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在爸妈眼里,我为什么一无是处?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4日06:13  台海网

  

在爸妈眼里,我为什么一无是处?

  台海网7月2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魏 文/文 林靖怡/图)没有一位父母不是望子成龙或是望女成凤,而且,往往恨铁不成钢。于是,我们发现,面对孩子,不少父母习惯于“打压教育”,他们和孩子说话不讲究措辞和方式;于是,孩子总觉得,在父母眼里,自己一无是处。昨日,阿昆(化名)在给《学堂》的QQ留言里倾诉了自己的烦恼。当你不被父母欣赏,当父母对你不客观、不公正,是自暴自弃还是从“坏话”中听出好意、从批评中听出勉励?而作为父母,你又能否把对孩子的指责和批评转化为鼓励和赞扬?

  QQ留言 阿昆(厦门某中学高一学生)

  我快被妈妈折磨得神经质了

  

  我上高一了,下学期高二。现在我觉得自己越来越不自信,我很怕孤单,可是又不喜欢和别人交谈,所以觉得很寂寞,是不是我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了?

  

  在学校我不善于和同学交往,在家里我也很少和父母交流,因为,我担心被骂。平时,我只要一不小心说错话就会被骂,在父母眼里,我看不到应该有的尊重。我不敢去看别人的眼睛特别是长辈的眼睛,因为我总是担心自己说错或是做错什么。

  是妈妈让我找不到自信心的。我也想好好证明给她看:我是可以令她骄傲的孩子,我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可是,妈妈对我除了责骂还是责骂,不论我怎么努力,她也从来没有夸过我,她也从来不相信我,我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有没有意义。其实,我的成绩在班上数一数二,但是,妈妈总是说别人的孩子如何如何,还说如果在其它班级,我的成绩肯定不如其他人。

  我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自信心常常被她苛刻的话语打击得支离破碎。为什么她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却总是要求别人去做呢?我心灰意冷极了,她的话真的很伤人,听了令人崩溃。我一次又一次地告诉自己:要原谅妈妈,但有时却觉得心里的不甘一步步变成了一种可怕的“恨”。

  我不知道怎么去面对乖戾、暴躁、固执的妈妈,她从来没想过要改变自己,所以,我只好选择逃避。平时住校,虽然家里离学校并不远,可是周末我不想回家,宁愿呆在学校,但放暑假,我别无选择。

  我其实并不想打游戏,我想找自己喜欢的事情好好去做,但她只要看到我在电脑旁就大发雷霆,我都快被她折磨得神经质了!这个家让我压抑,让我受伤,让我愤怒。有时只要听到她的声音,我就感觉头快炸了!

  我害怕自己会选择比较极端的方式去面对某些事情;我更害怕自己的性格行为会受到妈妈的影响……

  我总觉得爸爸妈妈给我的爱不够,这不仅让我不自信,甚至影响到我和同学、老师及其他人的交往,我怎样才能摆脱这种令人窒息的感觉呢?

  名师点评

  信息传达错误导致爱恨错位

  林瑛(厦门湖滨中学心理教师)

  在网络上关于亲子关系的调查中,几乎没有父母说自己不爱自己的孩子,却有近八成的未成年人在对父母的表述中,用到了类似 “讨厌”、“烦”、“害怕”这样的负面语言,其中甚至有很大一部分用到了“恨”这个极端的字眼。

  他们说,在自己的父母身上感受不到“爱”。

  这不是很矛盾吗?父母都觉得自己是爱孩子的,而孩子却感受不到。“你怎么这么笨!”“这都做不好,你还会做什么!”“你看人家某某的孩子,学习多自觉,成绩多好!”“我小的时候比你强多了!”……

  上一页

  这就是我们那些深爱着自己孩子的家长们,最常对孩子说的话;也是我们的孩子们,最不愿从父母口中听到的话。父母觉得对孩子说这些话,是要督促他(她)进步,是爱孩子的表现;而孩子们却认为,这些话,说明自己在父母的眼中一无是处,说明父母不爱自己。

  信息传达的错误,爱恨的错位,是谁的错?该怪父母“口是心非”?还是怪孩子“不懂父母心”?似乎双方都有责任,那么,只好各打五十大板。

  建议孩子

  给耳朵戴上一个“校正器”

  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很多话,有好的也有坏的,它们构成了外界对我们的评价,但这个评价未必是公平、准确、完整的,即使是我们的父母,他们在说话的时候可能也不讲究措辞和方式,也会不准确不公平地评价我们。因此,这里我们给阿昆和所有有着同样经历的孩子们的建议是:

  1、给耳朵戴上一个“校正器”,听出父母真正的心意。

  把批评中的好意留下来,其他统统挡在耳外,学着用积极的心态来听消极的话。

  如果父母不爱你,那么,直接抛弃你无视你会是最容易的做法。她(他)不会费心费力地对你唠唠叨叨说你这个不对那个不好,也不会一天到晚罗罗嗦嗦提醒你该这样不该那样。爱你,才会严格地要求你;所以,面对你的时候总做不到客观,总带着情绪。

  相信父母的爱,然后,给自己的耳朵戴上一个 “校正器”,过滤掉那些错误信息,从 “坏话”中听出好意、从批评中听出勉励,那么你就能从父母的话里感受到期待,得到动力。

  2、学会主动出击,“爱”和“欣赏”不应该是单方面的。

  这是一个讲求公平的社会,如果你不付出,凭什么要求对方无私地给予?当我们在抱怨父母不曾给我们欣赏和鼓励的同时,是否应该回头想想,我们是否给过父母对等的东西?

  “妈妈,今天的菜烧得真好吃。”“爸爸,你说得真对。”“妈妈,你辛苦了。”“爸爸,谢谢你。”——— 今天,你说过了吗?请问问自己。

  与其选择逃避,与其自暴自弃,不如主动出击,把你对父母的爱和欣赏,主动地传达过去。欣慰和感动之余,他们,也会慢慢地学会你教给他们的正确的表达爱的方式。

  上一页

  提醒家长

  爱孩子要换一种方式表达

  

  给阿昆的妈妈和所有“口是心非”的家长们的建议:

  1、“爱”就是要说出来,但不要以“打击”的方式。

  这年代,不流行“含蓄”的爱了,对孩子的感情,请大胆地表达出来。不要去责怪孩子不懂父母的心,以他(她)的心智他(她)的情商,还不足以读懂你那弯弯绕绕的内心。

  被人肯定,是一个人成长的原动力,而总是以打压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以具有伤害性的评价来对待孩子,会抑制孩子的成长。否定的多了,会让孩子压抑困惑。

  试想一下,纵使是你自己,在单位里若一味受到上司指责,也不会有良好的工作状态。况且,孩子拿到了全班第一,你也只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就会让孩子觉得被忽略了,你的关心不够!

  成长中的孩子更多地需要来自老师、同学的鼓励与赞美,需要家人的认同与赏识,这样才会使孩子鼓足信心的风帆,不断进步。

  2、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用正面的语言去引导孩子。

  不要小看“暗示”的作用。去了解一下什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你就会明白。

  鄙视的眼神,讽刺的语言,负面的评价,都是负面的暗示,一旦孩子接受了你的负面暗示,就会变成你最不想他(她)成为的样子。而欣赏的眼神、鼓励的语言和正面的评价,则可以给孩子正面的暗示,让他(她)不知不觉地朝着你所期待的方向发展。

  上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