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武汉新港出台三大专项规划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30日02:54  长江日报

  

武汉新港出台三大专项规划

  

武汉新港出台三大专项规划

  

武汉新港出台三大专项规划

  

武汉新港出台三大专项规划

  武汉新港出台三大专项规划

  中外资深专家聚汉论证

  2009年2月,交通运输部、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审批的《武汉新港总体规划》,是指导武汉新港未来建设发展纲领性文件。2009年7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武汉新港建设和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将咸宁区域内赤壁、嘉鱼的部分岸线、锚地、陆域和港区纳入武汉新港的建设范围。

  为了做好《武汉新港总体规划》的深化工作,更好地推动武汉新港的建设发展,根据省市领导的要求,武汉新港管委会组织编制了《武汉新港空间发展规划》、《武汉新港集疏运网络规划》、《武汉新港产业发展规划》三个专项规划。

  2009年7月27日至29日,来自英国、美国、荷兰、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等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区域经济、城市规划、综合交通、运输物流、港口水利等领域的14位资深专家,在对武汉新港主要港区和相关区域进行现场考察的基础上,听取了三大专项规划的汇报,并进行了权威咨询论证。

  一带多廊两轴三区打造生态港城

  港城分离,港城互动

  一带多廊,两轴三区城镇功能相得益彰

  武汉新港空间发展涵盖范围广阔,总面积7925(约8000)平方公里,涉及武汉、鄂州、黄冈、咸宁四城市大部分区域,各等级城镇多达57个。长江岸线总长435.3公里(武鄂黄段307.3公里,咸宁段128公里);汉江岸线长112.9公里。

  整合港口岸线资源,长江段将形成23个港区,汉江段4个港区。

  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规划提出武汉新港建设宜采取港区与城区空间上适当分离、港城互动的模式,区域联动、一体化发展,将该地区打造成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先导区、湖北省重要的临港产业发展集群、中部地区的沿江城镇连绵带。

  一带多廊,两轴三区

  武汉新港确定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体系为“一带多廊、两轴三区”。以长江航运为依托,以港口城市为空间载体,提高港口扩散效应,形成沿江经济发展带。严格保护山水自然资源,结合城镇、产业发展方向,构筑多条生态景观廊道。以武汉为核心,形成向东部扩展的武鄂黄密集城市连绵带和西南部点轴拓展、簇团推进的城镇集群发展轴。以武汉都市发展区为依托,以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为契机,整合各类空间资源形成内涵式发展链条,形成武汉新港核心发展区;以天兴洲长江大桥下游阳逻、白浒山、三江、唐家渡等港口资源为基础,武鄂黄联动,向东拓展至安徽、江西等地,辐射至长江三角洲,形成武鄂黄新港发展区;以军山长江大桥上游金口、纱帽、赤壁、嘉鱼等港口资源为基础,武汉西部、南部及咸宁联动,并向西南辐射至重庆、向南延伸至长株潭区域,形成武咸新港发展区。

  城镇功能相得益彰

  按照“轻重并举、临港优先,拉开框架、跨越发展”的思路进行城镇功能布局,重点发展物流、钢铁、石化、能源、装备制造、电子、汽车、食品、商贸等九大产业,形成“一条长江产业经济走廊、三大产业聚集板块、五个综合物流中心”的产业空间结构。

  一条长江产业经济走廊:依托港区建设,沿长江形成综合产业经济走廊。

  三大产业聚集板块:新港核心发展区产业板块(商贸服务及服装加工产业、光电子及生物医药产业、食品产业以及临空产业)、武鄂黄新港发展区产业板块(钢铁、化工及环保产业)及武咸新港发展区产业板块(汽车、机电及纺织产业)。

  五个综合物流中心:以东西湖保税物流区、阳逻保税物流区为主,北湖、三江和嘉鱼为辅。

  专家点评

  专家建议

  该规划视野开阔、思路清晰,技术路线合理,目标定位准确。规划着眼于区域的协调、港城的互动和各项功能要素的整合,对武汉新港的空间发展进行了战略性安排,具有较强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特别是规划突破行政区划的约束,整合区域资源和城镇空间,有利于发挥武汉新港在区域发展中的引擎作用,促进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规划基于港城适当分离、产城互动的模式,较为科学地进行了武汉新港的城镇、产业空间的布局、疏港交通系统的组织,并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体系,为未来区域整体发展提供了较为科学的空间框架。

