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云南干部近3成是少数民族 25个民族有厅级干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6日09:46  云南网

  独龙德昂阿昌布朗4个民族首次有了本民族厅级干部

  

云南干部近3成是少数民族25个民族有厅级干部

  各民族团结和谐、亲密无间。 记者 江洋 摄

  

云南干部近3成是少数民族25个民族有厅级干部

  布朗族群众发展橡胶产业走上致富路 通讯员 许云华 摄

  

云南干部近3成是少数民族25个民族有厅级干部

  发展生态产业,保护自然环境

  

云南干部近3成是少数民族25个民族有厅级干部

  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参与到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 记者 杨峥 摄

  说起民族团结和谐,人们常把羡慕的目光投向云南。在这片土地上,25个世居少数民族生息繁衍。多年来,各民族和睦相处,成为亲密无间的兄弟。更有不少优秀的少数民族人才成长起来,成为我省干部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

  “以2002年作为标志性节点,我省率先在每个厅局配备少数民族干部。”省民委副主任岩秒说,时至2005年相关决定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我省干部选拔使用中有两条“硬杠杠”:一是全省25个少数民族必须至少有一名以上担任省级机关厅局级领导干部;二是每个厅级部门领导班子中必须至少有一名少数民族干部。这两条规定执行以后,独龙、德昂、阿昌和布朗4个民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有了本民族的厅级干部。

  数字飞跃 ?

  少数民族干部占28.4%

  作为这两条“杠杠”最早的受益者,同时也是我省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见证者,岩秒最想说的心里话是“没有党和国家的培养,没有群众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就没有我岩秒的今天。”20多年来,血气方刚的佤族小伙岩秒,从西盟县委副书记到两届全国人大代表再到省民委副主任,逐步在多岗位锻炼中成长起来。

  “上世纪50年代,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举步维艰,培养人才从最基础的开始,教我们说汉话,教我们基本知识。”说起我省对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培养历程,岩秒回顾说,那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导”。自上世纪90年代第一次全省民族工作会后,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进入轨道,随着以后每5年一次的全省民族工作会议,我省在此方面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

  岩秒说,事实证明,少数民族干部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我省培养出了一支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从省委组织部提供的数字显示,目前全省干部总数中少数民族占28.4%。

  摸索机制 ?

  开“绿色通道”选人才

  “干部提拔上来,要跟进,缺什么补什么。”岩秒说,多年来,我省坚持把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作为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在提高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素质上多措并举,不但重前期的选拔,更注重后期的培养和跟进。

  据悉,为了拓宽少数民族干部的来源,提高干部素质,我省在选拔方面实行分类指导,做到优先选配、定向选配、重点选配。针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特点,制定不同的选拔政策措施,做到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在公开选拔干部工作中,专门拿出一定的空缺职位,对少数民族干部进行定向选拔,开通“绿色通道”,使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不断走向领导岗位;对于基础扎实、素质较好的少数民族干部,采取挂职锻炼、交流轮岗、破格提拔等措施,给他们压担子,进行重点培养。

  事实上,我省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方面还有几大“法宝”,岩秒说,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中高级干部队伍,除了“缺什么补什么”依托各级党校、民族干部学校和省内外大中专院校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学历教育外,还通过在昆明举办特有的少数民族大中专班,鼓励少数民族干部积极参加各种夜大、函授学习;坚持从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派干部充实到基层,在国家公务员招考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少数民族等多项并举,为我省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的培养选拔加足了马力。

  后续保障 ?

  多方举措培养青年干部

  我常跟人说,作为少数民族干部,一定要唱好5首歌。第一首歌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第二首是《社会主义好》,第三首是《团结就是力量》,第四首是《国际歌》,第五首是《走进新时代》。”岩秒经常挂在嘴边的这5首歌,反映着这位佤族干部的拳拳之心,折射出很多少数民族干部的感激之情。岩秒认为,经历过很多考验的少数民族干部一定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定、忠诚、尽力和廉洁。

  走过了少数民族干部建设的数十年进程,他的一个深切体会是我省民族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而对少数民族干部队伍重提拔、重培养、重使用的方法引来不少省区的学习。

  谈到未来人才培养方面的打算,岩秒认为,省委、省政府和省委组织部从省情出发,始终把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做好民族工作、增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关键。各级党政部门也要把中青年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作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工作来抓。

  记者 张雅棋 赵梅圭 (春城晚报)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