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消防老兵想约战友回“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7日01:03  新文化报

  开栏语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长春市公安消防支队正式吹响了老兵“集结号”,希望曾经在长春市公安消防支队工作过,为消防事业做过突出贡献的退休或转业的老首长、老兵代表,一起回“家”看看,聊一聊当年的往事,叙一叙离情别绪。看看离别多年的“家”,如今又有了怎样的变化。想要参加此次“回家”活动,可拨打本报热线电话0431-96618报名。

  如果您家里保存着与消防有关的珍贵老照片、老物件,也不妨拿出来,让我们开开眼界,听一听当年的故事。

  59岁的杨俊民,曾任长春市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他把生命中最美好的30年,献给了消防事业。已经退休10年的他,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和当年的战友再聚聚,一起回“家”看看。

  难忘的拖梯

  4个人摇 只能升到4层楼高

  杨俊民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威严,他话不多,但每句话都干脆利落,保持着军人的习惯和风范。

  1950年出生的杨俊民,1969年入伍,那时,长春消防叫长春市公安消防大队,一共有7个中队,只有500人。

  当年的装备很落后,大多还是前置泵解放消防车,到了冬天,泵经常被冻住,只能用毡子包了一层又一层。“泵在车前面很碍事,加水、灭火都不方便,现在的都改在中间了。”

  在杨俊民的印象中,那时还有一种消防车,叫“嘎斯车”(前苏联生产),算是老古董了。当时的3辆拖梯车,是消防大队最大的亮点。

  不过,那时的拖梯跟现在的云梯根本没法比,得用“嘎斯车”或消防车拽着,不能开太快,快了就翻了。拖梯也不长,大约可升到4层楼高。而且是手动的,需要4个人摇动,升空非常费劲。

  直到1974年以后,消防车才陆续更换新的种类。

  难忘的经历

  人刚跑出来 大楼就塌了

  让杨俊民一生难忘的一场火灾,是1975年3月末,铁北第二面粉厂因电机过热失火。

  消防官兵接到火警,马上奔赴现场。因为是老楼,院内地方狭小,拖梯车进不去,战士们借来家用的梯子,爬上两三层楼,进到楼里,再从楼里往上爬。

  灭火到了最后,指挥员看到楼体要塌,命令战士们马上撤下来。“所有的人刚刚从火场里出来,大楼就‘轰’的一声塌了,幸好消防官兵和百姓无一伤亡。”

  但不是每一次火灾都这么幸运。1995年南关客运站大火,因为是老式房子,举架高、房顶跨度大,在扑救大火时,房顶突然坍塌,两名消防战士掉进了火场,光荣牺牲。

  难忘的习惯

  市场下班响铃 还以为有火情

  虽然退休10年了,可是杨俊民的心还跟消防在一起。

  “有一次逛市场,因为要下班,响起了铃声,我一激灵,第一反应就是有火情。然后才醒过神来,自己早就不在支队了。”讲到这里,杨俊民很豪爽地笑起来,说自己像“神经质”一样。

  杨俊民说,这些年,消防设备越来越先进,但任务也越来越严峻。“现在大型饭店、商场的楼层高、人群密集,而且许多建筑材料都含有大量可燃物,一旦着火,后果难以想象。”

  退休这10年,他没怎么回过支队,不是不想回去,是怕打扰大家的工作。“一有战友的孩子结婚,就是我们老战友的‘聚会日’,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都想一起回‘家’再看看。”本报记者艾灵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