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聚焦“三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4日10:47  中国三峡工程报

  

聚焦“三峡”
李永安在媒体见面会上回答记者提问。 本报记者 孙荣刚 摄

  日前,中宣部、国资委组织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20余家中央重点新闻单位集中采访中国三峡总公司。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副总经理沙先华,长江电力总经理张诚等出席媒体见面会。李永安全面介绍了三峡工程建设成就与中国三峡总公司改革发展成果,并接受了记者的现场采访,回答了他们的提问。

  三峡工程综合效益全面发挥,“后三峡”时期令人关注

  中央电视台记者:三峡工程目前进入什么阶段?

  李永安:三峡工程的总工期是17年,到目前为止,三峡工程除了地下电站和升船机以外,按照原来初步设计的建设任务,都已经如期完成,三峡工程的后续任务现在正在有序展开。

  三峡工程后续任务首先是移民的安稳致富,这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的工作。其次还有地质灾害的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三峡工程后期的运行管理体制。这些问题在三峡全部投入运行之后,都需要认真地加以解决。

  中央电视台记者:今年是三峡工程的完建年。老百姓都很关心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请您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

  李永安:三峡工程是一个具有巨大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工程,它对于长江流域的防洪安全、航运的安全以及供水的安全十分重要,对国家的能源安全也有重大影响。在三峡工程投入运行以后,要做到统筹兼顾,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首先要保证工程防洪效益的发挥,保证长江通航的安全,在这个前提下,统筹安排好三峡各个方面的工作,使三峡枢纽发挥它最大的综合效益。

  中央电视台记者:三峡工程各个方面取得突出的成绩,创造多项世界第一,您认为成功经验在哪里?

  李永安:三峡工程能够取得这样成功的经验在于有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在于有三个重要的因素:一个是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第二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形成了强大的综合国力,第三是建立了一套既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又符合三峡工程特点的管理体制。这些保障了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取得成功。

  中央电视台记者:三峡工程建设管理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水平?

  李永安:质量是三峡工程的生命,从三峡工程开始建设,国务院的领导都给我们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所以从工程建设一开始,我们就高度重视工程质量,并在建设过程中提出了零质量事故、零安全事故的目标,之后又进一步升华,以零质量缺陷来保证零质量事故,以零违章作业来实现零安全事故。通过采取非常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确保了三峡工程质量是优良的,能够保证枢纽今后安全运行,不会给工程留下任何隐患。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三峡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后三峡”时期,库区的移民、环境等问题有哪些后续的规划和具体的方案?

  李永安: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同志来三峡考察时要求,“如期完成三峡工程初步设计各项任务,有序推进三峡工程后续工作”。三峡枢纽目前还有两项工程在建,分别是三峡地下电站和升船机项目。三峡工程后续的工作包括移民安稳致富、地质灾害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三峡工程后期运行管理体制四个方面任务。

  经济观察报记者:我想了解一下三峡库坝区目前的环境情况。

  李永安: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到现在,上游干流水质没有变化,以Ⅱ类、Ⅲ类为主。但一些支流出现水华现象,主要原因是支流上有污染源,在流速小、气温高的时候,部分支流出现水华现象。三峡库区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地质灾害很多的地区,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库区的地质灾害问题的解决起了很好作用。135米蓄水前国家投入了40亿元处理135米以下的地质灾害问题,以后又投入80亿元,总共投入120亿元处理库区的地质灾害问题。通过2008年试验性蓄水到172.8米检验,凡是经过地质灾害处理的地方,都没有出现滑坡、崩塌的情况。一些松散堆积体出现滑坡、崩塌,都比较小,没有出现人员伤亡。任何水库都会有这样一个过程,需要经过三、五年达到平衡。尽管如此,对于出现的问题,我们还是非常重视。三峡水库还需多年的考验,我们对地质灾害问题不能掉以轻心。国土资源部在库区建立了一个群测群防的预防网,随时有情况都可以进行预报,组织疏散,组织避让。在这些方面,我们会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联系。

  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生命力

  中央电视台记者:请介绍一下三峡工程管理体制。

  李永安:三峡工程管理体制最重要的是建立了项目法人负责制,与之配套的还有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以及合同管理制。这些制度从根本上建立了项目法人内部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这些确保了项目法人对项目的建设、运行、还贷以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都要负一个长期的责任。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内部约束的机制,使项目的工期、质量、概算都得到有效的控制。

  中央电视台记者:我们怎么利用科学发展观来进行创新管理的呢?

