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乘势而上保增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5日05:35  浙江日报

  我省上半年的经济数据,让人平添了迎难而上保增长的信心——二季度以来多个指标的变化,说明浙江经济正在进入企稳回升的通道。

  人们在思考:这样的态势能持续多久?这样的问题或许找不到答案。因为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各种动力或阻力的强弱对比,都将影响浙江经济的发展轨迹。

  更为复杂的情形摆在眼前。一方面,我省出口恢复性增长仍然受制于需求萎缩的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导致的产能过剩影响了企业生产,投资增长仍面临资金等各种要素瓶颈的制约;另一方面,国家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和我省“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浙江经济企稳回升的有利因素逐渐增多。只有把握有利发展趋势,在转型升级中努力突破发展瓶颈,浙江经济才能重振雄风,实现持续回升,完成全年经济目标。

  现在正是乘势而上的关键时期。

  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

  市场,几乎是企业生存的全部意义所在。

  如果大单变小单、长单变短单,甚至变没了,怎么办?还得琢磨市场,闯进去,争取新的发展空间。

  富阳祥瑞水上运动器材厂今年的国外订单多得排不过来,因为这个厂从去年起从国内市场转向国外市场,国外订单迅速蹿升至销量一半;慈溪的家电企业今年则开始控股商贸企业,抱团争抢内贸蛋糕,内销呈现增长态势……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办法,企业就能夺回市场,甚至扩大市场。

  新市场在哪里?在企业未曾占领的新地区,没有开发的新客户群,甚至因为条件所限还不敢想的那些地方。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就是要让他们迅速到达目标市场,拿下订单;就是要通过多种渠道,在国内外构建四通八达的营销网络。

  为了让更多浙企与客户对接,可以组织企业到境内外参展,也可以请各种采购团上门来采购,稳定和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比如,我省利用500万浙商资源启动“浙江产品全国行”,在全国重点城市建立浙江产品展销中心,大力实施“浙江名品进名店”;又比如,把联合国采购团介绍到浙江,让更多浙货打进联合国,打开更大市场。

  对上规模、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扶持他们走得更远。“走出去”兼并国外厂商、直接办厂、设立境外营销网点,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推动我省产品出口与对外产业转移联动。浙江泰普森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在危机中产销两旺,原因就在于调整策略,到国外去建立自有品牌和销售网络,让自己的货直接送到销售终端,并收购欧洲企业,拓展更大市场。

  建好营销网络,需要资金投入、信息灵通,还需要更为便利的服务,尤其在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促进贸易和对外投资的便利化,支持自主品牌出口企业到境外注册商标、申请专利、收购品牌等,将有助于更多浙企的产品走进大市场。(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引导更多的社会投资

  浙江经济的增长后劲如何,与近期的投资表现密切相关。上半年浙江经济走出低谷、企稳回升,正是得益于全社会投资创下近5年来最高水平的不俗表现。

  自2005年以来,浙江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连续4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投资如果继续低迷,浙江经济恐怕难以保持增长之势。扭转这种态势,必须在优化结构的前提下,继续推动投资较快增长,以此扩大内需、创造就业岗位、刺激经济增长,有效抵御外部冲击。总体而言,既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又要出台措施,积极引进外资、引导民间资金,形成多轮驱动的良好态势。

  实现投资较快增长,抓好项目是关键。要力争早上、快上、多上好的投资项目,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今年要力争超额完成“三个千亿”工程投资1510亿元、重点建设投资1050亿元的目标。

  在我省,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早已形成,民间投资尤其活跃。但今年以来,我省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制造业投资增长缓慢,明显低于全国私营企业的投资增速,已成为影响浙江经济持续回升的不利因素。重新唤回民营企业的投资信心,必须让他们看到值得投资的“真金白银”。

  当前,只有最大限度拓宽民间投资渠道、降低产业门槛,加大与央企和跨国公司的对接力度,促进我省企业与省外境外强企合作,才能进一步扩大全社会投资。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继续带动农村住房改造等新农村投资热点,才会使企业尽快启动在我省的投资。

  要让企业投资真正落到实处,尽快形成有效投资需求,各地各部门必须多管齐下,加强项目要素保障。现有条件下,要积极组织实施“百万造地保障工程”,努力挖掘土地供应潜力;积极筹措资金,加强银企合作,探索新的融资方式。

  德清面向西部大型国企招商,6月份拿下10亿元投资大单;温岭等地改善服务、出台政策,吸引在外创业的企业回乡投资。二季度对我省工业企业的调查显示,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部分企业投资意向有所增强。抓住机会,创造条件,完全可以带动企业加大投资,推进我省投资进一步增长。

  出台更多的改革举措

  对浙江经济而言,保增长之时,也是促调整之际。实现持续回升的浙江经济,也应是脱胎换骨的浙江经济。

  几近无利可图的萧山化纤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赢得了超额利润;杭产汽轮机装进了美国发电站,实现了我国汽轮机对欧美高端市场出口的“零纪录”……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在危机中已显得更为迫切。我省的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装备制造等11个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实施方案,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中;全省的21个块状经济成为示范区,抓紧开展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的试点工作;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3G通信、海洋经济新兴产业,不仅能扩大“浙江制造”的规模,还将使“浙江制造”站上更有利的产业制高点。

  转型升级,不仅仅是浙江工业的任务,一产、三产也要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传统农业要转向现代农业,传统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方式都面临变革,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专项、种子种苗工程以及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等,会让这一变革加速。服务业也要有新起点、新发展。鼓励发展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已在各地初见成效,上半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继续大力提升服务业,将有助于巩固浙江经济的企稳回升之势。

  在保增长中实现调结构,需要创新发展模式,需要深化改革举措。近年来,宁波鄞州区“传统产业高新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和大力度的财政科技经费投入,使该区在危机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增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培育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是各地实现持续增长必须迈过去的“关”。

  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各部门一定能力保经济持续回升的势头,全力以赴地做好今年经济工作。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