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桂林晚报]桂林发现古代傩舞面具 72副现仅存32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7日14:02  广西新闻网

  近日,临桂县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四塘乡塘北村意外发现30多副罕见的傩舞面具,这些面具形象生动,印证了“傩舞”曾经是四塘乡除“耍牌灯”“唱调子”“舞狮子”以外盛极一时的民间传统文化习俗。同时,傩舞面具在临桂县尚属首次发现,对研究傩舞的民间文化传统和汉民族的文化习俗很有价值。

  小祠堂藏着傩舞面具

  近日,记者在塘北村的祠堂里看到了这批面具,面具摆放在一个角落里,上面有不少灰尘,颜色较深,看上去有些年月了。

  经初步测量,这些面具长约20厘米、宽约25厘米、厚约3厘米,全部是木质结构,仔细数了一下,一共有32副。虽然有些面具的色彩已经褪去,但人物五官俱全,雕刻得栩栩如生。

  面具是傩文化的实物见证

  据塘北村已退休的教师龙童喜、骆双付两位老人介绍,面具应该是明清时期村里跳傩舞者所留,都是木制坚硬的材料雕刻而成,再配以彩绘,有红脸、白脸以及彩脸,大部分是托塔李天王、二郎神、灵官神等传说故事中的形象,原本有72副,分别代表72路神仙。

  据老人介绍,自明清时期以来,村里一直有跳傩舞的传统习惯,每隔三年后的农历十月二十一日,村里人举行隆重的开坛仪式后,跳起傩舞,期望驱赶妖魔鬼怪,祈求男女老少平安,祈求风调雨顺等。“灵官神”、“二郎神”分别坐在“李天王”(李靖)左右,形成左青龙,右白虎,随后在开坛师的指挥下,在鼓乐声中,72神轮流出场起舞,连续跳傩数天数夜,直至整个活动的结束。这是远近闻名的文化盛典。

  上世纪开展“四清”、“破四旧”运动以后,村里人再也没人跳过傩舞,傩舞面具也没在公众场合出现过,所以村里60岁以下的人知之甚少,目前仅有几位老人看过跳傩舞的情景。傩舞面具也成了临桂县傩文化实物见证。

  有关部门积极保护面具

  据了解,这些面具得以保存下来,全靠年近80岁的骆耐生老人。上世纪开展“四清”运动时,四清队的队长带着一帮人来到村里要销毁面具,骆耐生坚决不同意,那帮人只得走了,面具得以保存下来。多年来,骆耐生老人把面具当宝贝一样保护着,几年前,由于种种原因,存放地点几经更换,最后存放在村里的祠堂里,因潮湿侵蚀等原因,大部分面具损毁,72副面具如今仅存32副。老人说,看着这些面具慢慢腐坏他很是心疼。

  据了解,四塘乡傩舞已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县、乡有关部门已积极行动起来抢救面临失传的傩舞以及傩舞面具,争取让它们重现舞台。

  资料链接

  傩舞是一种民间舞,是傩仪中的舞蹈部分,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间表演。现存傩舞主要分布在江西、安徽、贵州、广西、山东、河南、陕西、湖北、福建、云南、广东等地,各地分别有“跳傩”、“鬼舞”、“玩喜”等地方性称谓。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傩舞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样式,且在傩仪中占有不同的比重。傩舞表演时一般都佩戴某个角色的面具,其中有神话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历史名人,由此构成庞大的傩神谱系。(记者蒋伟华 通讯员骆志华)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