  李永安: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企业发展的很重要的思想,结合水电行业,我们在学习科学发展观中,提出了“四个一”的水电开发理念,就是在建好一座电站的同时,要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这个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水电开发理念,将指导我们的水电事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科技日报记者:今年是建国60周年,请从我国水坝建设的历史,谈谈我国水坝建设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中国三峡总公司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可供其他企业借鉴的经验。

  李永安:三峡工程的创新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是集成创新,第二个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峡工程混凝土连续浇筑就是集成创新的典型,三峡水轮发电机组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创新成果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得到肯定。通过三峡工程的建设,产生了一大批创新成果,使我国水利水电的技术水平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全国科技大会之后,我们特别重视产学研的结合,2008年我们和中科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涉及项目都非常具体。比如,我们与中科院建立一个水华方面的试验室,解决水华问题。另外,中华鲟研究所划入中国三峡总公司,通过试验研究解决中华鲟繁殖的问题。我们的科研目标就是要解决当前阻碍水电发展的一些难题。为加强和科研单位以及学校的联系,我们和武汉大学、四川大学、河海大学都建立了合作的关系。特别是与河海大学联合建立的国家水资源工程研发中心,主要是解决长江上游梯级电站建成之后,水资源的优化调度、综合利用问题。我们的科研就是要围绕影响水电行业发展的一些难题,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充分利用社会的科技力量,取得一些创新的成果。

  经济日报记者:中国三峡总公司是水电建设运营方式的一个创新产物,除技术创新外,中国三峡总公司还有哪些创新?三峡工程环保、地质灾害治理、水资源保护的投入,是以中国三峡总公司投入为主还是国家投入为主?

  李永安:除了技术创新之外,我们在管理方面也积极坚持创新。三峡工程的建设管理体制上就是一个创新,另外,在投融资改革上,在概算的管理上,我们都坚持了不断地创新。特别是我们在水电开发理念上提出了“四个一”,是对水电在新的形势之下,怎么持续发展,提出的解决之道。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生命力,应该坚持不断地改革创新。

  关于环保、地质灾害治理方面的投入,资金是多种渠道的。比如,水环境的治理,将近投了400亿,这主要是国家安排的。地质灾害治理的120多亿,是从三峡基金里安排的。

  新华社记者:中国三峡总公司在白鹤滩工程中准备安装全世界没有先例的百万千瓦级机组,将遵循一个怎样的技术路线?

  李永安:在金沙江水电开发中,我们坚持以工程作为载体,以我们国内的工厂为主,通过自主制造70万千瓦、80万千瓦机组,向自主制造百万千瓦机组推进。

  张诚:推动百万千瓦级机组,能够通过扩大单机容量,降低白鹤滩水电站装机数量,降低工程投资。同时,未来国内外都会有对百万千瓦级机组的需求,掌握百万千瓦级机组技术,也能提高国内企业走出去的自身能力。

  中国三峡总公司在战略转型中实现“四个转变”

  中央电视台记者:中国三峡总公司坚持与时俱进、注重创新的发展模式,从长江电力上市,金沙江水电开发,到打入国际水电市场。为什么从2004年就有了这样一个战略转型的想法?

  李永安: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看,它必须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机制。2003年首批机组发电以后,中国三峡总公司就以长江电力作为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平台,并从去年开始启动主营业务的整体上市,今年五月份经国务院同意,国资委已经批复了整体上市的方案。通过主营业务整体上市,能够使我们建立一个规范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同时我们也可以运用市场的机制,来加快中国三峡总公司今后的持续发展。

  中央电视台记者:中国三峡总公司今后还将怎样拓宽生产经营领域?

