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看病难,比想象还要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4日15:30  新民晚报

  北京市卫生局日前组织北京积水潭医院、朝阳医院等19家三级医院的院长分别到其他医院“当一天患者”,亲身感受普通患者就诊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看病7小时,问诊20分钟

  记者:您作为“患者”到医院,是否感觉到“看病难”?看病花了多长时间?

  田伟(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我去的是北京儿童医院,早晨一进挂号大厅就吓了一跳,真是人山人海。但儿童医院整个挂号大厅面积非常大,很多队同时挂号,到了上午9点多都能挂上号。

  儿童医院“看病难”主要体现在输液区,虽然输液区很大,但是需要输液的小孩太多了,排队等输液大概等了两三个小时。

  许绍发(北京胸科医院院长):我到同仁医院时也就8点多钟,但是为了停车就绕了将近一个多小时,到最后也没挂上号。临近中午时,我碰到一个挂上号的熟人有急事要离开,才拿到他的号。

  在眼科诊室,我等了大概40多分钟,实际看病大概用了10分钟,离开同仁医院已经将近1点。

  杨甫德(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我体验的是一家三级精神专科医院。清晨6时赶到医院,在队伍中站了一个多小时后,医院才开始挂号。当我好不容易排到窗口,才得知想挂的专家号已经没了,改挂另一位医生的号,又等了三个多小时。看完病离开诊室时,已经是中午12时45分了。

  我粗略计算了一下,这次看病共花去将近7个小时,其中医生问诊时间只有20分钟,95%的时间都在排队等候。我当了30多年医生,没有像这一天切实感受到看病这么难。

  记者:在模拟患者之前,作为医院院长,您难道没有体会过患者看病的难处吗?

  许绍发:我当了30多年医生,没有像这一天切实感受到看病这么难。我以前自认为很了解患者的难处,但体验过后觉得比以前想象的还要难。因为过去我看到的只是病人在医院大厅里面,没有看到病人在入院以前多么难受,没有看到病人找停车位的时候多难受,也没有看到像同仁医院这么大的医院,门诊挂号的病人有多难。这些是我去以前和去以后的区别。

  田伟:当了一天“患者”,我才真正体会到患者看病有多难!看一次病至少要排4次队,挂号、拿药、检查得交3次费,前后没两三个小时还真下不来,可真正看病的时间只有十来分钟。

  主要是到大医院看病难

  记者:您体验了以后,觉得看病难的症结在何处?

  田伟:看病难,其实是到大医院看病难。病人只信任大医院,这样病人会越来越集中到大医院。结果,病人把看病的时间都用在了等待上,而医务人员也累,都是超负荷运转,服务质量很难有明显提高。一边是优质的医疗资源过度使用,一边是中小医院长期闲置,这样过度失衡,看病难的问题永远无法解决。

  许绍发:看病难,不是从看病开始的,而是从进入医院就开始的。不可否认,有些医疗机构的设计早已不符合目前就诊的需要,在硬件上很难进行调整改变,但在软件上仍然有改进的空间。在信息管理上,特别是付费系统上,无法兼容公费、医保、自费、新农合等各种形式,没有统一的收费软件,也从侧面加重看病难题。

  杨甫德:有个院长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体验,整个社区服务中心只有他一个患者,所有的检查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全部完成。许多患者去大医院,其实只是小感冒、扁桃体炎等,但他们不相信社区的医生,都想让大医院的专家确诊。

  期盼体验带来新思路

  记者:这次体验让您找到解决看病难的办法了么?

  田伟:解决看病难的问题,需要把病人调整到合理有序的医疗网络中,这和我国医改方向是一致的。

  另外,要想看病等候时间短,预约挂号是个好方法。对医院来说,预约挂号的问题是有的病人不守信用。积水潭医院的特需门诊实行预约挂号,预约的病人有一半不来。

  许绍发:从就医的环境来说,需要打击号贩子,需要合理规划医院周围的交通,也需要媒体的正确引导。有一点要特别强调的是,医生和病人面对的共同敌人是疾病,医患双方不要坐在对立面上,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这样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看病难的问题才能得到缓解。

  杨甫德: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要建立梯度就诊模式,要确定哪些病、哪些服务是由二甲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来承担,哪些是由三甲医院来完成。

  实行梯度就诊模式,同时需要推广“同病同城同价同治疗”,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形成诊疗指南。在任何一级医院治疗,相同的病,相同的诊疗方法,没有差别,让百姓慢慢地去接受,习惯去社区医院就医。当然,大医院还要对社区医生进行帮扶,提高他们的水平。

  人民日报(王君平)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