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香港书展:让深圳人立体阅读香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5日06:20  南方都市报

  第20届香港书展于7月22日在位于香港湾仔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开幕,书展将持续至本月28日。香港书展历经20年,已成为亚洲地区最具规模的书展与阅读交流平台。书展本身亦成为一本立体的书,值得去翻阅与解读。对于城市香港,它不仅是一个图书的大卖场,不仅是市民一年一度的文化活动狂欢、一个读书交流的信息转换站,而且成为具有深远影响力与很宽辐射面的城市文化品牌,是一项香港人累积起来的无形文化资产与某种意义上的精神密码。对于大喊着深港同城化的深圳人,香港书展亦不失为一场可观可瞻、可触可摸、可叹可赞的文化秀场,而是真实可以去观赏、学习与借鉴的“香港经验”。书展有新事,与深圳的“读书月”比较,它贵在市民自发的热情已成为一种自觉。

  书展本身成为一本立体的书

  逛书展其实有如潜水或航海。你会发现身边涌动的鱼群都在觅食,美丽的珊瑚随处可见,如果你有足够的动力,不怕脚软手累,尽可以在这书的海洋里与人的潮涌中,泡上一整天。

  置身于书展现场,你真的会发现你的各种感官都不够用。前往书展的以年轻人与学生为主流,青春的面孔,都洋溢出对知识的好奇,他们留恋在各种漫画书籍与青春读物的书摊前。更有追星者对明星的签售活动趋之若鹜。众多明星也将书展现场作为展示个人魅力的一方舞台。更有口靓模在现场推售自己的写真集。在这里,你会感觉知识与时尚似乎是很融合的。尽管口靓模推售写真集成为本届书展一个较具争议的话题。主展场也以生活类的书籍最抢眼,它们的宣传招贴占住了展馆的主要视域。你会看到香港所有的品牌书店都有自己的展示区域与主推书籍,三联书店、中华书局、商务书馆、天地图书、联合出版、榆林书店等等。从现场年轻人对书籍的翻阅率,似乎也可以看出香港人主要的阅读习惯。这或许正如本届书展大使马家辉所说,香港人阅读更喜欢生活的美学、吃喝玩乐等书。

  在书展现场,还特设有儿童馆与亲子互动区域。在儿童馆,小朋友可以玩很多有趣的电子读物与有声读物,它的展示方式也很多样。这种人性化的设置,是深圳读书月主流活动所缺乏的。对于欲从更多层面了解香港的深圳读者,各展台的众多港版书是一个很好的窗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展示区域提供的一些推荐书目,比如“2008香港十大好书”、“新一代年轻作家首部著作书展:8位文坛新星写我城”及名家推荐系列与“领袖的书柜”等。台湾馆的台版书籍对于前往的深圳读者应该也是一大看点。当然,书展的第一大功能无疑是售书。如果你觉得港台版的书实在太贵,其实不买书也有其它看点。

  比如今年书展首度特设的“文艺廊”,就有著名作家张爱玲、梁羽生,国学大师饶宗颐,珠宝设计大师陈世英,粤剧名伶任剑辉,漫画家丰子恺等多位文艺名家的珍贵藏品的展示。在主展馆外还有创意空间的展示,一本书的立体呈现。更有众多讲座活动,作为书展的精神支撑,为观众提供聆听与交流的机会。比如由《亚洲周刊》和香港贸发局合办的“名作家演讲系列”,今年请来了张贤亮、麦家、也斯、朱天心等18位华语作家。由台湾大块文化出版社举办的“经典3 .0”活动第一站在本届香港书展上首发,邀请林毓生、李欧梵、汉宝德、陈平原等6名学者分享他们阅读经典的经验。本届书展还第一次设了版权交易馆,不过在开展当天,该馆较为冷清。

  台湾作家朱天文说:“香港比大陆了解世界,也比世界了解中国。”或许从一个深圳人的视角看香港,香港书展无疑是立体地阅读香港的绝佳机会。它可以打开视野,成为架接深圳与世界的另一桥梁。

  书展并合多元创意与城市营销

  《亚洲周刊》总编辑邱立本说,他从香港书展20年来推动的读书热潮,读出了这城市的多元化身世,也读出了两岸翻天覆地的变化。有趣的是,香港书展的举办方香港贸易发展局总裁林天福在接受《亚洲周刊》记者采访时,把做书展比作做生意。他说:“举办书展就必须了解文化产业的特色,要推广文化,与卖皮鞋、卖珠宝还是有一些共同的元素的。”

  他认为,以后的书展可以从四个层面来发展。一是经济层面,推动出版,通过书展引起读者对书刊的兴趣;二是教育层面,要让孩子从小培养阅读的习惯,这几年书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入场;再就是文化与旅游层面,突出香港在出版和文化方面的优势,即开放的香港是包容而多元的,能够吸纳、融合外面的各种文化,不论是内地、台湾、东南亚,只要是好作者、好作品,都受欢迎。他把自己比作一个香港的推销员,在推销香港时,重点是让人对香港有摸得着的实际感觉。书展就是好“产品”,既能接触到香港的本土文化,又能透过香港接触到香港以外其它地区的文化。

