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大:越来越“深圳”还是越来越“一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3日04:45  南方都市报

  梅林议村

  重点高校生源本地化是一个有关教育公平的问题,而对深圳大学来说,本地化招生则首先是个有关优秀生源的问题,是个有关“一流化”还是“本地化”的问题。

  深圳大学录取该不该优先考虑照顾深圳本地生源?对于一所深圳特区兴办的地方院校和正在谋求变革希望进入一流大学的大学,一举一动注定会引起多方关注。深圳大学扩招600余人所引发的该不该优先照顾本地学子,和深圳大学喊出的提高生源质量建设一流大学存在矛盾的争论,至今也仍在继续。深圳大学是要越来越“深圳”还是越来越“一流”?

  关于深圳大学,各方有“两点不满意”,不仅深圳市民对其不满意,而且深圳市委、市政府对她也不满意。为此,深圳市委、市政府曾提出四点意见支持深圳大学改革,其中第一条就是希望深圳大学争取更多的好生源。不过,“本地化”招生恐怕难以解决提升生源质量的问题。这不是说,深圳本地生源不优秀,而是因为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的规律和选材的规律。从全国选择生源和仅仅从一个地区选择生源的差异,恐怕是不用辩论的吧?

  深圳大学的“本地化”招生当然不能与重点大学“本地化”相提并论,但是,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处。众所周知,许多部属高校为回报所在地政府的支持,在安排招生计划时都向所在地倾斜。不过,重点高校生源本地化首先是一个有关教育公平的问题,是有关教育资源均衡分配的问题,而对深圳大学来说,本地化招生则首先是个有关优秀生源的问题,是个有关“一流化”还是“本地化”的问题。

  更直接地说,就是固守深圳还是走向世界、成为知名大学的问题。教育资源是现代社会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政府和社会有责任和义务调整教育资源的分配格局,做到公平、合理,让各个阶层的子女都能在同样的起点上竞争,分享教育的成果,尤其是如高等教育这样的重要教育资源。能力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首要条件,这种教育规律对深圳大学来说,能漠然视之吗?当深圳大学不以能力——— 生源质量而是以诸如本地等标识来录取学生时,在笔者看来,已经偏离了建设一流大学的方向。最起码可以说是延缓了建设的步伐,背离了多数市民的期待。

  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基本方式之一,首先体现的是受教育机会平等。其中,入学机会平等是关键。在我国人口众多、财力有限、经费困难的国情下,保证这种平等显得更为重要。作为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大学,尤其有必要在这方面作出表率。

  在社会开放度越来越高的今天,能否公平地分享教育资源,决定着人们能否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享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假如深圳大学越来越“本地化”,就意味着对当下社会的流动和平等理念的变相拒绝,当然,在越来越“深圳化”的同时,恐怕就与“一流化”的梦想越来越遥远了。更可怕的是,有可能让“一流化”仅仅成为梦想,而不是理想。

  深圳大学,“一流化”还是“深圳化”,这是个问题。只有厘清了我们是需要越来越“深圳”的深大还是越来越“一流”的深大,所谓的“本地化”问题,才能求得解决之道。□舒锋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