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开胸验肺”,需拯救的是鉴定制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8日07:42  燕赵晚报

  □吴龙贵

  河南省新密市刘寨镇农民张海超为证明自己得了职业病不惜“开胸验肺”,暴露出职业病维权的艰难处境。此事引起卫生部的高度重视。日前,卫生部派出专家督导组赶到河南,督导该事件尽快解决。督导组专家还专程来到张海超家中看望会诊。(7月27日 新华网)

  28岁的农民张海超可能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的一次莽撞之举,竟受到如此礼遇。显而易见,这一切离不开“开胸验肺”本身的荒诞和传奇,以及舆论的及时跟进。所以,张海超首先应该感谢自己的勇气,不惜以身试病来讨一个说法;其次,他应该庆幸生在一个网络时代,公共参与的无门槛性,致使这一事件得以最大程度地聚焦和传播。从一个公民的角度来说,张海超是不幸的,但是从一个职业病患者的角度说,他却是幸运的。只是,张海超一个人的幸运,能够掩盖一个群体的悲哀吗?

  张海超为证明自己患病而不惜“开胸验肺”,他挨的那一刀其实也砍向了“有病”的职业病鉴定体制。按照国家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职业病的鉴定由当地职业病防治所进行,正是这种“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垄断式、封闭性制度设计,将职业病患者逼入了一个“说你有就有,说你没有就没有”的绝望境地,除非你有超出常人的勇气,以极端方式寻求制度外的解决之道。可是,有多少人敢于“开胸验肺”,以巨大的风险成本来换取那一点并不能完全指靠的希望?

  聚焦张海超,就是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然而从目前的反馈来看,“张海超”们似乎还找不到比“开胸验肺”更好的解决方案。“开胸验肺”事件引起舆论强烈关注之后,河南省总工会生产保护部副部长彭绍兴就在第一时间重申,张海超患病情况仍需得到指定机构、指定程序的最终鉴定。而相关各方对张海超个人的过度热情,以及张海超所享受的非比寻常的待遇,显然也在说明,这只是一次各种因素纠结下的“特事特办”。

  2007年,黑龙江省女子代力在胞妹代义离奇死亡之后,面对司法机关“药物中毒死亡”的鉴定结论,不惜“以身试药”。 从“以身试药”到“开胸验肺”,足以说明一个人的努力和抗争终究无力,公民权利的保障,正义的回归,终须依靠对误入歧途的制度实现拯救。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