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水金凤、海菜花重回滇池湿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4日09:57  生活新报

  新闻速读 去年开始,滇池湖滨“四退三还”工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前推进,如今被称为“地球之肾”的片片湿地重新出现在滇池边,很多80年代滇池常见的水生生物也在湿地中重新“安家落户”。滇池湖滨生态状况有了逐步好转的迹象,湿地正悄悄地发挥着其特有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景观效益。

  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千万年来,让昆明人受益匪浅。但到了现代,尤其是1969年12月31日开始的“围湖造田”运动,以及后来城市发展而将滇池变成城市排污的“纳污池”,滇池得了重病,高原明珠失去了璀璨的光辉。滇池哺育的人们方开始痛定思痛,如今,以科学发展的观念来与滇池共处成为人们的共识。

  2008年,昆明市召开了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仇和对滇池治理提出要求:要“铁腕治污,科学治水,综合治理,让滇池流域人民永享水利之益、远离污染之害。”随后昆明市委、市政府按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大力推进滇池治理六大工程措施,滇池沿岸生态修复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随着滇池湖滨“四退三还”工作的逐步推进,要在滇池保护界桩后延100米的范围内进行“退塘、退田、退人、退房”,通过“还湖、还湿地、还林”,达到护水的目的。

  “铁腕治污,科学治水”让滇池湖滨生态状况有了逐步好转的迹象,湿地正悄悄地发挥着其特有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景观效益。

  滇池湿地的消亡与重生

  徐霞客在他的游记里这样描述滇池:“出省城,西行二里,下舟,两岸平畴夹水。十里田尽,萑(茭)苇满泽,舟行深绿间……草间舟道甚狭。”清朝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里也有这样的诗句:“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古人只字片语里的滇池岸边都是美丽多姿的湿地。而1969年12月31日,在“人定胜天”、“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口号下,滇池边上的湿地迎来了一场浩劫,解决人们温饱的“万亩良田”取代了大片的湿地。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滇池湿地的消失以及城市的发展,滇池的污染治理成为全国性难题。

  滇池治理一直是昆明市、云南省乃至全国水环境治理的重点,经过多年的探索,滇池治理的思路逐渐完善和明晰。《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2006—2010)中,滇池环湖生态和截污、治污系统共同构成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体系,滇池环湖生态建设被列为滇池保护和治理的“六大工程”之一。

  湿地是陆地和湖泊水体之间的生态交错带,同时也是控制污染入湖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对严重受损的湿地系统进行恢复与建设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尽管有一些专家并不完全认同湿地在治污方面的作用,但生态专家认为,滇池久治不愈,和它自身的生态系统脆弱不无关系,蓝藻的大量繁殖就是湖泊生态系统不健全的生物学反映。滇池湿地的恢复与建设是滇池治理与保护措施中必须的一个技术环节,也是流域污染控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污水处理厂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1]

  湿地恢复的不仅是风景

  滇池的经历证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

  当年的“围湖造田”运动让湿地变成了农田,防浪堤的建设让水体和陆地之间失去了必不可少的过渡带。而现在的滇池治理思路最终回归了科学发展为指导、贯彻“污染控制、生态修复、资源调配、监督管理”的综合防治方针。

  滇池环湖生态建设的范围为界桩后延100米以内的区域,约33.3平方公里。通过实施“退塘、退田、退人、退房”,实现“还湖、还湿地、还林”,达到“护水”的目的。规划建设湖滨生态总面积为5万亩,其中生态湿地3.1万亩,湖滨林带1.9万亩;计划搬迁人口约2.5万人,拆迁房屋约160万平方米。滇池环湖生态建设工程已经于去年全面启动,主要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等方式进行。根据市滇管局的数据,目前,已经完成退塘、退田3.1万亩,建设湖滨生态2.8万亩,其中湿地1.7万亩,生态林1.1万亩;实施退人1220人,退房54200平方米;完成投资3.6亿元。超额完成了《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提出的建设1.44万亩湖滨湿地的任务。

  在已开展的湿地恢复与建设工作中,作为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滇池沿湖县(区)政府始终坚持自然生态最大化、人工干预最小化、投入成本节省化、管理维护简约化的方针,在遵循自然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建设湿地,让其发挥最大的效益。例如西华街村如果建设污水处理厂,由于水量小且分散,成本较高,而结合高海路东侧退田还湿地时充分发挥湿地的去污功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一些湿地建设中发挥其经济效益,例如西华湿地里正在进行3倍体毛白杨的种植实验,这种经济树种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可以生长至2米多高。还有一些湿地,如五甲塘、宝象河入湖口湿地都突出了景观功能,为城市生活营造了一片和谐天地。此外,也有退人退田之后自然恢复的湿地。

  现在,环湖生态建设工程仅启动了一年出头,但局部区域已经自然生长了很多以前消失的物种,如80年代外海的优势物种菰尾藻,这种沉水植物可以为土著的鱼、虾提供栖息繁殖场所,同时又能增加水中溶解氧,提高水体透明度。另外水金凤、海菜花等这些美丽的水生植物也出现了。湿地恢复的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还有人们对滇池治理的信心。站在西华湿地的小桥上,市滇管局的工作人员说,“虽然湿地的生态效应短期内难以完全显现,但现在,人仅退了一步,各种植物、动物就都来湿地安家了,共同为滇池治理做着贡献,湿地长期的生态效益必将是巨大的。”

  滇池湿地大有可为

  据了解,今年下半年,昆明市仍将全力推进“退人”、“退房”和湖滨生态建设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撤村并点,加快村镇城市化、村民市民化,居民向小区集中的步伐,妥善解决农民的安置问题;同时,加强湿地管养维护,充分发挥湖滨生态湿地对水体的净化作用。2009年力争完成环湖生态建设5万亩的任务,实现“环湖生态两年闭合”的战略目标。

  随着湿地面积的增加,其管护将是今后一项重要工作,而目前滇池生态研究所正在研究怎样建设农民也能操作的湿地。经过研究发现,稻田如果不施肥、不打药,产量可以达到正常值的60%,但其生态作用却几乎和人工湿地相仿,如果能够将条件适宜的一部分湿地作为生态稻田,让农民管护,政府节省的部分开支用来补贴农民,这样的方式应该是农民乐于接受的,并且生产出来的大米是无公害的绿色产品。这样,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湿地将成为今后湿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现在的各项措施切中滇池治理与保护工作的核心,按这样的路子走下去,再有全市人民的共同参与,滇池变清的日子应该会比预期的来得更快。”滇管局工作人员充满信心地说。(记者 马雪荣报道)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