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女人的美丽蜕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8日10:48   BTV《天下天天谈》

  BTV《天下天天谈》2009年7月28日播出《女人的美丽蜕变》,以下为节目内容:

  主持人:姜华

  现场嘉宾:  著名主持人   杨澜

              著名收藏家   马未都

  编导:刘颖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天下天天谈》,今天我们请到演播室的两位嘉宾,大家都非常熟悉,一位是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欢迎您。

  杨澜:您好,姜华。

  主持人:另外一位是观复博物馆馆长,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欢迎您。

  马未都:您好。

  主持人:我知道两位是好朋友。

  杨澜:不敢高攀,马老师是学问家,我经常拜读他的书籍,然后恍然大悟“啊,原来就这瓷器还有这么多学问呢!”但是我们俩还真是挺有缘份的。

  马未都:今年五一期间我去英国,安排的都非常满,也在乡下,最后回到伦敦的时候呢,我一定要上广场上去转一转,然后把车停在一个胡同里,导游很熟,我从胡同里刚走出来,然后就听见有人叫我,那是在英国的大马路上。然后我就赶紧茫然地找,一下就找到她了,她在车里,我在马路边上站着,我们俩隔着一条路在说话。

  主持人:他乡遇故知。

  杨澜:对,那天我正好做跟查尔斯王子做完一个专访出来,正好就经过威斯敏斯特教堂,你说哪有这么巧的事儿,其实一直都在收拾各种各样的设备呀,资料呀,一抬头一看路边,不可能吧,结果真是马先生在那儿,还招呼一声,你说这种概率多小,我们在北京也没有这种概率。

  马未都:很难,很难

  杨澜:在北京就是在姜华这见的。

  马未都:还有一张照片没给你,到时候我给你,那张照片很有意思,我在马路边上,她在车上,她下不来,因为车是开着的,正好有一个红灯特别巧,红灯一停,我赶紧回身让跟着的摄影照了张相,那张相我看了很有意思,你在车里探了个头,我在车下面,这么看过去

  杨澜:居然没虚。

  主持人:这个画面我们常常在电影当中看到。

  杨澜:就是你说出来别人都不信。

  主持人:今天的话题我们先按下不表,先来看一下短片。

  小片1:

  2009年6月底,一家高级定制珠宝店在北京CBD开业。开业庆典上,星光熠熠,章子怡、刘嘉玲等明星都到场祝贺。(分别用两人同期)这家珠宝店的掌门人也同样引人注目,一位是知名媒体人杨澜,另一位是世界知名歌手席琳迪翁,同时,她们还身兼该珠宝品牌的艺术指导。从酝酿开店,到亲自设计,直到今天的开业,杨澜已经在这个与自己同名的珠宝品牌上倾注了两年的心血。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杨澜决定进军珠宝行业呢?

  同期:

  章子怡:那我自己是刚刚制作了一部电影,《非常完美》,那我在这个制作当中,我知道有很多的艰辛,很多的困难,所以可想而知,当你完成那么大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有多少困难去经历它,我很感动,而且同时我觉得你是我们所有女性的骄傲。

  刘嘉玲:恭喜,恭喜,恭喜杨澜,终于有了自己品牌的珠宝,希望你的生意兴隆。

  杨澜:因为就像珠宝一样,女人是珍贵的,就像珠宝一样,女人是独一无二的,就像珍宝一样,女人是集天地之精华的,也就像珠宝一样,女人都需要欣赏的眼光。

  杨澜:我觉得不完全是因为想做一笔生意,我觉得可能人家会觉得做服装,你可以做鞋,做餐馆,但那些我都没有感觉,做珠宝我把它当做一个文化创意的事情来做,有一件事给我很大的震撼,有一次在出席一个国际的高端文化沙龙活动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位应该是老太太,但是她特别的典雅,非常的漂亮,她是美国大都会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她冬天穿了白色羊绒的外套,这儿有一个翠蓝的别针,我就觉得你都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珠宝,我就很不自觉过去问她,我说你的别针真是太漂亮了,她说你是中国人吗?我说是,她说这是你们中国的珠宝,我说我从来不知道。她说这是在清朝和民国初年的时候,中国人拿翠鸟的毛沾在银器上面,那个翠是永远不褪色的,就是孔雀蓝的颜色,非常饱和度高,做工非常好,当时我觉得其实我们已经把很多祖先留下来的东西其实已经不知道了。所以我也希望,那时候跟马老师说,我也希望能够把一些中国文化的元素再推进到珠宝的设计当中。所以我们第一次拍照片的时候,你看比如这张照片,我就去专门问马先生借了一把椅子,我说您能从您那个博物馆里借我一把椅子,因为我想表现的是一个来源于中国文化,但是溶于国际的和当代生活的女性的这样一种选择,这把椅子值钱,我坐在上面战战兢兢的,别给坐断了。那么你今天来看呢,如果说有一个中国品牌的珠宝,我们的元素是用不完的,有得是。