  李永安:三峡工程建完以后,中国三峡总公司怎么发展?我们从2004年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并且做出了我们的战略选择。我们给自己的战略定位是以大型水电开发与运营为主的清洁能源集团,我们在战略转型中正在实现四个转变,由从事单个项目建设向流域梯级滚动开发转变,由单一水电业务向以大型水电开发为主的综合性清洁能源集团转变,由单纯的生产经营向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相结合转变,由主要发展国内业务向国内业务和海外业务并举转变。我们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搞好战略转型,推动企业的科学发展。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国水投并入中国三峡总公司以后,发展很快。请介绍一下中国三峡总公司在发展新能源方面的整体规划和具体的时间表。

  李永安:2004年我们就在发展战略里提出了进军新能源的目标。中国三峡总公司是按照清洁能源集团来构建长期发展目标的。近期国家能源局做出调整,风电和太阳能将作为国家未来新能源发展的两个主要方向。2004年,我们开始进入风电领域,希望争取一些好的风电资源,掌握新的技术,培养一部分人才。有了这三个基础,我想我们对这个产业的发展是有一定把握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我们也是刚刚进入,这两个产业前景是很好的。我们是充满信心的。

  与国水投进行重组,是企业的自身发展需要。国水投的业务主要是两个方面,风电和国际水电。重组后可以增强中国三峡总公司在风电领域的优势,建立国际水电的窗口,对于中国三峡总公司加快风电和国际水电发展,能够起到推动作用。

  上海证券报记者:2009年中国三峡总公司发电量保持了2位数的增长率,中国三峡总公司是怎样做到这一成绩的?

  李永安:中国三峡总公司发电量的增长取决于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时的前瞻性。2006年我们和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签订了“十一五”期间的电力合同,建立了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使2006年至2010年的我们生产的电力得到消纳。这一决策,基于我们对市场的正确判断。另外,葛洲坝和三峡电站较低的上网电价是具有竞争性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新能源很多央企也在介入,中国三峡总公司如何实现比别人做得更好。另外,中国三峡总公司近期在三峡担保银行方面也有动作,是否意图涉足金融?

  李永安:我们对新能源的投入取决于国家相应的政策和自身事业的发展。所以我们目前在新能源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占有资源、掌握核心技术、培养人才。可以肯定的是,新能源是我们的一个发展方向。

  以我个人的看法,我们这样的企业,今后必须要走产融结合的道路。但金融产业也是有风险的,要注意规避风险,也要有这方面的人才和严格的制度。产融结合也是我们企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经济观察报记者:中国三峡总公司在海外的水电项目的投资方式是怎样的?

  李永安:目前中国三峡总公司旗下的中水电对外公司在2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机构,以前受到能力限制,主要以承包工程项目为主。重组以后,将逐步做一些总承包,比如马来西亚的沐若项目,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由我们总承包。我们对外工程也有一个逐步转型的过程。

  中国日报记者:我们非常关心中国三峡总公司海外水电项目的情况,请具体谈一下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水电项目之后,今后还会进行哪些海外水电项目的建设?在海外水电项目招投标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中国三峡总公司的决策?

  李永安:海外水电项目是实施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部分,也可以说是中国三峡总公司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的一种资源。就国内的水电开发来看,难度是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在国外必须还有一部分水电资源,作为我们未来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源,是符合国家“走出去”的战略的。

  根据中水电对外公司和中国三峡总公司的情况,我们的海外水电项目主要还是在东南亚和非洲。除了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的水电项目,最近中国三峡总公司又明确了缅甸的萨尔温江水电项目,这个工程也由中国三峡总公司牵头,并与南方电网、中国水利投资集团联合开发。

  对外承担水电工程要考虑的因素是比较多的。首先是水资源具不具备开发的条件。另外,要考虑当地电力市场的条件。同时要考虑一些政治、外交因素。应该说国际水电承包施工的风险是很大的,对决策一个项目,或者合作方式,都应该采取慎重的态度。

  中国证券报记者:中国三峡总公司在金沙江下游还有装机4000万千瓦左右的4座电站在建,以及新能源的投资,中国三峡总公司如何保障这些资金投入,将从哪些渠道筹措资金?

  李永安:金沙江4个电站按照现在的情况可能需要4000亿的资金,但是这些资金不是一次投入的。目前向家坝和溪洛渡电站已经开工,2012年即产生收益,这两个电站可以利用三峡电站的收益来建设。同时,公司上市以后,可以从市场上融资。到乌东德、白鹤滩电站建设时,向家坝、溪洛渡、三峡、葛洲坝电站的收益和公司其他收益都可以支持电站建设。

  我们非常重视企业的风险防范,每年都对企业的财务投资做一次风险分析和判断,这样使我们企业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