  1、进一步统筹武汉新港区域内港口、产业和城镇的分工与布局,突出重点,优化城镇布局,加强临港新城的空间整合,减少层次,增加武汉新港区域城镇远景人口规模。

  2、进一步做好港口陆域和物流用地的关联控制,预留发展用地,保障港口的发展空间。

  3、在空间规划进一步完善过程中,加强与港口规划、集疏运网络规划和产业规划的互动协调,衔接城镇、产业的布局、疏港交通和城市交通。

  专家精彩点评回放

  (一)武汉新港跨武汉、鄂州、黄冈、咸宁四市,打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为整合优势资源、开展跨区域合作、形成港口规模效应提供了坚实基础,是湖北省委、省政府的一大创举。

  (二)规划突出了集装箱运输,提出了“千万标箱”的宏伟目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武汉经济发展的趋势,对于做大做强武汉新港的核心功能,形成以港口为核心的集聚作用,带动武汉城市圈对外经济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三)规划“一带多廊、两轴三区”的生态保护布局,体现了超前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四)规划突破了常规的港口概念,把港口、产业、城镇、综合交通融为一体,通盘统筹,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直接成果。

  (五)武汉新港应当进一步区分各城市工业化发展阶段,结合经济水平和结构的不同,合理安排产业布局,在调整壮大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培育发展适合地域特点的新型产业,挖掘支撑武汉新港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六)武汉新港应当进一步预留发展空间,加快建设保税物流港区,统筹垂江、顺江两个方向的集疏运体系建设,推进各种要素的互通互融和一体化发展。

  公铁水共筑疏港体系

  “两江三环四铁九射”

  无缝对接集疏运

  公路连起四地港区“工”字铁路穿港区依托两江连四海

  武汉新港的集疏运网络主要依靠已建、在建和规划的“两江、三环(武汉市三环线、武汉绕城高速、城市圈大外环)、四铁(汉丹、京九、武九、京广铁路)、九射(京港澳南北段、福银、沪蓉东西段、沪渝东西段、武监、武英)”构成的对外交通疏港系统组成第三层次的主要骨架,配以由武监高速公路、江北快速路(由江北快速路、平江路、江北一级路组成)以及江北铁路构成江北沿江快速通道,由武嘉、武鄂高速公路以及江南铁路构成江南沿江快速通道及局部港外公路、铁路连接线组成的第二层次主要疏港道路,再加上港内交通体系自成的第一层次的港内交通,共同组成武汉新港的集疏运网络系统。

  公路连起四地港区

  武汉新港公路集疏运量预测2030年为24449万t,占总集疏运量的32.9%。以适应2030年港区集疏运量需求为规划目标,充分利用武汉、黄冈、鄂州、咸宁四地综合运输规划,合理规划港区专用集疏道路,实现无缝对接、货流其畅的运输效能。

  “工”字铁路穿港区

  武汉新港铁路集疏运量预测2030年为7709万t,占总集疏运量的10.4%。根据港区集疏运网络规划原则,港区铁路集疏运量通过利用现有的铁路专用线或新建港区铁路专用线与地方铁路网或国家铁路干线衔接。从各港区的铁路集疏运量来看,铁路集疏运量为天兴洲大桥以下为主,本次重点进行“工”字形规划。

  “工”上横为江北沿江铁路,“工”一竖为跨江铁路,“工”下横为江南沿江铁路。

  根据相关规划,随着客货运增长需求,黄冈长江公铁两用大桥满足不了长江南北两岸的交流,须另开辟过江通道,在鄂州燕矶西规划另一条铁路过江通道,在黄州与鄂州两市形成一个铁路环线,以满足运量增长需求。