  杨澜:我今天戴的这个,就是从古代的玉壁的龙纹的形状得到了一个启发,我喜欢它这种古朴的浑圆的,因为它符合我们当代的一些审美观点,

  小片2:

  杨澜珠宝店的另外一位合作者是国际著名歌手席琳迪翁,当年以一首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让很多中国人记住了她的天籁之音。虽然不能来到北京和杨澜共同分享喜悦,远在美国的席琳迪翁特意为开业庆典发来了祝福语。(同期)席琳迪翁和杨澜既是合伙人,又是好朋友,两人的缘分始于一次采访。

  同期:

  席琳迪翁:我真希望现在能和你们在一起,我和杨澜都深信,爱能让人们在一起,不管你是来自东方还是西方,这些珠宝的饰品的设计灵感,都是来自于这个共同的信念,我们共同相信,美永远都是来自内心。特别是当你被爱你的人围绕,我们一同努力把这种感情带入设计当中,制作出最精美的作品,传递这个的信息,我非常骄傲,能与杨澜,吴征,和他们的团队一同工作,我祝福今晚在现场的每一个人,希望你们能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能在北京享受一段精彩的时光。

  主持人:你跟她的合作据说也是有一段佳话的。

  杨澜:对,我两年前到拉斯维加斯去跟她做一个专访,做杨澜访谈录,谈的很开心,我们吃饭的时候,偶然发现我们俩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

  马未都:你还有这事。

  杨澜:你说这个还真是不一般的一个缘份,然后我们就,比如说我就发现我们俩很多相似之处,我们对于工作诚恳的程度,包括对于家庭的重视,还有在审美上,我们都喜欢那种线条比较流畅,简约,但是品质上很好的东西,无论是服装,还是在饰品上,我们俩的审美趋向挺一致的,所以后来说开始做一点事情。

  主持人:可能也会有人这么想,你们俩合作也可以比如说从事一些文化产业,但是怎么就投身到珠宝行业了呢?

  杨澜:我觉得这就是机缘巧合,也不知道那天就怎么说起来了好像觉得这事比较融合操作,但是做了以后,发现一点都不容易,所以整整有两年的时间。

  马未都:两年不算长。

  主持人:对于古董来说两年不算长。

  马未都:它这么大一个事操作两年时间真的不算长很难的。

  杨澜:我们做珠宝也是,你从一个图样确定,然后去打银板,然后再做,做不出来不满意,重新打板再做。这个周期是四个月。那其实我们有一个很专业的团队,包括我们这个团队跨越两岸三地,还有意大利的设计师的参与,我中间几度觉得可能会做不下去了,但是还是有一种创作的快感,我觉得如果任何事情只是为了赚钱,可能对我的吸引力不是那么大,但是我觉得这是填补了一个空白,这是一个本身富有创意的,我有兴趣的事情,就这样一步一步坐下来了。

  马未都:我们过去珠宝业从设计上讲,很多人都是男人为多,女人确实是一个从属的地位,过去最经典的镜头都是一个老板领着一个女人去买珠宝,喜欢不喜欢,喜欢,喜欢就刷卡了,就这么简单。今天可能确实有它的说法,它整个市场有所改变,主导的方向有点改变。设计的思路是有好处的。

