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46载河边走 行程环球3圈 写下《见证档案》花甲老人携毕生心血争当“河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3日10:09  云南网

  新闻速读 63岁的曹忠华报名申请当盘龙江的“市民河长”。他“竞岗”的优势在于:46年来,他每天都要在盘龙江边行走10公里以上,总里程至少绕地球3圈。同时,他还拿出了一份他自己经过四十多年观察写就的《盘龙江见证档案》。

  63岁的曹忠华日前报名申请当盘龙江的“市民河长”,在报名的同时,他还附上了一份经过四十多年观察写就的《盘龙江见证档案》,其中细致地梳理了盘龙江的历史沿革和他本人见证的河道变迁,并提出他个人的治河建议。曹忠华说:“当盘龙江的‘市民河长’是我的梦想。”

  四十载巡河路可环球三圈

  1963年,18岁的曹忠华从禄劝老家来到昆明求学,从而开始了长达46年的盘龙江河道变迁见证历程。“上学的时候我是长跑运动员,每天训练都要沿河道跑15公里左右,持续了四五年。从到昆明上学开始,我一直住在北市区月牙塘附近,毕业后我到云南地质勘探公司上班,公司在交三桥附近,每天都要骑自行车沿河道上下班,单程有10公里左右吧。”曹忠华说。1985年进入市政府工作后,他依然保持着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习惯,直到2006年退休。他说:“四十多年来我在盘龙江边来回走的里程可以绕地球两周了。”

  如果按照每年261个工作日,即使按每天沿河道行进10多公里(实际距离应大于此数)计算,46年曹忠华在河边行走的总里程应达到12万公里以上,而地球赤道周长为40075.7公里,“绕地两圈”的说法并不夸张,而且应为至少绕地球3圈。

  月牙塘成改河唯一“幸存者”

  据曹忠华介绍,盘龙江因为河道蜿蜒,河水流绕昆明东、南、北三面而入滇池,形似盘龙,故得名盘龙江。1966年盘龙江水淹圆通山,从1967年开始,昆明市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花了十多年时间围海造田,把盘龙江改直了17.5公里,解决了排洪问题,但却失去了调节气候的功能,河水污染也日益严重。站在北市区霖雨桥上,看着今日的盘龙江,曹忠华感叹:“那时的盘龙江太可爱了,今非昔比啊。夜里做梦的时候,经常出现几十年前盘龙江九里十三湾、一坝连着一坝的情景,清汪汪的河水、蓝蓝的天,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我们在拦河坝里游泳、捉鱼、打水仗,多么好玩。”

  在曹忠华居住的月牙塘小区附近,有一湾与翠湖差不多大小的湖水,2002年这里被建成现在的月牙塘公园。“这一湖水是改河唯一留下来的一道河湾,其它的河湾现在都已被填平、建起了楼房。”为了概括盘龙江几十年来的变迁,曹忠华引用了民间流传的一个说法:“六十年代淘米洗菜,八十年代只能洗洗马桶盖,九十年代鱼虾都绝代。”

  细数历代盘龙江治河史

  据曹忠华介绍,历史上从南诏国、大理国、元、明、清、民国到新中国都在盘龙江两岸开沙取石,上游森林砍伐十分严重,导致泥沙冲积,下雨天洪水泛滥成灾,晴天河水发臭。各个朝代对盘龙江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疏通整治,最早是南诏国,人力、财力付出最多,工程量最大。而效果最显著的是元、明、民国和新中国。元代赛典赤、张立道等主持的水利工程上段以栏蓄为主,下段开挖支流,平时用于灌溉饮用,雨季用于泄洪,效果明显;明代用石头在盘龙江上修筑了为数众多的闸、坝、堤,河两岸栽植垂柳,河水清澈见底;民国时期修建了谷昌坝和石砌坝;新中国成立后,于1958年在元代松华坝旧址新建大坝,拦蓄盘龙江水于东北面群山峡谷之中,故名松华坝水库。

  “仇书记亲自担任河长后,我发现今年盘龙江水比前几年清多了。今年旱季盘龙江水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断流晒河底,我发现里面有很多种鱼。5月份松华坝放了二十多天水,二十多天里出现了盘龙江治河治水的最好成果,如果一年365天都能像这二十多天一样,盘龙江的治理就可以说大功告成了。”曹忠华说。

  争当“市民河长”提三大建议

  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专业知识,曹忠华对治理盘龙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明代沐氏世袭云南府,在盘龙江两岸栽植垂柳,修砌坝、闸、堤,江水清澈见底,可坐在岸边数游鱼,古人做法可资借鉴;二、盘龙江与牛栏江的源头都在梁王山,山体由石灰岩、玄武岩组成,东麓之水流入牛栏江,西麓之水流入盘龙江,斗胆提议在梁王山中部打一引流洞,东水西调,将东部牛栏江的水引到西边盘龙江的源头牧羊河,一解盘龙江水源不足,二解牛栏江连年水患;三、建议在盘龙江上每隔500米打一道拦河坝,安装上董其宪先生发明的双心统一定铰自控翻板闸,天旱自动蓄水,暴雨自动泄洪,通过拦河坝,泥沙会自然沉淀,拦河坝是最好的天然污水处理厂。

  记者 王笠舟(昆明日报)<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