  另外,天兴洲大桥以上的金口港区正在开展铁路专用线的研究工作,规划从南车集团修建1条铁路专用线至金口港区。

  依托两江连四海

  武汉新港水运集疏运主要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和汉江进行集散。根据武汉新港分港区集疏运量预测,武汉新港水运集疏运量(含内河和外贸)2030年为37148万t,占总集疏运量的50%,其中武汉新港(汉江港区)集疏运量为1700万t,武汉新港(长江港区)集疏运量为35448万t。

  专家点评

  专家建议

  1、武汉新港集疏运网络规划依据《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规划》、《武汉新港总体规划》、《湖北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根据各港区集疏运量预测,研究了各港区公路、铁路、水路等各种不同集疏运方式的需求,提出了各港区的公路、铁路、水路集疏运规划,并进行了适应性分析,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的建议。

  2、规划思路清晰、方法正确、内容全面,对武汉新港总体规划集疏运规划进行了深化,规划新增的公路、铁路方案基本合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集疏运网络规划与空间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了有机衔接,基本适应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要求。

  1、进一步研究不同货种的集疏运特点,组织相应的集疏运系统。

  2、进一步统筹港口集疏运系统和城市交通系统,协调城镇内部交通、出入口交通和过境交通,深化集装箱港区尤其是阳逻港区集疏运系统规划,保障集装箱运输的顺畅。

  3、在规划进一步完善过程中,加强与港口规划、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的协调。

  九大产业支撑亿吨大港

  三期目标展现产业前景

  重点发展9大产业集群

  (到2012年)

  近期目标(2012年):2012年,区域所在地区经济总量达到9000亿元,成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先导区,成为“两型”社会建设产业发展典型示范区,成为长江流域最具发展潜力的黄金港口。

  中期目标(2020年):在港口吞吐量水平有较大提高的前提下,力争到2020年,武汉新港经济总量再翻一番,成为推动整个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远期目标(2030年):到2030年,武汉新港建立起完善发达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全省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的排头兵,率先全面实现现代化。

  现代物流业:基本建成以武汉新港为中心,西连巴蜀、南通湘粤、东接江浙、北抵陕豫,辐射华中、连接全国、面向国际的高效物流服务圈。

  钢铁及深加工产业:形成3000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钢材深加工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

  石油化工产业:形成产业链较完备的3个石化产业集群,石化产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2%,污水、二氧化硫和粉尘等污染物排放量减少6%以上。

  汽车产业:形成整车100万辆生产能力,其中新能源汽车比例达到10%左右。

  装备制造产业:建成我国最大的重型、超重型机床研发制造基地、中西部特种船舶、冶金成套设备和环保设备等制造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600亿元,形成3-5家产值过百亿元的电子信息龙头企业。

  食品加工业:年加工产值突破2000亿元。

  商贸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建设4个国家级大型专业批发市场、12个工业品销售市场(或基地)、2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其他现代服务业:新港腹地金融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以上;支持3个金融聚集区的设立;信息服务业增加值超过400亿元。

  专家点评

  专家建议

  1、《武汉新港产业发展规划》立足于本地优势,着眼长远,突出近期,具有特色。规划思路较清晰,层次分明,基本达到了专项规划要求。

  2、《武汉新港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产业充分考虑了国家及湖北省的产业政策,体现了国家、省、市相关规划,紧密结合武汉新港区域经济特色和临港产业发展的态势,提出了不同产业的发展战略设想及相关保障措施。同时规划落实到具体项目,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性。

  1、补充完善规划编制依据,加强与《武汉新港总体规划》、《武汉新港空间发展规划》、《武汉新港集疏运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

  2、深入分析产业规划同全国、湖北省、各市已有规划的衔接,产业布局应合理划分,分析竞争比较优势,分析各城市经济发展阶段采取不同产业政策,突出各地特色,利用现有产业支柱和基础,注意发挥优势,进行合理分工。重视重点产业关联与集聚并推进产业的优化升级,确定优化升级方向。

  3、细化保障措施,特别是组织保障,探索跨行政区域的管理机制,研究市场化运作模式,投融资的体制创新,以保障武汉新港建设的顺利进行。

  本版组稿徐前山 肖中杰 黎云本版摄影梁超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