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们的收入怎么“被增长”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9日06:53  今日早报

  ●一吐为快

  □毛建国

  在金融危机中,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在上半年都超过了GDP。国家统计局27日公布,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1.2%,农村居民增8.1%(7月28日新京报)。

  真是不服不行,每一次公布收入,全民都是增长。而且今年收入数据颇为神奇,增幅竟然超过了GDP。回想几年来公众一直感慨收入增幅长期落后于GDP,想不到奇迹在今年金融危机背景下发生了。更显得神话的是,今年的收入增速还高于去年。想不到这场金融危机,对他人来说都是“危”,对我们来说却是“机”,人家收入都在下降,我们收入却在大涨。只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转身摸摸口袋,似乎并没有鼓,这增长的钱到底去了哪里?

  此前,央行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城镇居民当期收入感受指数为-8.6%,比一季度下降20个百分点,是1999年开展调查以来的最低水平。财政部公布的“2009年上半年税收收入的结构性分析”中,1-6月个人所得税完成2136.73亿元,同比增长0.7%,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26.5%。如果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很快,个人所得税同比去年增速大幅下降,这之间相互矛盾。

  众所周知,收入数据的准确建立在三个前提上,其一,原始数据来源采集真实;其二,模型科学;其三,计算准确。或许,我们应该相信国家统计局,后两个层面都没有问题,可谁能保证第一个层面,也就是最原始的数据采集真实呢?

  联想到近日传得沸沸扬扬的“被就业”,“小众”的大学生就业都能造假,如此“大众”的收入,难道就不可能造假吗?须知,收入数据已经成了GDP数据的一个重要补充,成了地方政绩的新体现。谁能保证,我们没有“被增长”?

  与“被就业”相比,“被增长”操作更为简单,风险更低。“被就业”毕竟还是建立在就业基础上的,它需要编造就业者的名单,这其中,如果哪个未就业者发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就业名单中,那么造假事实则会昭然天下。然而,“被增长”却简单得多,从基层开始大家就在造数字,数字对数字,谁能搞得清?万一公众发生疑问,那也会以一句“心理感受并不等同于实际数据”、“个体没增长不代表大众没增长”来回应。

  我们有没有“被增长”?对于公众来说,判断倒也很简单,自己的收入自己心里有数,如果只有自己一个未增长,那不能说明问题;如果有一大群人都在喊自己没增长,那说明,我们可能“被增长”了。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