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弘扬民族文化 促进民族团结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6日07:30  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童曙泉

  首都北京,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人在这里工作、学习和生活:全市目前有少数民族人口约为58.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3%;此外还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14万人。常住人口中,满、回、蒙古、朝鲜、土家、壮、苗、维吾尔、藏、彝、侗、白、锡伯、瑶、布依等15个民族人口均已超过千人。

  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北京具有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征,许多文化传统是各民族文化交融的体现。多年来,本市始终致力于保护和弘扬多民族文化,为保护、建设、展示少数民族文化,“十一五”期间每年都投入专项资金1400万元。保护弘扬民族文化,有效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团结融洽。

  ■四大措施保护民族文化

  近年来,本市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曲剧目、少数民族旅游、少数民族建筑文物等四方面对多民族文化进行了系统保护。民族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得到很好地保存。

  据介绍,市文化局近年来公布了两批10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部分项目是多民族文化遗产。如京西太平鼓、天桥中幡、抖空竹、蹴球、二奎摔跤等项目,都具有多民族文化特色和内涵。景泰蓝制作技艺、“月盛斋”的酱烧牛羊肉制作技艺等老字号民族企业的传统技艺文化共九项,还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结合时代特色,挖掘创编了一批反映时代精神、充满民族民间特色的少数民族曲剧目。其中,电视剧《东归英雄》,展现了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落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京剧《新文姬归汉》、昆曲《宦门子弟错立身》等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题材曲剧讴歌了民族团结。

  本市还正式推出了八种乡村旅游新态产品,其中“民族风苑”以民族建筑、服饰、风俗、生活形式和宗教信仰与生产方式等为依托,能集中展示民族风情,挖掘了少数民族旅游资源潜力。

  “硬件”上,2000年以来全市重点安排了一批清真寺、寺庙及教堂等宗教建筑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牛街礼拜寺、东四清真寺、雍和宫等二十余处涉及少数民族的文物建筑得到抢救和保护。

  ■民族村都将有民族文化室

  “‘十一五’结束前,全市117个民族村,村村都将建有自己的文化室。”市民委副主任牛颂高兴地向记者介绍。通过建设,民族文化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也有了更丰富的内容。

  据介绍,市委、市政府4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在全市开展“文化馆(站)室建设工程”、“三个一”工程(即每个民族村都建有文化室、文体活动广场,并有一支以上的文化活动队伍)建设。目前,全市90%以上的民族村都建起了文化活动室和文化科技大院。

  ■一年到头都有民族节日

  “开斋节”、“古尔邦”、“藏历年”、“那达慕”……每年,在北京生活的约40个少数民族都可以过自己的传统民族节日,北京的各少数民族都可以参加全市的民族联谊会。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在京过传统节日,既是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更是对民族文化的尊重。

  在京的民族节日中,回族等10个民族的开斋节规模最大,以牛街为主要活动举办地,参加人数达数万人。在京的朝鲜族在每年的一月都要举办隆重的迎春活动。在京的藏历年活动每年同时在三处举办。在京的蒙古族“那达慕”虽然没有摔跤、赛马、射箭等体育运动,文艺表演和聚餐依然热闹非凡、喜庆意浓。

  ■全市有200多支“民族文化队”

  北京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文化特征,为各民族文化的展示提供了巨大的舞台。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全市200多支来自基层的少数民族文艺队伍,充分展示了少数民族歌舞、曲艺、风土、人情。

  在民族文化“软件”和“硬件”保护、建设、展示同时,北京的民族文化建设如今开始全新的尝试。以首届“北京国际古筝音乐节”为契机,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致力于弘扬民族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将使民族文化更具生命力。RJ061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