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重建教育生活联系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2日10:50  南方都市报

  年仅25岁的富士康员工孙丹勇,因无法忍受单位丢失重要物品被调查的压力跳楼自杀了——— 不管怎样,愿他的在天之灵安息!

  他跳楼之前是否受到传言的“殴打、非法搜查、非法拘禁”,笔者不便多言,笔者更愿意从心理承受能力方面做些探讨。在一定意义上,自杀意味着某种“能力缺失”,就如孙丹勇,至少可以说,他缺乏用非暴力的手段化解人际冲突和人生困境的能力,所以才转向了指向自我的暴力(即自杀),以求从当前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即便遭受了冤屈且心存不甘,他也完全可以寻求解决冲突的途径,如工会、劳动部门,乃至诉诸法律,还自己清白。如果他能够这样,这一悲剧完全可以避免。

  当代青少年和大学生的心理为什么比较脆弱呢?在笔者看来,原因在于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严重脱节,繁重的学业压力与“填鸭式”教育也是导致他们心理异常的重要原因。一方面,青少年在各种压力下,不得不被动接受这种教育;另一方面,这种教育侵占和剥夺了他们人际交流和人际接触的机会,使他们异化成了受到特殊保护的“囚徒”。

  教育一个最重要的功能是促进“人的社会化”,因此,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教育应该创造获得这种能力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增加青少年化解冲突的能力。可在非常功利的社会文化心理的支持下,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被割裂开来,部分青少年不产生心理障碍才怪呢。

  当务之急是加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懂得珍爱生命,并提高他们合理应对各种心理冲突的能力——— 由于学校系统并未使他们获得足够的应对人生困境的实践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就业单位应该对此予以足够的关注。治本之策是发起一场社会思想与教育思想的革命,使公众从过分功利的教育观念与人才观念中觉醒过来,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方式,将青少年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并重建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

  □宕子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