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双轮”驱动 税源管理驶入“快车道”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9日04:50  舜网-济南日报

  管理,税收工作的永恒主题;税源管理,税收管理的核心所在。

  今年以来,市中地税分局在市地税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区域实际,通过实施推进和创新“双轮”驱动,形成了“以建立新的纳税评估体系为重点,以重点税源管理为中心,以专业化税源管理机构为中枢”新的税源管理模式,使税源管理驶入“快车道”。

  四个方面入手构架起税源管理新模式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随着国际经济的变化,呈现出剧烈震荡的状态,个别行业的景气指数起伏较大。多变的经济形势,使原先的征管体制和机制,暴露出了与新形势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如,相对于经济的发展,税收征管的综合力量不足;相对于社会形势的变化,税源管理手段弱化;相对于税收形势的变化,税源管理的体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等。经济决定税源,管理增加税收。为此,市中分局党组转变观念,科学统筹,通过运用科学、高效、智能化管理手段,积极推行税源管新模式,着力提升分局的税收征管质效。

  一是建立专业机构,优化资源配置。选拔8名业务骨干组成税源管理科,将税源管理分为日常税源控管和动态税源监控“两大板块”,涵盖了税收分析、评估、监控等环节。进一步加强信息采集和区域协作,建立了税源管理科与分局各职能科室之间横向联动的协作机制,形成了税源管理合力。

  二是完善规章制度,优化信息平台。先后制定完善了《市中分局税源管理及分项工作流程》、《市中分局重点税源管理办法》、《市中分局重大建设项目地方税收管理工作方案》等一系列税源管理制度,形成了规范科学、有机统一的制度体系,确保了税源管理新模式的有效推广。同时,市中分局还瞄准智能化管理目标,积极打造科学高效的数据分析处理平台。他们通过基础信息源及应用指标体系和数据模型,将大量税收数据分析处理结果自动生成,提高了数据分析工作效率,实现了新模式下税源管理的事前监控、事中跟踪、事后核实的“三步控管”。

  三是突出重点税源管理,优化税源监控。市中分局在去年就采取人机结合的方式对重点税源、一般税源、特殊税源、临时性税源等进行分类、分层、分项的分析监控,搭建税源监控基础平台,对重点税源按行业进行科学的划分,对63户建筑业、房地产企业,28户餐饮业纳税户、86户服务业纳税户在税源管理上进行重点监控。利用“三色”预警对税源实施即时的预警监控,超预警值的,及时转入纳税评估和稽查等环节进行处理。

  四是转变传统理念,优化管理模式。首先是税收执法理念的转变。努力由收入任务型逐步向税源管理型转变,进一步改进分局考核指标的实用性,更加关注对税源管理水平的考核,采取人机结合的办法,对税源管理质量进行考核,以税源管理质量的高低作为评判征管质量的主要标准。其次是税源管理方法的转变。市中分局将其由分户管理逐步向分行业、分税种,与片区管理相结合的链条式的综合管理转变。不再孤立地把纳税人当作单户看待,而是通过对同行业、同税种单户企业的调研分析,总结行业税负变化规律、某一税种最低贡献率,建立数学模型和指标参数,深化纳税评估。经过逐户比对、分析,求证纳税人申报的真实性,形成对重点行业的系统管理,对重点税种的风险监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企业放在产业链中进行全方位管理,充分利用产业链条中的相关信息,实施链条式税收管理,采取交叉比对措施,构建立体管户、风险监控、综合管理的税源管理机制。

  六项举措全力推进税源管理创新发展

  前进在于改进不足,创新在于完善自我。市中分局立足于大征管体系格局的背景下,在税源管理的创新发展上积极作为,通过改进税源管理机制、提高税源管理手段,细化管理方式、完善管理体系,推动了分局的税源管理水平不断向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化纵深发展。