  主持人:我觉得杨澜总是给我们这样的印象,本来在一个行当做的已经风声水起了,很好的时候,她总是好象不满足现状,追求其他的尝试。

  杨澜:这叫折腾。

  主持人:我不知道马老师您作为好友,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马未都:我觉得今天一个成功女性在这个社会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有时候还强于男性,你看我们今天女性很多知名度远远大于男性,这在过去社会是不可想象的,社会有很多进步。那么从商业角度上讲,我刚才也想,今天大部分人对商业开始宽容,跟我们传统文化不一样,我们传统文化对商业是比较鄙视的,或者是扼杀的。你比如说张三这人怎么样,他说是个商人,那基本上就是骂人了。

  主持人:至少没有这么高的社会地位。

  马未都:对,今天由于我们都进入了世界整个一个经济圈的时候,今天大家开始对商人开始尊重,商人得到应有的尊重,这是过去没有的。过去商人是没有地位的,今天商人你比如说比尔盖茨来到中国,中国最高领导人接见。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事。我怎么可能跟你见面呢,你是一商人,我想在这种整体的社会氛围,商业氛围和商业文化的改观,或者说方向有一点专项的时候,这样的商业应运而生,应该是一种好事,我们应该有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还相应地有我们传统的商业文化,应该是有这样的事。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话题是从杨澜自己的珠宝品牌延伸到职业女性,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地转型,那么其实说到这个话题,还有一个女人的成功不能不提,那说到这儿,也非常巧,杨澜还曾经采访过她,我们先通过小片了解一下。

  小片3:

  2009年3月,杨澜主持的《杨澜访谈录》的演播室里来了一位国际政坛的风云人物,她就是曾经的美国第一夫人,现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她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拥有国务卿和第一夫人双重身份的女性。做客杨澜访谈录是希拉里这次访华行程中接受的唯一一次电视专访。(一段同期)

  同期:

  希拉里:

  美国和中国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同舟共济,幸运的是我们驶向同一个方向,有着共同的目标。

  杨澜:

  所以我们必须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主持人:你采访她之后,对她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杨澜:我觉得她比过去松驰了,因为她上一次98年陪同她的先生我见到她,我觉得她那个时候比较紧张的,就是北京话端着,我觉得她这一次好像变得俗了,就是俗了一点的感觉,她不那么张扬,她不需要使劲端着,她放松了。我觉得实际上是岁月经历双重的给予女人的一个发酵过程,就像你原来是个葡萄,或者变成一杯酒,这中间有一个发酵的过程,我觉得在她身上是这样。当我问到她,我觉得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访华的时候,显得更为轻松和自信,她说对,大概是老了的缘故吧。

  主持人:其实所谓老就是成熟了,像你说的,她可能有了更多的历练,状态更好。

  杨澜:越自信的人,她越放松。

  主持人:其实说到希拉里,她在个人的生活当中也有很多提升或者是转型,我们也通过小片来了解一下。

  小片4:

  1947年,希拉里·罗德姆出生于美国芝加哥的一个富商家庭,1973年,她在耶鲁大学法学院取得法学博士学位,1975年,希拉里和克林顿结婚。1979年,她成为美国著名的罗斯律师事务所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合伙人,先后在1988年和1991年两次被评为“全美100位最具影响力律师”。随着克林顿1993年入主白宫,希拉里成为美国历史上学历最高的第一夫人,但是,为了丈夫的事业和家庭,希拉里放弃了自己热爱的律师工作,转而到幕后全力辅佐丈夫的事业。2000年2月,马上要离开白宫的希拉里竞选纽约州参议员,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谋求公职的第一夫人和纽约州第一位女性参议员。在连任两届国会参议员后,2008年,希拉里参加美国总统选举失利后,接受奥巴马邀请,出任国务卿,她因此成为继奥尔布赖特、赖斯之后,美国历史上第三位女国务卿,也是第一个出任国务卿的美国第一夫人。

  主持人:如果还回到今天我们这期节目的话题上来,我觉得希拉里这个人一直都是目标特别明确的,她知道她自己要做什么,你有没有在访问的时候,涉及到这些话题呢?

