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8万元车补:公车特权的货币化赎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4日04:22  燕赵晚报

  陈一舟

  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区委书记、区长年车补7.6万元近期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近日记者在辽阳市了解到,作为辽阳市第一个进行车改的县区,弓长岭区委书记和区长从2008年4月开始,就已经开始享受一年8万的车补待遇了。(《新京报》7月23日)

  近些年,各地公车改革此起彼伏。通常的做法是,按照不同的级别“排排坐吃果果”,发放车补。正县级多少,副县级多少,正科级多少……等级分明一目了然。在这种改革制度设计下,出现8万元一年的车补,其实并不意外。

  车改的本意,首先是降低政府财政成本。但从少数人拥有专属公车的权力,到所有在编人员都享有规格高昂的车补,最高者竟然高达8万元一年,如此车改即便是真如当地官员所辩解的那样省钱了,也省得非常有限。实际上,领了8万元车补的书记区长,就不坐公车了吗?恐怕是车补照领,公车照坐,耗费的财力说不定比车改前还要高。

  在我看来,这堪称天价的8万元车补,就其本质而言是对公车特权的货币化赎买。跟级别挂钩的8万元车补,相对应的是跟级别相称的公车档次;而公共财政对于公车消费的支出,无非是由汽油费和管理费转变成向官员个人存折上拨款。由此一来,官员还是可以利用天价车补达到级别享受的结果,公共财政一分钱也不少花甚至更加浪费。这样的车改,说到底是将“车轮腐败”隐形化,以改革的名义,轻而易举就实现了对公车特权的货币化赎买。

  人们对货币化车改的制度思路表示质疑,这是因为,车改没有摆脱官本位意识,是按级别职务发放车补而不是按照公务量,且因为车补的发放运作一直处在幕后,缺乏有效的公共监督,导致了车补发放的无序乱象,因此才有了这8万元的车补。

  该怎么杜绝车补的“特权赎买化”现象呢?杭州车改有一点值得借鉴:没有采取货币化现金补贴的模式,而是将车贴全部打入IC卡中,卡内的车贴金额只能用于与公务交通有关的支出,如公交车、出租车、市级机关公务用车服务中心、加油站、车辆年检、车辆保险等,除此之外不能取现,也不能在商场、超市等地方消费。

  8万元车补警示我们,车补应该姓公而不姓私,只要管住了车补的公用而非化为私有,确保专款专用,公车特权转化为货币福利的漏洞就会被堵住。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