  ——— 应用“点、线、面”分析法,构建全方位的税源管理机制。市中分局认为要把税源分析从事后分析上升到事前监控,探寻税源的普遍规律,把税源信息从单一性资料上升到全方位的管理信息,打造信息监控平台。首先,“点、线、面”结合,通过特殊性,寻找普遍规律。主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分局的税源管理中心以数据库信息为基础,对所有在管户进行筛选--面上扫描,把那些税源相对集中、行业特点明显、征管薄弱或易出问题的行业作为分类管理的重点行业。二是开展典型调查,进行横向对比--线上分析,探索行业税源规律。通过典型调查,了解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纳税人的投入产出比、财务核算信息以及行业标准等,在典型调查、实际测算、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税源管理的内在规律。三是梳理剖析信息,寻找典型企业的特殊性--点上刨析。通过典型企业的典型案例,归纳出税源管理的普遍规律。使规律能够真实而最有效地反映、控制每一个行业的税收情况,以此为依据开展分行业的纳税评估,认真查找实际税源与潜在税源存在的差距,进而探索纳税的薄弱环节和其形成真实原因。其次,从一窗式走向综合,产业链中找税源,信息监控全方位。对于某些行业,如房地产业、建筑业和餐饮业而言,目前情况下纳税人资金流等情况难以有效控管,如果单纯的依靠纳税人自行申报信息,很难掌握企业真实的营业及财务数据。市中分局采用把纳税人放到行业和产业链中,同时对纳税人进行全方位的信息采集。即利用产业链条中的相关信息,以及第三方信息(包括行业信息、从行业主管部门、国税、工商、银行、统计、审计等相关职能部门获得的信息),并采取交叉比对措施,来把握企业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此来缩短实际税源与潜在税源之间的差距,进而找出税源管理的薄弱环节。通过将这些综合信息与企业的纳税自行申报信息、一窗式管理信息相比对,从而提高了对企业应税完税的监控力度,实现了税源管理信息由单一的纳税申报信息向综合利用信息、信息监控全方位的转变。

  ——— 从疑点入手开展纳税评估,使“税源”产生“税收”。一是通过对财务指标的审核,找出企业生产、经营上的疑点。对比审核包括税负率、税负变化差异、税负变化幅度、销售变动率,销售额增长幅度与应纳税额增长幅度、销售毛利率、成本毛利率、往来账户异常变动情况、存货、负债、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成本利润率等。二是通过最低应税额、最低贡献率来找出企业利润上的疑点。市中分局坚持对同类型、同规模企业税负情况定期进行横向对比分析,重点关注低于最低应税额、最低贡献率业户的经营情况,评估其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同时,加强发票和税款征收的比对评估分析,通过发票管理,掌握、调度企业所得税利润最低贡献率情况。另外,通过集约化的信息处理,进行专项评估、综合评估的案头分析。一方面,对纳税人当年纳税情况的日常监控实行专项评估,即利用信息系统和设置的诸多预警值,即时或定期对相关涉税数据进行自动比对,及时发现当期的税收差异;另一方面,对纳税人特定年度全部税种申报真实性和准确性实行综合评估,按照规定的程序,运用不同的评估方法来完成审核,案头分析之后,转入对疑点的核查落实。今年5月份,税源管理科在分析评估的预警中,发现某单位存在以下疑点:应付账款较大,营业利润异常。针对以上疑点,评估人员与该企业进行了约谈。最终该企业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84561.55元,补缴企业所得税51523.57元。税源监控能力决定了征管质量和征管的效率,从疑点入手,开展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进行的预警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征管,使“税源”产生了“税收”。

  ——— 通过“三色预警”的风险控制,强化对重点税源的动态管理。市中分局在税源管理上,通过采用“三色预警”的风险监控,实现了对重点税源的有效控管。在“ABC分类”管理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数据平台实施分局、管理科所两级监控,极大的提高了对重点税源的监控力度。每个月,市中分局都召开重点税源报告会,实现了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开始后,市中分局高度关注特殊行业经济指数的变化对税收产生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有针对性的行业税源管理分析。在此基础上,税源管理中心利用综合信息平台,设立分行业的“三色预警”动态指标警戒线。以行业中核算水平最高的企业的资料为基础,再次修正行业模型的数据指标,这些指标包括行业的平均税负率、利润率,资金周转率等。将收集的相关数据通过测算产生新的指标警戒线,将警戒区域划分为红、黄、绿三个区间。红区指标低于正常值,属于税收风险监控区域,及时考虑进行税务约谈,并根据情况提交纳税评估或进行税务稽查,同时对在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形成相关资料及行业特点税收分析报告;绿区为正常值指标,可将其放入税收管理员正常管理范围实施日常监控;黄区为指标大于正常值,但数据属可接受范围,在税收管理上无风险,应提醒税收管理员关注其财务指标变化的趋势,特别是重点关注接近红黄两色区域临界点企业的经营情况,将其列为日常核查关注范围,充分调动税收管理员的责任意识。