  杨澜:我觉得她人生中也有很多困惑的时候,比如她刚刚做州长夫人,那时候很大的一个争议,就说你怎么没有随夫姓?所以当时在一个保守的南方的州里面来做所谓的州的第一夫人的话,她受到很大的责难,她在纽约大家觉得无所谓,不改夫姓,包括布莱尔夫人,她原来也是律师,她就坚持在法律界不改夫姓,因为一改夫姓我的所有的职业的信任度就没有了,因为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律师是叫什么什么布莱尔的。所以她那个时候其实是蛮困惑的,进了白宫以后,她非常想在医疗改革,在妇女权益上面能够促进一些社会的进步,但是大家不买这个账,大家说我们选的是你丈夫,你凭什么多嘴多舌的。所以当时克林顿有一句话很受争议,你们选我一个,另外一个还搭一个,送一个,美国的公众就哗然,说谁让你送我们这个了。

  主持人:这也有一个过程。

  杨澜:所以我觉得她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受到过很多的挫折和质疑的。当然后来像莱温斯基事件,对于一个女性,对于一个妻子来说,是一件很羞辱的事情,全球都在谈论你丈夫的隐私,是个很羞辱的事情。我比较佩服她,她是很聪慧的人,通过她做律师就可以看得出来,她支持了她的丈夫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候,不容易。

  马未都:我站在男人的角度先说女人,我觉得希拉里她对全球人来说,她不是光说第一夫人和国务卿的身份,她当时最重要的事情出现是克林顿出事殃及到她,因为她变成公共的态度,不是说我在家里砸个杯子很简单,但是面对公众的时候,你咽下这个苦果,这个事情当然有非常强大的社会文化压力,就是每个人怎么去看待这个事,很多人要说我就不干了,其实未必,她上去她也干,但是你怎么能干?所有人对你这件事有一种敬意这是非常难的,当然大家很鄙视这种事,尽管每个人都可能自己去犯错误,但是鄙视别人犯错误,这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心态,自己都会迈错这一步,但是一旦别人出了事都说不好。但是社会是这样一个文化,我想希拉里能够成功地度过这一关,下面又出任美国国务卿,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和政治局面的情况下,我觉得这个女人是非常不得了的一个女人。

  马未都:能看出来她是一个很坚强的人。

  杨澜:她是一个自尊心那么强的人,我觉得其实这也是生活对她的一种磨炼吧,所以你说到她今天可能非常自信,非常放松,她这些都经过了还有怕什么啊。

  杨澜:其实我觉得同样在中国的女性当中,也会发现很多的这种影子。我们现在看待成功有时候可能通过财富,有时候看你是不是当了国务卿,或者是当了首相,其实我觉得这种评判标准是过于单一的,你要看她相对走过的过程,我也做过天下女人,采访过各行各业的女性,我们最高检察院的法医有女性,咱们水立方的总工程师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孩子,然后我们的神州飞船的计划40%的工程师是女性,平均年龄才三十多岁,这个在任何一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叹为奇迹的,比如说我也认识比我大一点的这些女企业家,她们真的是从农村卖针头线脑开始的,你说她们的精神就比希拉里来的弱吗,或者说她们的意志力,她们的忍受能力,那些在街上摆脱,流氓过来调戏你,把你摊子踢了,你哭着回家了,还是把那些东西卖完了,因为家里弟弟妹妹都等着我们吃饭呢,就是那种坚韧,那种想出人头地,希望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华,在很多女性身上都有的。

  主持人:虽然我们今天说的是女性的话题,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也还是应该问问马未都老师,我知道您也是经历过从工人,到作家,还有影视剧创作人,制作人到收藏家。

  马未都:没变成女人。

  主持人:总之也是经历了很多阶段,然后也不断地调整自己,也不断地从事可能之前并不熟悉的行业和领域,那您现在再回头看,是不是也有很多感慨?

