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甘肃玛曲湿地被誉为黄河蓄水池面临干涸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9日02:10  兰州晨报
甘肃玛曲湿地被誉为黄河蓄水池面临干涸
以前优良的牧场如今已经彻底被沙化。

  玛曲县有1288万亩草地,562.5万亩湿地。黄河流经玛曲433公里,在玛曲补充的水量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的58.7%,这里因此被誉为“高原水塔”、“黄河蓄水池”。

  玛曲县4.75万人、100余万头(只)牲畜靠草原生活,长期超载过牧及鼠害等因素,使玛曲草原大面积沙化、湿地萎缩,黄河沿岸已出现220多公里的沙带,“黄河蓄水池”面临干涸的危险……

  玛曲草原亚洲最优良牧场

  “玛曲”在藏语中意思即为“黄河”,玛曲县就是以黄河命名的。玛曲全县总面积1.02万平方公里,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与黄河息息相关。黄河从青海玉树发源后经青海省久治县进入玛曲,环流整个玛曲七乡一镇433公里后又流入青海,形成了久负盛名的“黄河第一弯”。

  玛曲县有1288万亩草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9.54%,被称为“亚洲最优良的牧场”。玛曲湿地保护区总面积562.5万亩,是青藏高原湿地面积较大、特征明显、最原始、最具代表性的高寒沼泽湿地,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湿地之一。玛曲县境内星罗棋布的湖泊和沼泽湿地,构成了黄河上游完整的水源体系,使此地成为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充区和调蓄区。据水文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以前,黄河干流在玛曲入境时径流量为38.9亿立方米,出境时则达到147亿立方米,径流量增加108.1亿立方米,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的58.7%,占黄河流域总径流量的1/6。有专家认为,黄河发源于青海,但成河于玛曲,玛曲也因此被誉为“高原水塔”、“黄河蓄水池”。

  草场沙化出现220公里沙丘带

  7月21日中午,玛曲县河曲马场五队牧民老宝望着自家牧场上高15米的沙丘,盘算着还没被黄沙吞噬的牧场能养多少头(只)牛羊。老宝家的牧场在黄河边上,总共2200亩,现在能称之为牧场的只有1500亩,其余的全部被黄沙覆盖。

  “30年前,这片牧场上只有像洗脸盆大的小沙堆,现在这些小沙堆越长越大,而且仍在以每年10米的速度向四周扩展着。牧场的草越来越稀疏,牛羊也没有以前肥壮了。”老宝忧心忡忡地说,以前这片牧场养活着500多只羊,200多头牛,现在养200多只羊,20多头牛都很吃力。

  据了解,在玛曲黄河流经的地方已形成长220多公里、高12-15米的沙丘带。

  “玛曲县90%以上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其中沙化面积达69.5万亩。全县目前有36处大型沙化点,还在以每年平均3000亩的速度递增。沙区2500多牧民、16.8万头(只)牲畜已完全退出沙区,沦为贫困人口。”玛曲县畜牧局副局长杨林平说。

  记者了解到,导致草原退化、沙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超载和过度放牧。玛曲草原看起来生机盎然,植被其实十分脆弱,草原上只覆盖着一层10厘米左右富有营养的黑土层,黑土层下面就是沙土,剥掉黑土,那块地方在不长时间就会变得寸草不生。长期的超载过牧使草原逐渐退化,而牧民为了维护个人利益,不得不在退化的牧场上继续放牧,直到草原被彻底沙化。

  湿地萎缩“蓄水池”水位下降

  湿地具有很高的持水能力,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肺”。玛曲以前有湿地45万公顷,现仅存37.5万公顷。近年来,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双重影响,玛曲湿地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干旱及荒漠化现象日益严重,地下水位下降了20多米。玛曲境内已有数千眼泉水干枯,黄河的27条主要支流中,已有11条常年干涸。

  杨林平认为,玛曲湿地对调节黄河水量、泥沙量、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一方面维护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并在一定程度上维系着当地生态系统的演变,是当地生态系统的绿色屏障;另一方面,玛曲湿地是黄河上游的“蓄水池”,保护玛曲湿地对维护黄河中下游平衡方面有积极作用,直接关系到黄河流域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上游期待下游补偿

  为了保护玛曲以及黄河上游的生态环境,玛曲县施行退牧、定额放牧,同时进行封山育林和封地保湿,将湿地内的牧民搬迁转产安置。

  “保护玛曲的生态环境实际上就是保护黄河下游的生态环境。1997年黄河断流,仅给山东省造成的损失就高达100亿元。上游做出牺牲保护生态,真正受益的是下游,下游应该有所补偿。”玛曲县县委书记徐强认为,玛曲县生态地位突出,是维系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但近三四十年来,由于气候影响和人为因素,玛曲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源涵养能力急剧下降,而黄河中下游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有增无减。他建议由中央财政建立生态补偿专项基金,对玛曲的重点生态保护和建设区进行生态补偿,同时希望国家积极推进流域生态服务补偿制度的建立,加快水资源税费制度改革。

  徐强说,应将玛曲列为生态保护县。他建议国家能参照青海三江源的优惠政策,今后原则上不再硬性考核玛曲的GDP,而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作为主要考核内容。

  本报记者 邢剑扬 文/图 本报记者 邢剑扬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玛曲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