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访中南医院医师赵际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4日22:33  荆楚网

  湖北日报记者苏金远

  7月24日下午,记者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康复科医师赵际松谈起了医者如何注重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话题。

  7月初,记者因病被中南医院康复科病房收住治疗,由赵际松医师负责诊治。20多天来,赵际松除了每天例行查房询问病情以外,一有空就来到包括记者在内的病人的病床前,结合病人的具体病情,谈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分析疾病的预后情况,鼓励病人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疾病、战胜疾病,同时还教给病人平时进行康复锻炼的方式方法等等。他还根据不同病人的年龄、职业、阅历、学识、精神状态、家庭情况等等,寻找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和病人谈天说地,使病人在愉快的气氛中放下了对疾病的思想包袱。他对患者推心置腹的人文关怀,让病人感到贴心,进而建立起了医患互信关系,使病人对康复的信心大增。

  记者在康复科看到,这里的医生、技师和护士,都像赵际松一样,既注重对患者进行医学技术治疗,又注重给患者以人文关怀,给病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年过花甲的老专家杨万同,博士生导师廖维靖,科主任田峻,医师何世铭、王丹、王珊,技师徐向东、梅钰、李亮、皮丽娥、张英、雷涛、邹凡、管畅,护士长叶春玲和护士彭博、王琳、周晶、郎燕、胡蝶、刘婕、刘珍丽,还有实习生鲍丹艳、路鹏程、王亚雪、向丽、刘杰、董正义、孙科等,都是对病人说话和颜悦色,友善热情,医护耐心细致,精益求精。他们视病人如亲人,和病人交朋友,使记者和其他许多病人一样,在这里感受到了医者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因而能够以较好的精神状态去战胜疾病。

  医者实施人文关怀,对于患者战胜疾病具有何等重要意义?医疗机构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的关系?如何让医者增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意识?医者怎样才能够对患者实施有效的人文关怀?带著这些问题,24日下午,记者和赵际松聊开了。

   记者:医者实施人文关怀,对患者战胜疾病有何等重要意义?

   赵际松:得到人文关怀,是所有人的正常需求,更是处于病痛折磨之中的患者的渴望。人们患病时都希望得到医生的关心,哪怕仅仅是一个微笑,而不少医生却往往让病人感到冷漠。相信不少人有这样的遭遇和体验:在大医院急诊科看病,自己非常痛苦,希望能有医护人员守护在身边,随时应急解难,但医生只是简单的看看、问问就走了,急诊病人出现急难情况,却找不到医护人员来及时处理。有些病人手术后伤口疼痛难忍,希望医生来打止痛针,而医生为了病人的伤口能够正常愈合,按医疗常规不予用止疼药,但又不向病人讲明原因,只是让病人忍着,或者干脆不予答理。这种情况,会使病人感到自己不被重视,不被关心,难免对医生乃至医院产生怨气和不信任感,因而烦躁不安,情绪低落。出现这种情况,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极为不利,这是病人缺乏医者人文关怀的常见不良后果。

  诚然,医学技术手段对病人的康复非常重要,但是,要使患者顺利康复,仅有医学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患者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配合医生治疗,以正确的观念和健康的心态去战胜疾病,这就需要医者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提倡医学的人文关怀,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主旋律。“人文关怀”是一个哲学伦理学概念,它的终极目标是对人的精神情感的关照。人文关怀不具有技术关怀的“短、平、快”的实用功效,却具有更根本的“铸灵性”功用。在医护工作中,人文关怀体现为人文医护,这是医护工作的核心概念和中心任务。人文医护要求医生护士将所获得的知识消化后,能够自觉地给予病人情感的付出,其实质内涵是:医护工作以人为本,关心病人,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为他们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这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体现。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通过医者的人文关怀,使患者精神上能够自我调节,心理上保持健康状态,对于康复,作用极大。对于一些慢性病、高位截瘫,或对自身疾病比较恐慌的患者,医生的人文关怀尤为重要。久卧病床的患者以及灾害带来心灵与肢体残疾的患者,如果广大医务工作者与之有一个心与心的交流,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传达到患者心里去,让患者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的疾病,树立康复的信心,这对患者战胜疾病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记者:医疗机构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的关系?

