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人的事小孩干是妥协也是无奈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31日04:55  大河网-河南商报

  7月26日,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在全区公检法系统竞职笔试中,聘请18名少先队员担当“监考官”,小学生“秉公执法”,当场抓住25名作弊考生。此举因“大人的事小孩干”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详见今日本报A20版)

  公权监督可借鉴“小学生监考”

  ■彭旭(职员)

  小孩不懂也不吃大人的“那一套”,说话做事直来直去没有遮掩,“小孩说直话”便是这个理。凉州区正是利用小孩这一“不懂事”的特点,让小学生担当起了监考官,据说比大人监考的效果好得多,这从抓住25名作弊者的“硕果”中可窥出一二。

  在全国各种“大人考试”作弊现象屡见不鲜的今天,凉州区的“小学生监考”模式颇具借鉴意义。既然在“大人考试”中如此奏效,不妨推而广之,将“小学生监考”模式引入到全国各地的“公权监督”机制中。对于无固定“考场”的公权行为,“小学生”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则是普通公民,即让没有直接利益瓜葛的普通公民参与到“公权监督”中来。正因为没有直接利益瓜葛,普通公民的监督行为更显得客观公正,也更加有效。

  特别对于一些公权“监督死角”,自上而下的内部监督便显乏力。此等情况,全民监督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是“小学生模式”,但这种自下而上的监督更具勇气,更能客观公正地行使监督。要知道,这些“监督死角”并非内部人员没看到,而是作为下属,不敢行使监督权而已。

  对于全民监督而言,公权部门开放透明地公示其“公权行为”是前提,若少了公权部门的主动配合,全民监督就不可能奏效。就像凉州区众多“大人考生”一样,公权部门要敢于面对所有公民的监督,这样,“小学生模式”的全民监督才能有效进行。公权部门可能像“25名作弊考生”一样害怕被揪出问题来。但身正不怕影子斜,公权部门只要不徇私违纪,公开公正地行使手中的权力,便完全用不着惧怕来自全民的监督。

  以教育之名反对“小学生监考”

  ■刘楚汉(教师)

  小学生思维纯洁,不会考虑到复杂的人际因素,监考的公正程度必然大大提高,当场抓住25名作弊者的“战果”就是很好的例证。聘请小学生监考成人考试,尤其是敏感的公检法系统竞职考试,有关部门维护公平公正、维护竞职工作严肃性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不过,这种分析纯粹是从考试角度出发,却恰恰忽略了对身为“监考官”的小学生们的影响。社会考试作弊现象较多是个不争的事实,小学生们不管是自己考试还是在校内监考,遭遇的作弊现象都不会如社会考试那么普遍。太多的作弊行为,乃至各种各样新奇的作弊手段,耳濡目染,必然会给他们留下很深的印象,产生负面的影响。

  新闻中,一位孩子接受采访时的讲话很耐人寻味:“自己当初并没有多想,只想认真地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按照会上的要求去做,做一名诚实的孩子。”当初并没有多想,潜含的意思是什么,现在发现这场监考不一般了吗?——可所有的考试本来都应该是一样的啊,为什么会不一般呢?如此复杂的问题,其实本不应该交给孩子们去思考。

  勇于创新,保证干部选拔的公平公正,当然是好事,但是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是事关下一代的严肃命题。如果只为了做好大人的事而随意动用孩子,忽视对他们的负面影响,孩子便成了道具,这和那些在各种会议上要孩子迎宾或者演出以取悦大人的行为有什么区别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但教育绝不只是学校教育,很多时候社会教育对孩子的成长,特别是心理的健康成长影响更大,而这一点,却常常被我们忽视。关爱孩子,其实人人有责,事事可为。

  怎么保证“长大后我不成为你”

  ■张国举(大学生)

  让小学生当“监考官”着实不失为一个绝妙的创意。想必不少人会给予高度的褒扬,但笔者以为,小学生们在监考中“秉公执法”与诚实虽然难得,而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秉公执法”与诚实精神在他们长大步入社会以后是否还能保持?这才是最值得全社会为之思考的宏大问题。

  其实,人类社会发展一直在努力发掘社会全体成员的公平、公正、诚实等精神,这种精神也正是社会文明与和谐的基石。但遗憾的是,生活在每个时代的人们无不为着拘泥于名利,而对名利的追逐更使得人们改变了最初的公正、公平与诚实操守,特权、人情、江湖等一系列潜规则将社会搅得混乱。尽管经历了无数个轮回,社会仍旧像一个人从幼时诚实守信、遵循公平到成年时浮于名利、明哲保身、难得糊涂一样,人类社会的理想愿景依然遥遥无期。

  正如武威市一名不愿透露姓名并参与过多次监考的干部高先生说:“大人在担当监考官时常常会有更多的顾虑:管得太松就是失职,管得太严又怕‘引火烧身’,往往会形成监考的‘中庸之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值得疑问的是,这些成年监考官们曾经在幼时不也如报道中的“小学生监考官”一样吗?当初的公正、公平与诚实精神如今哪里去了?很显然是在社会同化混染中蒸发掉了。那么,今天的“小学生监考官”会不会像一句歌词那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因此,无论是家庭、学校、社会都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宏大的本真课题——拿什么来保证他们“长大后不成为你”?围绕这个课题,我们该怎样做?否则,小学生当监考官即使效果再好,终究意义十分有限。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