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大扩招,引发热议一串 本地学子是否优先最受关注,专家担心过于倾向本地生会影响一流大学建设进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2日10:50  南方都市报

  

深大扩招,引发热议一串
深圳大学2009届毕业典礼。大学教育毕竟不是生产流水线,一所志在全国一流的大学,生源质量至关重要。

  ●扩招600人是否合规?

  ●本地学子是否该优先?

  ●生源质量是否会下降?

  ●教学质量是否跟得上?

  ●变革进程是否受影响?

  深圳大学录取该不该优先考虑照顾深圳本地生源?对于一所深圳特区兴办的地方院校和正在谋求变革希望进入一流大学的大学,一举一动注定会引起多方关注。深圳大学扩招600余人所引发的该不该优先照顾本地学子,和深圳大学喊出的提高生源质量建设一流大学存在矛盾的争论,至今也仍在继续。

  扩招600余人符合规定

  鉴于今年深圳生源报考深圳大学的考生特别集中,深圳大学增加招生600余人引起的争论,至今仍引起多方关注。昨日,有市民咨询是不是学校在录完后还可以随便再增加扩招名额,这可能会无意造成不公平现象。因为这种临时增加计划,使一些分数相对较低的扩招考生,相对已经退档分数稍高的考生反而被录取了,造成高分的没录取到,低分的被录取了。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曾表示,为充分保障考生利益,今年各高校更改录取计划必须在正式录取开始之前,不允许录取开始后再调整计划。前日,省招考办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表示,深圳提出的扩招600余人是在录取前增加的,符合规定。据悉,扩招多少生源是可以由学校提出,但在什么时候增加这些名额是有规定的。一般增加计划的程序是,在录取前省招生办会把各高校招生办负责人叫去开会,询问他们增加不增加招生计划,学校如果预测到今年报考的考生多,就在这个时候加,在录取开始后就不再允许增加。

  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表示,深圳大学是按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经广东省招生委员会批准增加招生600余人的,外省生源中有200多人实际是市外的压线生,因此就没降低录取分数线,而本地生源录取实际是文理都降6分录取。此前,也有学生家长因不了解实际情况,认为深圳大学录取的这600名生源全部是本地生源,对外省那些高分学生实际是一种不公平,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解释称上述说法是误解。

  深大距一流大学有多远

  鉴于今年深圳生源报考深圳大学的特别集中,深大宣布增加招生600余人,这让深圳大学倾向照顾本地生源的状况立即突显出来。因为尽管章必功解释称扩招600人中有200人是省外生源,但占大头的400个名额依然给了深圳本地生源。此外,在今年的招生计划中,理科市内招生计划为1838人,市外为1417人,文科市内计划招生人数为867人,市外为598人,总体来看对深圳本地生源的优先和照顾都非常明显,这些都引来了市民对深圳大学的反思和讨论。

  1983年才开办的深圳大学,用23年实现了办学层次由学士、硕士到博士教育三级提升,这种发展速度相当惊人。但是作为深圳经济特区的大学,无论是全国乃至深圳的市民,都对其高看三分,并寄予厚望,希望她能成为一所至少在国内是一流知名的大学。但现实是,不仅全国百姓和深圳市民对其不满意,就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对她都不满意。今年6月24日,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调研深圳大学时,就提出深圳大学有四点不足,其核心就是认为深圳大学和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是不相匹配的,而应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此,深圳市委、市政府也提出四点意见支持深圳大学改革,其中第一条就是希望深圳大学争取更多的好生源。

  不过,从今年招生情况看,尤其是扩招600人后,让不少观察人士大跌眼镜,不得不怀疑深圳大学的做法和改革的冲动有点自相矛盾。因为扩招后先不谈生源质量是否下降问题,更关键的是扩招肯定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资源,毕竟培养的大学生不是生产线上的标准零件。

  定位不准或影响大学建设

  对于扩招会不会带来生源质量的下降,章必功表示他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今年即使降分后深圳大学的录取分数依然很高,即使是市内也相当于一本线,因此总体来说生源不是问题,他最担心的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条件能否跟上的问题。

  不过,明年的深圳大学是否依然会像今年一样的火爆呢,生源还是一样的好吗?一切还真不好说,毕竟每个学校多少还是存在所谓的招生大年和小年。“我曾向省招办提过意见和报告,建议取消一本和二本录取线的划分,直接划一条线让考生自己去填报志愿,他们想上什么大学就上什么大学,这样对深圳大学这类学校就不存在今天的问题了”。章必功前日表示,作为校长他也希望想办法争取更好的生源,但作为地方院校校长,扩招部分本地生源,他表示理解。

