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居民收入感比统计数据更真实

  □本报评论员 付克友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1.2%,农村居民增8.1%,两者都超过了GDP,据悉这是近10年来居民收入首超GDP增幅。然而,央行近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城镇居民收入感受下降,是1999年开展调查以来的最低水平。

  耐人寻味的是,央行发布的宏观经济报告同样显示,二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季环比增幅也不低。也就是说,民众的收入感觉不仅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然相反,也与央行的统计数据格格不入。

  套用一句话:数据是灰色的,民众感受长青。统计局和银行的统计数据也许都很准确,但是未必能真实反映最大多数民众的收入状况。问题是,居民收入感与统计数据判若云泥,根源何在?

  所谓居民收入感,至少应从两个方面解读。一是从收入来源看,这种增长对居民来说是否公平、稳定和可持续。如果收入增长的分布是失衡的,大多数民众并没有从中分享增长的蛋糕,那么统计数据上增长越快,贫富悬殊的马太效应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必然带来民众收入感更多的下降;同时,如果这种收入增长只是暂时的、不稳定的,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即使统计数据在增长,也并不能抵消民众的收入下降感。二是从收入支配的结果来说,这种增长能否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以及更多的幸福感,就是说,钱是否值钱。如果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带给民众的是来头不小的通货膨胀预期,那么民众的收入感必定大打折扣。

  以此观照全国居民的收入状况,就豁然开朗了。比如,在上半年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6394元,增长11.1%;转移性收入2273元,增长16.0%;经营净收入778元,增长3.9%;财产性收入222元,增长9.1%。对大多数民众来说,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的增幅都是值得怀疑的,应是垄断行业和富裕阶层抬高了这两个数据;而这两种收入恰恰是最稳定的收入增长来源。转移性收入的增幅固然可喜,但大多数民众可能更愿意把它看着是拉动内需的权宜之策,他们不能确定以后是否依然保持这样的增长;而与此同时,养老、医疗、教育等压在他们肩上的负担并没有减轻多少。

  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用下,GDP和居民收入的增长支撑强劲,但通货膨胀的预期也如影随形,其迹象是产能过剩、消费压抑、货币流通速度放缓。攀升的房市和股市,正在加强民众的这种预期。归根结底,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按经济学家周其仁的说法,货币似蜜,但终究是水,均匀流淌之后会水涨船高。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