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展现引才诚意 香港需主动调整心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8日06:50  南方都市报

  香江评论

  去年以来,金融海啸导致全球经济不景气,外向型主导的香港经济更是首当其冲,裁员、减薪不断出现。虽然这是所有香港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但是对于在港毕业、工作的内地学生来说,感受就更明显。因此笔者读到《南方都市报》“在港内地人跃跃欲返北上找工”的报道时,不禁深有感触。

  因为在媒体工作的缘故,笔者经常要和一些前来实习的内地学生打交道。这些实习的同学普遍反映有点失望,尤其是报读新闻与传媒专业的内地学生,他们甚至有受骗的感觉——— 香港本地的新闻从业者本身就过剩,为什么还要招那么多内地学生呢?即使在香港找到一份媒体工作,但参加工作后才发现,媒体从业者在香港社会不但待遇低,而且地位更低。牢骚归牢骚,他们还是希望留在香港工作,毕竟在香港读书已经过了三四年,只要再熬三四年,拿到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申请到特区护照也值得。说来说去,香港对内地人的吸引力似乎都集中在那一个小本本上,即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免签证的香港特区护照。

  的确,特区护照是香港吸引内地人才的亮点之一,但却不是关键点。2003年,在经济最低谷时香港推出吸引内地人才的专才计划,2006年2月又推出优才计划,计划每年引进1000名内地优秀人才,但是实施三年来,却只有700多人来港,而且其中5%留港一年便离开。根据优才计划的打分制,30岁左右、高学历、有小孩的人才,打的分数会高,但是这样的人才在北京、上海、深圳的年收入都可以轻松超过百万,而且生活成本、住房环境优于香港,何况内地发展机会远比香港多。笔者的朋友就说,“除了特区护照,好像找不到去香港的其他理由”。此外,要拿到香港护照,需要在香港不间断待七年,这个时间成本、机会损失却不是一本特区护照可以相抵的。

  当然,在吸引人才的竞争力方面,香港也有其他的优势,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香港如何把这些优势充分展现出来,如何在金融海啸的形势下展现吸引人才的诚意。可惜的是,笔者在香港看到的、听到的只是急功近利。为保障本地大学生就业,香港立法会不止一位议员曾建议,对于非本地生留港就业计划,应在经济不景气时暂停实施,保障本地毕业生饭碗。这种保护主义能否提高本地毕业生就业率,从长远来看是否损害香港的竞争力暂且不说,问题的关键在于,当初香港高校在内地扩大招生,其中吸引内地生源的一个重要宣传内容就是,内地生毕业后可以留港工作,而特区政府也的确有这样的政策。如果现在因为暂时的经济困难而改变政策,是不是言而无信呢?

  虽然特区政府没有采纳这样的建议,但是香港社会对引进人才的保守主义和短视倾向由此可见一斑。经济好时,希望吸引内地人才来读书、就业,促进经济更上一层楼;经济一不好,香港就立马转换态度,实在让人怀疑香港是否有输入人才的诚心?相比之下,新加坡引进人才不但在态度上积极开放,而且是用心良苦。同样是对于旅游观光者,香港与新加坡都很欢迎,但是香港只希望人家消费,例如对于开放深圳户籍居民来港消费,他们还要担心游客会留下来打黑工,抢了香港人的饭碗;但新加坡不仅希望游客来玩乐消费,而且更希望合资格者能够留下来工作、生活,提高新加坡人的整体素质,为新加坡长远发展做贡献……仅以旅游业就能看出,一个是希望游客留“财”,一个是更希望游客留“才”。

  可见,对于香港来说,人才竞争力和吸引力下降,不是香港客观条件上有什么不好,而是主观上的心态没有调整过来。去年底到今年初,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深圳等地纷纷去欧美招募尖端人才,而香港还在为人才问题犯难。一方面是本地人口日趋老化,亟须大力引进年轻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又担心本地就业机会不足,外来人才抢了本地人的饭碗。实际上,引进优秀人才不是平摊就业机会,而是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个问题怎么想不通呢?□呙中校

  ◎欢迎投稿、回应电邮:Sping0755@ yahoo.cn 征稿博客:http://blog.oeeee.com /南都深评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