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实行新课改 老师压力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9日09:28  内蒙古晨报

  我区将从今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全面实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本报之前曾报道过该方案)。

  学生拥有选课权,拥有个性化的课程表;成绩以学分计算,3年修满144个学分方可毕业……

  距新课改实行时间尚有时日,而课改的具体内容已引起了老师、学生及家长的关注。

  学生:

  感觉很新鲜

  采访中,一些初三毕业的学生表示,新课改感觉很好,但刚开始难免让人犯晕,只有慢慢适应。

  “新课改很好,平时我就很喜欢学习课外知识,体育运动,没事做个小玩意什么的。爸爸妈妈老说我不务正业,限制的厉害,新课改的内容是我一直以来盼望的学习方式,自由,轻松!”呼市三十八中毕业学生朱彩霞说。

  呼市六中的赵丹则表示:“不改,轻车熟路,改了,提高实际能力,多学习点东西。新课改还是觉得很新鲜,很想知道到底变成什么样,我们的高中和之前的有什么不同。”

  家长:

  担心增加学习负担

  张女士的儿子今年初中毕业,非常关注新课改。

  “课改后,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接近国外院校的要求,对于有意向出国的孩子,绝对是正确的风向标。国外院校很看重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谈起新课改,张女士担心会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课程设置改了,如果高考如旧,会不会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此外,以往学生到高一下学期就得分文、理科,课改后,即便分了科,学生仍要学习很多其他课程,孩子的精力能否跟得上?”

  “老师们也是刚学习新课改,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孩子小学、初中都是传统教育方式,现在都改了,不知道能不能跟上。另外,新课改会不会成为孩子玩耍的合理借口?”家长朱先生表达了他的担忧。

  老师:

  教学能力面临挑战

  新课改实施后,各科老师将接下课改第一棒。

  “采取选修课、必修课及模块化教学,新课改有国际化的意义。”呼市二中语文高级教师刘晶说,课改后,教学方式由以前的灌输式转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老师的课程观念也要随之改变。以前是高考考什么知识点,老师就教什么。课改后,老师首先考虑的,并不只是单纯的知识成效,更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及知识的形成过程。

  刘晶说,以前各科老师都有学科本位思想,比如语文老师只教语文等。新课改增添了一些新的学习模块,老师也得改变学科本位思想,既要有本学科基础,也同时得有整合综合性学科的能力。如数学老师有可能会从事研究性学习教学,指导学生出社会调查报告,这对老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改后,高一学生会发一本选修课手册,学生不是每个模块都必须学习。刘晶担心:“平时教学是固定分班制,选修课采取走班制,如10个班,学生们选的内容不一样,就得重新组成班级体,走班制如何组建、管理?”

  “新的高中课程中,学生将通过8个大类的学习领域修完144个学分才能毕业。这样会不会加大学习难度,或者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另外,高中课改的一个亮点就是开设选修课。课改对教师的要求高,部分教师还不具备这个能力,这都会影响到课改的效果。”呼市十八中历史老师曲兰凤表示,初涉新课改,老师们压力重重。

  校方:

  对师资是一个考验

  在谈到新课改的意义时,内师大附中副校长郝明华表示:“新课改对于内蒙古的教育来说是一种史无前例的颠覆!对于内蒙古的高中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选修课对学生未来进入大学的职业规划有好处,可以将专业定位提前。但对于各校师资来说,是一个考验。课程改革必须与高考改革相适应,否则在高考指挥棒下,选修课容易流于形式。”呼市十八中校长高峰认为,学生成长记录,初中也有。从初中阶段运行效果来看,多元评价非常繁琐,真正做起来很困难,多数流于形式。高中阶段一定要切实落实。“成长记录中的‘综合实践’,实质上主要由课改前的‘德育教育’而来。德育教育是各校真改假改的‘试金石’。”

  课改负责人:

  在试行中磨合

  “新课改的核心在于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治区教育厅课改工作负责人额尔德尼介绍,新课改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新课改打破“一考定终身”的传统的教育高考模式。

  额尔德尼说,大学相对宽松自由自愿的学习环境注定了高中是一个培养能力的关键阶段,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多的是让孩子们有更强的高考能力而非创新和实践的能力。而新课改高考将把学业水平测试或综合性评价同样列为高校录取的参考依据,这对培养实践能力非常重要。

  额尔德尼介绍,内蒙古是第一次遇到新课改,没有经验,暑假期间,教育部门设立了几个新课改教师培训点,通过请一些有课改经验地区的老师及研究新课改方面的专家,对呼市及周边旗县的教师们进行新课改理念和方式的培训,以便他们尽快适应。

  本报记者 闫晓燕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