  马未都:我想人生到我这个年龄有一个很要命的问题,过去说知天命,觉得人生非常苦短,时间不够用,尤其现在事情又很多,每件事又想做,从性格上讲,又希望做好,这就花时间,我看她做这种事我怕死了,因为这个事很具体,不是说上善若水四个字就完了,没那么简单,她今天跟你说的很简单,那做起来是很麻烦。那么我们每一次的不管是算进步,还是去转型,都是因为社会在变化,我们这一代人赶上社会的剧变,几乎是五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社会的进步带来的压力,因为社会在进步,如果你不做的话,你肯定就会被淘汰,那么你不愿意淘汰,你就得拼命做,说起来也是一个怪圈。但是我们算是能度过来了,还能站稳,这点对自己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杨澜:你比如说在希拉里刚刚做第一夫人的时候,人们就对她的这种职业背景有一个习惯的过程,但是现在米歇尔做了第一夫人,大家很自然,很欣赏她。那么过去可能大家看待的第一夫人是应该像肯尼迪夫人,杰奎琳那样非常漂亮,得体,每次穿着出来像把鼻娃娃一样,也可能像老布什的夫人劳拉那样特别传统的贤惠的家庭主妇,今天就在变化,比如法国总统的夫人,她有色彩更加丰富的背景了,所以我想这个社会已经学会用包容的眼光来看待女性不同的位置,而不是说只有一种贤妻良母型,我觉得这个社会男人也在改变着他们欣赏和评价女人的眼光,而女性其实一代又一代人,我觉得她们是,并不是为了追求男性的认可或者是周围的认可,而是说她自己有这样的才华,有这样的抱负,她们认为能够做到,她们勇敢地去做。

  主持人:我们说到希拉里,每一次的转变都是在聚光灯下完成的,而另外一些人的蜕变呢,可能比如说像丑小鸭变成天鹅,是在一夜之间发生的,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这位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跃升的这位女性,就是这样一个灰姑娘式的人物。

  小片5:

  2009年7月15日零点,又有一部大片儿加入到暑期电影的大战中,它就是在中国个大城市同步首映的<哈利波特》系列大结局篇《哈利波特和混血王子》。新一轮的魔法风暴让哈利波特迷们再次一饱眼福。而塑造这个魔幻世界的始作俑者却是一位灰姑娘式的人物——J.·K·罗琳。1965年,小罗琳出生在英国的格温特郡。小时候的她非常害羞,但是很爱学习,从六岁就开始写小说。大学毕业后的罗琳经历了一次短暂的婚姻,成了一个单身妈妈。和三个月大的女儿栖身于爱丁堡的一间没有暖气的小公寓里,靠领取微薄的失业救济金维持生活。在生活最困顿的日子里,罗琳不得不求助心理医生,渡过人生低谷。1990年,罗琳在搭火车前往伦敦的路上,脑海中突然冒出了哈利波特的故事。随后,白天要打工,晚上要照顾女儿的罗琳花了5年时间在小咖啡馆里完成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她的作品让人们看到了久违的天真和单纯,也给人们打开了想象的空间。1997年,随着这本童话的出版,罗琳从一个穷困的单身母亲,一跃登上了福布斯10亿富翁的排行榜,是世界上白手起家打入其中的仅有的5名女性之一,也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现年44岁的罗琳甚至比英国女王还要富有。

  主持人:我相信可能在《哈利波特》面试之前,罗琳一定会有很多的积淀,我想问两位如何看待这位成功的女性她的不断的跃升。

  杨澜:我觉得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一颗种子,有的时候需要遇到阳光雨露让这颗种子开出花来,但是有的时候阳光雨露特别的稀缺。我觉得罗琳她首先是一颗很好的种子,对于她对文学的热爱,她的丰富的想象力她的对于写作的这种热爱和执着,这些都不可能是说别人让她有,她就有了的,她自己有这是她内心的东西。那么她在写作的时候,她不会想到我为了要进入福布斯排行榜,所以我就要写《哈利波特》,那肯定写不成,她是觉得她有愿望想要写,当然她也想改善一下她自己的生活,首先是她愿意想,她的语言如此有感染力,那语言非常的漂亮,她不仅仅是设想的一个小魔法师然后怎么样,她的语言本身太美了,她有感染力。所以这种东西都不是说一夜之间发生的,她怎么勤学苦练,你没看到,她怎么博览群书,你也没看到。她度日如年的时候你也没有看到。所以我们的社会更多地能够给女性,当然男性也需要阳光雨露。

  马未都:主要是女性。

  杨澜:就是能够给她们这种阳光雨露,让她们别生长的太困难,别上面压着十层石板,一层还能顶开,十层九顶不开了。所以我想一旦有适合的土壤,比如说我想第一个发现她的出版社的编辑是个很了不起的人慧眼识珠,每天寄了多少稿件,为什么偏偏看重她,我觉得有这样的伯乐,有很好的商业运作才能打开这样大的市场。