  林天福把书展当作香港城市营销的一个项目来做,其中多元与创意可谓其核心内容。本届“香港书展大使”之一梁文道说:“香港的出版业是一个谜,弹丸之地容纳了这么多的出版社和书店。更让人欣喜的是,这里言论自由,汇聚中国以及海外的出版力量。简体字、繁体字、英文、法文、日文应有尽有,因此也造就了香港书展多元化的特点和魅力。”另一位“香港书展大使”马家辉则指出:“综观书展,台北、北京分别以深度和广度见称。而香港书展,则堪称密度之冠。这个密度,指的不仅是每年数十万的入场人次,还有展览里的浩卷繁帙,以及各式文化活动所带来的多元观点。”

  香港书展的最突出特征或许正如青年作家张悦然所说是“包容与分享”,她说:“或许再不可能找到另外一个书展,可以将最好的汉语作家、红透大陆的国学明星、台湾的历史教授聚在一起,各享自己的天地,丝毫没有偏颇怠慢之处。这是一个没有边界的岛屿,像摊平的手掌,它要说的是,包容与分享。”这种特征应该也是深圳所拥有的,但深圳明显做得还不够,香港书展可谓最近距地给深圳提供了一个学习参照。

  ■活动链接

  经典3.0———跨两岸三地演讲会

  7月25日

  时间:上午10:00-12:00

  讲题:灵魂史诗的永恒魅力———《失乐园》

  讲者:张隆溪教授

  时间:下午13:30-15:30

  讲题:何为“大学”———《蔡子民先生言行录》

  讲者:陈平原教授

  时间:下午16:00-18:00

  讲题:清风明月的物质文化———《陆羽茶经》

  讲者:郑培凯教授

  7月26日

  时间:上午10:00-12:00

  讲题:明清之后的知性美学———《闲情偶寄》:知识分子的创意美学

  讲者:汉宝德教授

  时间:下午13:30-15:30

  讲题:如梦似幻,美之极致———《聊斋志异》

  讲者:郝誉翔教授

  时间:下午16:00-18:00

  讲题:帝国末日的文化山水画———《老残游记》

  讲者:李欧梵教授

  地点:以上讲座均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会议室S224-225进行

  艺文记者谢湘南摄影报道

  ■好书推荐

  本报记者推荐《香港弹起》

  作者:刘斯杰

  出版:香港三联书店

  特价:239 .2港元(原价299港元)

  这本书首先是对你的视觉刺激与想象挑逗。它立体,打开它,有看3D电影般的玄幻。作者以自己家庭的搬迁历程为主干,制作了六款极具香港特色的纸雕,包括港式唐楼、木屋、安置区、九龙城寨、公共屋村和商住洋楼。这六幅“大图画”都选取了独特的角度、视点,立体地呈现了建筑物的结构、外貌、内观及其他细节。每章节更加插了两本小书,描述真实的故事片以添补细节。“这些建筑不止是一个居住环境或空间,它盛载了时间、历史、人情,也是不少香港人的集体回忆。我希望能为这些正在消逝或已经消逝的香港住屋建筑及故事,作一个纪录。”该书作者刘斯杰说。

  书展大使马家辉推荐《香港有文化》

  作者:陈云

  出版: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

  定价:128港元(书展现场有8折优惠)

  “文化研究”近年在香港非常热门,学位课程供不应求,年轻人常把相关术语挂在嘴边,左一句“文化视野”,右一句“文化政策”,再来一句“文化愿景”,以致“文化批判”、“文化游击”、“文化策略”等词汇渐变普及。

  关注“文化研究”的学者和学生都面对一个大难题:严重欠缺本土教科书、参考书和文化献材料,故往往只能把西方文化的具体历史和理论模型朝香港头上滥套。陈云博士所撰《香港有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足可填补这片空白。

  香港作家潘金英推荐《目送》

  作者:龙应台

  出版:天地图书

  定价:90港元(书展现场有8折优惠)

  我读过她的《孩子你慢慢来》和《亲爱的安德烈》两本坦率而深情的至诚佳作,再细读这本对人生沉思细省、悲欢互渗的力作,很同意有人誉之为华文亲情散文的巅峰佳构。

  《目送》可以说是本世纪的《背影》,内收的68篇散文,题材广泛而集中,从子女到成家,又从为人父母到老去,期间所体现的是最朴素淳厚也最真挚刻骨的亲情,不伪不饰,清澈澄明,如眼眸流转的泪光。

  ■数字书展

  本届书展一共安排1 3 0场签名会、2 0 0多场文化活动。

  香港书展是暑期的文化盛事,去年吸引8 3万读者入场参观,当中有不少是来自台湾的书迷。今年书展台湾馆规模突破历年纪录,参展机构超过3 0家。

  据香港贸发局介绍,今届书展的参展商超过5 0 0家,分别来自2 0个国家及地区,其中“中国内地出版”展区的书刊超过1 3 0 0 0种,为历届之冠。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