   赵际松:医疗机构必须确立“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并重”的理念,建立和逐步完善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多年来,我国医疗卫生界的普遍现象是重医疗技术,轻人文关怀。

  现代医学模式缺少人文精神的原因,在于近代医学模式的影响。近、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导致医生关注病人的躯体而忽视病人的情感,因为医生们相信如果躯体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迅速更新的诊疗技术,导致医生花费更多时间埋头于实验室,而不是在病人床边聆听病人的陈述或与病人交谈。医院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很少关注病人的感受和情感,甚至患者的“知情同意书”也仅仅只是为了给医生提供程序上的保护,变成了单方面约束患者的“不平等条约”,由此导致了医患关系紧张,纷争增多,医患互信缺乏,其核心问题就是医学中的人文精神淡薄。因此,倡导医疗中的人文关怀,不只是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技巧的工作层面问题,而应该提升到以病人为中心、尊重病人、关爱病人的人文精神高度。

  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数十年来“重医学技术、轻人文关怀”的不合理现象,需要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环境。医院必须确立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并重的理念,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内部管理模式、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真正体现“病人至上”原则,使医院及其医疗从业人员能够真正以病人康复为医疗工作的终极目标,而不是以医院创收为目标。医护人员卸掉“创收任务”的重压,才能够具备实施“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并重”的必要基础和有利条件。

   记者:如何让医者增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意识?

   赵际松:给患者以人文关怀,最终要由每一个医护人员来实施。因此,要改变重医疗技术、轻人文关怀的状况,需要医护人员更新观念。医者仁慈心,绝大多数医生都希望自己接诊的病人能够尽快康复,并通过热情问诊、精心处方、细致叮嘱等诸多方式体现出来。这种仁慈之心,是许多患者深有感受的。

  准确的诊断和对症治疗,是一个医生对患者的最基本保障,除此外,一个好的医生还应该把情感的东西、人性的关怀与患者联系起来。但是,很多医生对患者的关爱,仅仅只是体现在医学技术层面。某些医生只注重医学技术,不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不懂得从心理和情感上与患者交流,难以建立医患互信;缺乏对患者的积极心理引导,因而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医者必须既注重医学技术,对患者实施准确诊断和对症治疗,又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特别是应该注重心理疗法,帮助病人振奋精神,战胜疾病。因此,医者必须强化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意识,和患者交朋友。临床中我发现,一个深受广大患者喜爱的好大夫,必须既有过硬的医疗技术,又有与患者的情感沟通,用“和谐、理解、沟通、包容”之心对待自己的患者,才能够真正做到医患合作、患者满意,有利于康复。

  强化人文关怀意识,还需要“从娃娃抓起”,从跨入医学院大门的“未来医生”抓起。湖北中医学院实习生鲍丹燕,在给病人治疗中热情耐心,细致周到,深受病人欢迎。一位得到鲍丹燕精心照料的久卧病床女患者,听说小鲍要被轮换到别的科室去实习,当即找到主管医生,要求把鲍丹燕留在康复科病房,继续照料她。这种和谐的医患关系,体现了医者注重对患者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同时昭示了“从娃娃抓起”的必要性。学校要调整教学内容,加重对患者人文关怀的教学份量;要改变学生“重技术、轻精神”的思想,强化“人文关怀”观念,使他们在“入行伊始”就牢固树立“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并重”观念。在以后的行医实践中能够成为既是技术高超的医学家,又是知识渊博的心理学家,成为患者信赖的良师益友。

  记者:医者怎样才能够对患者实施有效的人文关怀?

   赵际松: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人文关怀,医者必须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渊博的人文知识。

  患者来自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社会阅历也不同。这就需要医者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储备,与不同阅历的患者实现“无缝对接”,和任何患者都能够交心谈心,以心换心,建立医患互信关系,与患者互为良师益友。

  医者首先必须拥有丰富的临床知识。医患之间需要共享症状的意义、行为和病原学的理解,在病人与医生之间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尤为重要。对于医生来说,我们面临的挑战,不仅是如何重建医患之间信任、掌握与病人沟通技巧的问题,而且还需要医生能够理解与之相对应的病人的文化与语言,后者却在医疗活动中被忽视。把人文知识整合入医学之中,提高医生与病人的交流能力,更深入地洞察病人的叙述,寻找更多样的促进健康和减少疾病与残疾影响的方法,特别是对于慢性病,截瘫,久卧床的病人,尤为重要。生物医学只提供了部分的解决方法,若将治疗与个体病人经历的评价相结合,医学就可以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医生除了需要掌握医学知识外,还需要掌握更多的人文知识,因为医生接触的患者来自不同的文化层次,他们的人文知识丰富,医生如果缺乏人文知识,患者对你的信任程度就将减少,临床预后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医生要学会对患者的沟通技巧,例如:社会、政治、宗教、文化和历史因素如何影响人们的健康等等。要与来自不同层面的患者交朋友,作为一个好的医生,必须要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深知患者的心理;通过和患者的短暂交谈,就可以很明确的了解患者心理,是一个受欢迎的好医生必备的本领。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