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上镜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31日07:00  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孙文晔

  周末,839张10英寸照片铺展开来,摆满了几十张长条桌,让京报集团记者之家的大报告厅蓬荜生辉。不过,这只是征集作品的冰山一角。为国庆60周年献礼的《迎国庆 爱北京 照北京》摄影比赛于6月30日截稿,从北京、全国、乃至国外纷至沓来的照片共计51203张。仅从数量看,这已经是北京历史上规模最大、群众参与最广泛的摄影活动之一。

  北京剪影

  摆在大报告厅的这839张照片,是层层筛选之后的佼佼者。“他们从一些意想不到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北京的方方面面。”评选尚未开始,原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的“红墙”摄影师吕厚民已经竖起了大拇指。

  若非亲见,不能体会,展现在照片上的北京城,的确不同凡响。

  北京城里的“新明星”最能抢镜头。许多参赛者,都把镜头对准了“鸟巢”、国家大剧院、“水立方”,那里的朝晨暮雨、春花秋月,都被摄影爱好者们一一记录在案。还有一些有心人,拍下了在国家大剧院下走过的孩子,为“水立方”整容的“蜘蛛人”,这些瞬间,若不是心有灵犀,八成就从眼皮底下溜走了。

  天安门、长城、故宫、四合院、胡同——不用说,这些最具“京韵”的建筑也是消耗胶片的大户。不过,镜头下的风景,可不是寻常所见。一张故宫的全景照片,恢弘大气,据说作者是参加国庆60周年大阅兵的指战员;一组京剧照片,取景独特,动静结合,虚实有度,作者一定是位梨园高手;风雪之中的箭扣长城,山舞银蛇,拍摄者不知在那里蹲守了多少天。

  极具生活气息,也是参赛作品的一大特点。胡同口憋着劲拉三轮车的老外、农家院里笑开了花的大娘、提笼架鸟的老人,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北京老百姓的情趣风貌,似乎更容易打动人心。下棋、踢毽、捉迷藏,胡同里孩子们的游戏,组成了一组照片——《胡同里的奥运会》,一看就知道,这里是北京。

  建筑与人文、文化和商业、工厂和农村,参赛作品几乎包罗了北京的各种表情。正如活动组委会主任、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范远谋所说,这5万多张参赛照片,实现了本次活动的初衷,反映了人们心中的北京,展示了北京的气势、文化和生活。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气势恢弘的北京,一个文明繁荣的北京,一个充满活力的北京,一个欢乐祥和的北京。

  因爱而摄

  7月12日,入围的这839张照片,由来自摄影界、文化界的15位评委,进行最后的遴选,以产生237幅获奖作品。提起朱宪民、段继文、贺延光、闻丹青、周梅生、蒋铎的名头,各个都是如雷贯耳,摄影界大腕云集评委团。

  “照片的质量很高,出乎我们意料。”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前光说,群众性的摄影比赛能达到这样的水平,非常少见。

  别看水平这么高,投稿作者80%都是业余摄影爱好者。

  (下转第二版)

  (摄影比赛获奖作品选登,见四版)

  (上接第一版)86岁的副军级干部国英俊,3次来组委会送照片,一看拐杖就知道他是个摄影“发烧友”。那个改装的拐杖,同时也是个小三脚架,随时可以装上相机“咔嚓”几张。

  魏佳睿小朋友,今年才8岁,被父亲熏陶得早早拿起了专业相机。自从参加了《迎国庆 爱北京 照北京》摄影比赛后,她又多了个可爱的小动作——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搭成取景框,眯着眼睛看世界。

  组委会还收到了一位癌症患者家属的信,信里说:“当惊悉病魔来临时,他心怀对魅力北京的无限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精心准备了参赛作品,并委托我们送交。躺在病榻上的时候,他声音微弱,但饱含热情地与病友细说每幅作品的立意视角、手法技巧,令我们也十分感动。”

  近日,记者采访到这位被组委会惦记着的张大爷,他现在已经平安度过了危险期,正筹划着早日出院,重操照相机。他说:“我是把参赛照片准备好以后,才去住院的,生病的时候看着这些照片,对我也是很大的安慰。”

  “截稿前的几天,组委会门前排起了长队。”工作人员说,很多参赛者在网络上投稿后还不放心,又把作品制成光盘、打印出来,亲自送到组委会,抒热爱之情,摄精彩瞬间,切切之心让人十分感动。

  行摄北京

  本次大赛共收到各种照片51203张,除澳门以外,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均有作品投稿。

  一个今年2月17日才正式启动的活动,短短数月就吸引了上万群众参与,周密的组织工作功不可没。记者获悉,市委书记刘淇,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并批示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蔡赴朝多次关心和亲自指导这次活动。

  此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主办,本市6家主要媒体协办,多家摄影协会承办后,还迅速动员100多家市直机关,各区县少年宫等,组织了相关主题的摄影活动。

  上千摄影爱好者,穿着《迎国庆 爱北京 照北京》的红马甲,参加了组委会开展的几十次户外摄影活动。北京的风景名胜、工业新区、时尚街区,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迎国庆 爱北京 照北京》网站点击量早已超过百万。一大批摄影爱好者在此打擂台,谁要是能穿上“每周一星”的T恤衫,那可是莫大的荣誉。

  7月12日当天,经过三个小时的评选,获奖作品全部产生,专家们的观点惊人的一致。一批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有时代特色、北京特色的照片脱颖而出。

  从北京饭店顶楼拍摄的大场景照片和极具雕塑感的首钢工人照,将特等奖收入囊中。

  国庆60周年前夕,组委会还将在中华世纪坛举办《迎国庆 爱北京 照北京》优秀摄影作品展览,并用这些作品编辑一本具有北京特色的画册。

  同时在中华世纪坛参展的,还有《外国人看北京 照北京》摄影比赛的获奖作品。作为《迎国庆 爱北京 照北京》活动的一个分支,共有59个国家的300多位外国友人,为北京留下了近4000张靓影。日本前驻华大使的夫人阿南史代,从东京发来了照片。她本人是研究中国辽金史的专家,曾花11年时间拍尽了北京的古树。这次参赛,是想展示她眼中的北京。

  为了满足摄影爱好者的愿望,从现在到9月底,《迎国庆 爱北京 照北京》网站仍将接收网络投稿,并继续进行月赛等多种形式的评选活动。

  “凭着对北京的热爱,我穿起了《迎国庆 爱北京 照北京》活动的红马甲,拿起了照相机。”一位作者写在参赛照片背面的小字,或许是对本次活动最到位的点评。RB022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