一组数字说明:截至今年6月,广州的汽车保有量已达120万辆。其中,广州市老八区(不含增城、从化、花都和番禺)共有小汽车80万辆,每天还有超过500辆的新车上牌,一年下来净增就是12万辆。但按照3年新增15万车位的计划,平均每天新增车位才137个。

  广州现有多少停车位呢?潘国璠说,“在册的停车位30万个,加上尚未登记的总共约40万个。”不算新增的车辆,仅目前保有的80万辆车,尚有一半没有停车位。潘国璠认为,如果要真正满足停车需求,未来5年每年需新增车位20-30万个,以便解决“旧账”。

  ◎出路

  限制上牌还是提高停车费?

  海珠区居民陈先生在发言中提出,停车位新增的速度远远不及新车上牌的速度,要想真正解决停车难问题,广州应该仿效上海等城市,限制新车上牌。

  尽管政府多次发文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停车场,但积极响应者并不多。既然停车需求如此之大,为何投资人有利而不图?北京路一家停车场经营者坦言,“因为停车费实行政府限价,像北京路周边的商业停车场是盈利的,但小区的停车场就算24小时满位也是亏损的,开发商不愿意干。”

  潘国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地下车位平均占地22-33平方米,建设成本10到20万元,如果是小区停车位,则投资回报周期长达30-50年。“应适当提高停车费用,既可以鼓励开发商投资建设的积极性,也能提高市民购车的门槛,从而抑制购车欲望,缓解停车难。”停车场行业协会的代表建议,将停车费恢复到2004年每月600元的标准。

  对此,有市人大代表持不同意见。他认为,不应该通过提高停车费来鼓励发展停车场,而应该出台诸如减免土地出让金、税收等优惠政策,来降低投资人的建设成本,从而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停车场建设。

  机械式立体停车场应是主流

  “解决停车难,目光应该朝高处看。”与会的多位代表均赞同,广州未来应该大力发展机械式立体停车场,而不能一味依赖新建地下停车场。

  市停车场行业协会的代表指出,“广州地下是冲积平原,地下空间每往下挖一层成本就翻一番,采光、通风和抽湿等成本加起来非常高,因此兴建机械式立体停车场才是上策。”据潘国璠介绍,立体停车场用地节约,200平方米的面积可停放100辆汽车,其成本只要3到5万元。

  一位企业界的代表则建议,珠江新城目前规划仅有4000个地下车位,如果把楼宇的地面几层作为停车场,而且这部分空间不计入容积率,则可以大大调动开发商建公共停车位的积极性。

  记者了解到,市政府相关部门已于去年出台《关于鼓励建设经营机械式立体停车场的意见》。据悉,目前广州现有机械式立体停车场大约30个,该项工作进展缓慢。潘国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立体停车场的消防要求高,而涉及土地使用性质变更方面,其审批难度较大,这两个因素目前成为了制约机械式立体停车场发展的“拦路虎”。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