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卓琳亲侄子忆:三见“小毛孃” (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31日09:23  生活新报

  

卓琳亲侄子忆:三见“小毛孃”(图)

  当年的毛头小子,如今已到古稀之年,记忆中与小毛嬢(宣威本地人对小姑姑卓琳同志的称呼)的零距离接触却恍若昨天。在卓琳的故乡宣威市双龙街道办事处浦山村,现在在家乡活着的最亲的侄子浦恩志老人,回忆起三见卓琳的经历,不禁潸然泪下。

  初见 泛白列宁装

  前日22时,浦恩志老人突然接到电话,得知小毛孃去世。“本想回西城下堡街27号老宅参加小毛孃的悼念仪式,可是按照事先安排,我还是呆在了村里。”浦恩志遗憾地说。

  昨天午后,在浦山北村139号,我们找到了浦恩志。“很小的时候,我就和祖父浦在廷生活在县城西城下堡街的老宅里,祖父去世后的第二天,我第一次见到了卓琳——我最小的孃孃。”浦恩志说,他清楚地记得,和小毛孃卓琳见面是在1950年的11月,祖父去世之后的第二天9时左右。当时,她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穿一身已经洗得泛白的灰色列宁装,扎着腰带。一进院门,她摘下眼镜就哭了。随行的还有四五岁的次女邓楠,见母亲哭,她也哭了。

  祖父出殡后,卓琳专门召集了家中30余人开了简单的家庭会议,告诉家人不管有多难,都要相信共产党。家庭会议后的第二天,小毛孃离开了宣威。临行时,13岁的浦恩志上前和她握了握手。那是他第一次和卓琳亲密接触。之后,卓琳再也没有回过宣威老家或者西城老宅。

  再见

  吃豆花米线

  

  [1]

  

  30年后,浦恩志再次见到卓琳。“我们和小毛孃见面不是在老家,而是在昆明震庄迎宾馆。”浦恩志回忆,1980年小平和卓琳到昆明时,他正好在昆明的二哥浦恩鹤的家里,得知小毛孃来了,便前去探望。当时他和二哥住在震庄迎宾馆的7号楼,第一天和小毛孃见面,小毛孃穿了一身草绿色军装、一双布鞋,简单寒暄后,四个人简单地吃了顿饭。饭后,“小毛孃发现我和二哥都没有吃饱,便拉着我们兄弟俩朝门外走,说请我们吃豆花米线。”

  从震庄迎宾馆出来,到了位于正义路的一家豆花米线店,2角8分一碗的米线,他们三人一人吃了一碗。吃米线时,卓琳和浦恩志说,要好好在家务农,要艰苦奋斗,生活一定会好起来的。在宾馆住了两天后,浦恩志、二哥道别离开。

  三见

  火腿玉米面

  1983年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在北京代英孃孃家,浦恩志遇见小毛孃卓琳,卓琳请他们到家里吃饭。在北京西郊卓琳的家中,亲人相见,屋内飘荡着熟悉的乡音。吃饭的时候,小平和他们围在一起,刚刚端起碗筷,就因有事离开了家。浦恩志记得,当时桌子上摆着豆腐煮白菜、炒豆芽,还有一个掺了点肉末的菜。席间,小毛孃又说起了家乡,让他们一定要相信党,相信生活会好起来。

  临别时,浦恩志从包里拿出了家乡的火腿,还有玉米面。卓琳很高兴,也很诧异。浦恩志解释,小时候曾听祖母雷氏说起,小毛孃最喜欢吃家乡的玉米酸汤稀饭。从那以后,浦恩志再也没有见到过小毛孃。

  本报记者 李茜 唐娜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