  为了保证对重点税源的管理上落实一个“准”字,市中分局税源管理科设置了专门的岗位,根据《市中分局重点税源管理办法》,利用省局征管系统、综合信息平台,对重点税源进行即时跟踪监控,实行对重点税源月统计、季分析的税源分析管理。同时,结合行业评估管理体系,积极探索运用评估分析手段强化对重点税源的监控管理,特别强调税源管理科对于基层科所的指导和监控作用,不仅保证了组织收入工作,也有效地避免了基层科所隐匿税源、滥用自由裁量权行为发生的可能性。2009年上半年,市中分局纳税过百万的重点税源企业达到224户,累计入库税款139845万元,占收入总额的85%,对分局组织收入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 推动大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闭合式”的管理消除“夹缝”现象。市中分局严格落实省局确立的“分级采集、统一监控、属地管理、重点分析”管理机制,通过四项措施推动了大项目的税源管理,同时在工作中又有所创新。一是严格要求、严格考核。年初,按照省、市局的工作要求,市中分局对大项目的清查提出了具体要求,“认真梳理、动作迅速、全程监控、确保数据的完整和准确”。制订了具体目标和实施方案,同时强调做好分阶段的督导检查,严格工作考核。二是认真交流、推广应用。市中分局上半年两次召开“重大建设项目管理软件”应用工作会议,着重对省局管理软件的应用进行演示,每次会议既是征收管理员们学习软件,又是交流推广、探讨软件应用的会议。通过学习、交流,实现了每一位税收管理员会操作、会分析、会运用,通过探讨,提高了对软件应用的更进一步认识。三是完善基础信息、预警成效显著。市中分局在短时间内,完善了大项目基础资料项目的信息采集和数据补录工作,补录信息630余条,而且做到了不漏点、不漏项。今年以来,市中分局以大项目管理系统及省局核心征管软件作为比对平台,通过这两个平台的数据比对,查找大项目开发单位、承建单位及以子项目承建税款缴纳情况,甲方月度供料拔款情况等,形成了链条式的管理、环节上的控制。同时,通过税款入库情况分析整个房地产行业的经营情况,不仅及时的掌握了大项目的税源变化,而且为整体的税收预测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了大项目税源管理的明显成效。比对过程中,对存有疑点的单位进行目标监控,进而分析该单位大项目的投资情况、工程进度、甲方供料拔款以及应税完税情况。其中五月份,有一个工程项目及两个单位办公楼项目,通过平台之间的比对,结合实地落实,查出三家单位税款申报不足,施工单位存在未报验、发票开具与拔款供料不符等问题。四是消除“夹缝”现象、创新管理机制。去年以来,市中分局发现对于跨税务管辖区域开发的房地产开发或建筑临商,在以往的ABC分类管理中,既不属于A类,也不属于B、C类,而是处于“夹缝”的位置,属于税收管理的“盲区”和“死角”。为了解决“盲区”,消灭“死角”,市中分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思维,实施新的管理机制:实施责任到人的综合片区管理机制和“闭合式”责任落实管理机制。今年上半年,市中分局共查实了22个重大建设项目,其中已开工项目12个,预计今后5年实现税款10多个亿。

  ——— 以“三业”预警管理为突破口,推进精细化税源管理。今年以来,市中分局以“三业”预警管理为突破口,着力强化对重点行业、隐形税源实施的复核监控、梳理清查。从企业的隶属关系、经营状况、进货渠道入手,分规模、分性质、分地段认真检查核实,逐户核对、仔细清理、详细归集清查数据。首先,核查“长亏不倒”企业财务核算的真实性。对于长亏不倒的企业,特别是实施查帐征收经营规模较大的餐饮、建筑、交通运输企业是分局“三业”预警工作的重点。截止6月30日,市中分局查增税收122.71万元。再次,在规范个体餐饮业预警管理工作中,针对个别科所“定、管、控”工作脱节,部分个体餐饮业户的月核定纳税定额仅占到实际经营收入的36%左右,个人所得税出现部分流失的问题,市中分局努力推进“定、控”结合、“查、报”结合、“点、面”结合、“疏、堵”结合“四个结合”,提高了个体餐饮业征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益。今年,市中分局个体餐饮业户核定增收542.3万元,查补增收391.6万元,同比增幅47.57%。

  ——— 突出政府在税源管理上的作用,提高社会综合治税的质效。一是优化纳税环境,当好政府的参谋。二是强化协税建设,实现税源的扁平化管理。市中分局依托社会综合治税网络,与工商、银行、国税、规划以及房管、土地、统计、公安等部门进行定期的资料交换和信息沟通,实现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建立起覆盖各个部门和行业的综合治税网络,为实现税源的集中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本报通讯员 田斌)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