  “地方政府想本地院校多招点本地生源,并非深圳的特例,全国都一样,只是深圳表现更为突出一些而已,因此无可厚非。”曾炮轰中国大学已经衙门化的中国人民大学学者张鸣表示,在北京的几所名牌大学,都有对本地生源的优惠照顾,毕竟地方财政支持的大学,当然要照顾本地利益。他说,如果深圳大学定位做地方大学,过于优先考虑本地生源是可以的,但如果真要想办一流大学,肯定要尽量从全国甚至全世界挖优秀的生源,否则不是定位不准,就是直接影响大学建设。

  他还表示,中国各大学照顾本地生源现象的形成,主要还是和大学制度的设计有关,在中国都是政府出资的公办大学,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大学基本都不能自治,他建议方向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强调大学独立治校。而这正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支持深圳大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圳大学希望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深圳市人大甚至可以支持其为大学立法。张鸣还认为,解决了这一问题,生源质量可能就迎刃而解,但目前能推动改革进程并能推进的,就是尽量加大大学的自主招生权,让大学去挑自己想要的学生。

  ■当事者说

  01届毕业生:我陷入偏见的怪圈

  小赖是深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01届学生,当年高考前几次的模拟考让她估算到,自己分数只能上二本。当时还是先填志愿后考试,在长辈的建议下,小赖慎重起见,在二本类的首志愿填下“深圳大学”几个字。“其实压根没有想到就业问题,之前对深大也不了解。就是怕万一上不了线,本地学生还有点照应。”

  她的选择是明智的,她以低于市外好几十分的分数进入深大。全家人暗自侥幸。但这却也成了她的一块心病,去找实习单位的时候,她说别人看她的眼神都不一样,“别人知道我是深大的,又看我是本地人,就会觉得我好像占了什么便宜。”

  小赖感觉,自己受到歧视和偏见。而她似乎又让这种成见成为循环。如今已经是一家外企H R的小赖说,看到深圳大学的应届生来求职,多数都会打回去,“我觉得他们的专业功底不行”。

  那么深大是否应该彻底对市内外考生一视同仁?这样是否就会令生源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小赖沉默半晌说不上来:“毕竟,我是深大‘偏心’的受益者。”

  06届在校生:受惠者未必输于人

  何恒是深大传播系的大三学生。“身出名门”的他当年从深圳中学升到深大,颇感失望,“深大就是重点中学的保底线。”但进入深大三年,他突然感觉,“其实也不是那么坏”。

  “至少,在硬件方面,比去其他省市读书的同学舒服多了。”毕竟四人房、独立卫生间、空调、各式实验室……并非遍布全国高校。除此,让他感觉最迥异于内地大学的就是学生的氛围。“外地的同学说,除了上课、回宿舍、睡觉就没什么事情。”而深大除了上百个社团,不少学生有着丰富的校外生活,开网店,做兼职,揽项目,唱歌比赛……

  “分数并不说明一切”,这似乎是大家公认的真理,但何恒也是从一些当年通过“优惠”政策进来的本地同学身上才认识到这点,“我不觉得自己比他们更加优秀。他们适合生存,懂得表达自己想法。”受他们的影响,“自主创业”也成了何恒未来的就业意愿之一。

  与小赖当年的境遇不同,这几年毕业的深大学生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青睐。何恒的师姐在面试一家广告公司的时候,老板坦诚地告诉她:“我喜欢你们深圳大学的学生,脑子活,眼界广。”今年4月,最新的数据又表明,深圳大学生就业好于全省,这些都让何恒对自己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09年高考生:打折观念羁绊了我

  深圳市益田中学的高三学生雷鸣(化名)今年考了文科类542分,在扩招600人仍未被深大录取后,他苦笑道:“以为可以打折,会比别人划算,谁知道害了自己。”

  包括雷鸣父母在内的所有亲人,都力劝当时上了2A线的他把深大填作第一志愿,一个是离家近,照料方便;另一个则是在咨询了深大招生办后,他们认为如果服从分配,深大就是囊中之物。没想到之后公布的投档线让他们无语,深大对市内生虽然降低投档线,但这个客观分数却一点不低,市外省内更是接近一本线,排到广东省第七,甚至超过一本的汕头大学。

  面对这个结果,雷鸣也迷惑了,他反复叩问自己:“难道是我们深圳的生源都变得质量那么高了?”

  同样后悔不迭的还有雷鸣的家长。“觉得自己是深圳的开荒牛、纳税人,自己享不到回报的话至少孩子应得到。”雷先生坦言,平时自己不太看得上深大的教学水平,等真的和自己孩子的利益挂钩时,又期望能因为一本户口簿受到优待。既已成事实,雷先生打算让雷鸣复读一年,“优惠不是保底,扎实把自己基础打好才是真。”

  本版采写:头条记者 刘荣 叶枫

  本版摄影:实习生 黄霹 头条记者 郭现中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