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围绕季羡林,钱文忠咋那么多的文章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7日04:45  大河网-河南商报

  ■单士兵(媒体从业者)

  都说入土为安,如果灵魂真有感应,不要说是季羡林先生,就是沉睡地下两年的侯耀文先生,也一定会被现实的利益争端惊醒。这两位文化名人身后事,教人唏嘘慨叹。

  言必称季羡林为“恩师”的钱文忠,以前就有些红,不过,脱下文化的最后一层外衣,现在他是红得发紫。在季羡林先生逝世之后,钱文忠比“学术快男”更引人关注。他频频推出的博客文章借着季羡林先生的名号与隐私,不断迎来凶猛的点击。只是,那些文章没有任何学术含量。

  像钱文忠这样脱下文化外衣的名人弟子,还有郭德纲。前些天,针对侯耀文的财产,郭德纲在现实舞台上大声嘶吼,“师父的万贯家财哪去了?那些珠宝名表田黄石羊脂玉哪去了?那些饰品家具字画藏品哪去了?”这番景象,真是令人五味杂陈。

  的确,季羡林与侯耀文都留下了不菲的金钱与宝物。但是,哪怕就是回到传统语境下的“清官难断家务事”,也还是应把这些利益分配的事交给人家内部解决。更何况,在现实社会法律制度更为完备的情境下,还有法律这个最有效的利益调节器。对于文化名人的身后事,这些弟子断然是不应丢弃起码的文化体面与尊严,在利益争斗中让文化精神传承失却应有的依存空间。

  对于公众来说,不论是季羡林的学术精神,还是侯耀文的相声艺术,文化艺术与学术品格方面的传承,才是最值得关注的事。围绕这些文化名人身后的财产纠纷出现的文化尴尬,其中寓示一种败落,值得警惕。

  文化名人的遗产不只是“财产”。现在,被钱文忠频繁声讨在季羡林财产问题上的“罪人”,即季羡林前秘书李玉洁也发表了这样的声明:“钱文忠不是季老的学生,季老对他磕头作秀之举非常反感。此外,北大的人也都很藐视钱文忠。”一切表明,利益争缠之下,文化已经失去应有的独立尊严。这一场有失文化体面的口水战,也的确令很多人对钱文忠多了几分不以为然。毕竟,在今天,知识学术界风骨飘零,谁都希望这些文化名人的弟子,能够穿好那样自尊的文化外衣,来抵御那些由权力或利益形成侵蚀力量,来固守内心独立的文化价值与秩序。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