  马未都:第一无非是她的天赋,第二是你的努力,你的努力包括你的坚持,有人努力是努力过了,但是觉得这事怎么老不发芽就不坚持了。第三是机遇,机遇很重要。机遇的出现,前提两个你必须具备才会出现。机遇如果在这前头出现是没有意义的,我还没写小说,这机遇来了,我跟编辑住邻居都没有用。所以这一点上,今天的社会,其实今天的社会角色中女性跟男性差距越来越小。而且我认为社会的总体趋势女性超过男性的。

  杨澜:您不会认为我们这儿女人偏多。

  马未都:社会是有一个发展趋势的,过去女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男人是从属地位,当男人起来的时候,女人肯定是不干的,风水是轮流转的,今天你可以看出来,因为女性她有很多先天上的优点,是男人不具备的,女人的忍耐力是比男人强的。她这种梦想跟我们年轻时候非常相象,因为我们年轻的时候,一个人改变命运,大部分是靠笔和纸,因为这个东西成本最低,你随便写个东西,万一发表了,你就改变命运。包括我自己,包括我们那一代人很多人都是通过这个事改变的命运。现在是不行了,今天因为你发表很容易,你要不想人看,你就直接放网上,但是网络有没有红的,有红的,有人也因此发财了,她罗琳就是发了大财了,成为世界上?多少多少?富翁?

  杨澜:五个白手起家的最富的一个人。

  马未都:让我们想着不可能,写本书怎么可能发这么大财?但是在英国是变成可能了。

  杨澜:我觉得现在的社会的发展就包括我们这种生产方式的改变,如果是用社会和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说,生产方式改变了,有很多女性,你现在哪怕是家庭主妇,我就在车库里面开始上网,卖一些我设计的东西,也有这样很成功的一个例子。就互联网,然后我们现在不是这种依靠男人去打猎,或者男人去航海那样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是可以运用你的智慧,你的情商,你的创造力,有些女孩子甚至是你设计不同样的扣子,什么小的配饰,也有在网上做的非常成功的,就是很小的这样的,但是你如果做的很集中,真的的确很有才华,现在的机会比原来要多得多了。

  主持人:正想问到这样的问题,就是对普通的一些女性来说比如说什么情况下,她们怎样选择时机来调整自己,比如说我想跨行,或者说我想再进一步提升,那到底是机缘巧合呢,还是我就随时随地地主动选择?哪一个更重要?

  杨澜:我就说每颗种子也不一样,有的是结出青椒的,有的是长成西红柿的,这的确不能说你随便把自己变成西红柿,也不一定能够好吃。我想说的是每一个人的特质不一样,每一个人的环境也不一样,每个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金科玉律,但是我想有一点,你一定要做自己真的有兴趣的事情,世界上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你有兴趣,你就会去想办法去学习,去长进,去提高。前几年美国有一本书特别畅销,叫《秘密》,那个《秘密》就说,世界上成功的人,他们告诉你各种成功的方法,但是有一个秘密,他们共同地隐瞒了,这个秘密就是他们足够想要。就是说你真的足够想做,就是罗琳她足够想写作,你如果足够想达到一个目的,或者说你热爱一件事情的话,你每一次在人生的选择中,都会离它近一步。你比如说古代,它就叫科举,你可能就是在山沟沟里的,但是我先考了秀才,再考了举人,就一步步向这个道路靠近。今天也是一样,如果你真的是喜欢文学,我喜欢服装设计,我可以通过一步步的学习迈向那个目标。你总是会离它近点。

  马未都:在他兴趣的基础上还应该强调的,你是非常强调兴趣,我觉得兴趣是第一个。第二个是能力,你还要评估自己的能力,因为我也见过兴趣极大的人,但是没有能力,这很麻烦,这是误区。一个人兴趣是第一位的,你要想在这个社会上获得别人承认,你对这个事情一定要保持极强的兴趣,第二,评估自己的能力,如果你觉得这个能力能跨上去,你努力。你觉得我离它确实很远,你比如说我想变成帕瓦罗蒂,那这事就瞎了,不可能的事情,我见过很多人,终生为一件事努力,根本离那个事差的太远。

  主持人:这是秘密的另外一面。

  马未都:对。另外一个秘密。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两位嘉宾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也希望以后还有机会继续做客《天下天天谈》,也感谢您收看今天的节目,下次再见。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杨澜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